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河北医药》2010,32(21):3074-3075
目前,白内障是世界上首位致盲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的致盲眼病。我国双眼视力〈0.3的白内障患者约有500万人,并且以每年40~120万例白内障患者的数目累计增加。同时,糖尿病性白内障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部分研究统计,  相似文献   

2.
抗白内障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失去双透镜作用,使光线不能透过晶状体到达视网膜,导致患失明的一种常见眼科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因白内障致盲的患约1700万,国内也有500万以上.在美国白种人因白内障致盲率为13%,而黑人达27%.在我国,据卫生部门估计,每年新增白内障患40万例,它是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防治白内障的措施仍以手术或植入人工晶体为主要复明措施,但因费用昂贵和手术所带来的副作用等,难以解决与日俱增的白内障患的需求.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曾推算,如果能延缓10年白内障的发生,可减少50%白内障手术.因此,探讨用药物防治白内障,寻找疗效确切、廉价高效的防治白内障新药就成为药学工作研究的重点.现在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本就药物治疗在白内障的应用及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祁爱敏 《河北医药》2009,31(9):1149-1150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的主要致盲眼病,Forster等报告全世界约有20万盲童患自内障,常规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后囊浑浊的发生率几乎是100%,为减少后发性白内障(后发障)的发生,我们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双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的致盲眼病,全世界因白内障致盲的占所有致盲原因的近一半。随着人口老龄化,白内障的发病率以及患者总数都在不断上升。我国目前就有白内障患者500余万,接受手术治疗的将近200万,每年新增白内障致盲患者40万~100万。眼睛也会衰老白内障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即老年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中医眼科学上被称为“圆翳内障”。古人还根据白内障不同的部位、颜色和形态将其称为浮翳、沉翳、冰翳、枣花翳、偃月翳、白翳黄心、黑水凝翳等。  相似文献   

5.
林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194-195
<正>白内障是我国目前首位致盲眼病,占盲目和低视力病例的40.6%[1],白内障治疗唯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已是目前我国基层医院集中治疗白内障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10年至2011年对358例白内障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后发性白内障是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晶状体外伤以后晶状体皮质未能完全吸收,所遗留的残余部分继发混浊,与晶状体残余的囊膜混杂在一起,形成一层不透明的激化膜,或由于上皮细胞增生,形成透明的珍珠样小体,从而严重影响视力,使患者再度致盲的眼病之一[1].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开展了手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指切口<6mm,包括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2种手术方法,而在我国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尚不能普及,尤其在基层医院,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更有其实用价值.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246例285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河北医药》2010,32(18):2579-2582
目前,白内障是世界上首位致盲因素,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的致盲眼病[1,2]。我国双眼视力〈0.3的白内障患者约有500万人,并且以每年40~120万例白内障患者的数目累计增加[3]。同时,糖尿病性白内障已成为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部分研究统计,1型糖尿病、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白内障的发生率分别为7.1/1000,11.7/1000和17.8/1000。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是我们国家排在第一位的导致盲的眼病。随着我们国家的白内障手术技术及设备和人工的晶状体质量的提高的不断提高,许多白内障患者的双眼视力均能够得到很大的改变,生活的质量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改变[1]。由于白内障的手术可对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发生化学性和机械性伤害,有些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药》2015,(1):27
目前,我国因白内障致盲的人数约为4 0 0万到5 0 0万,在致盲眼病中,白内障仍占第一位,而老年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白内障,是引起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蛋白质变性引发白内障白内障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和晶体混浊变白。起初稍有视物模糊,逐渐加重,最后也就只能分辨光亮而看不清东西了。早期晶状体纤维将经历水肿等一系列形态学变化,此时针对性地用药,可以逆转状况,近年来不手术治疗白内障已成为新的研究重点。从根  相似文献   

11.
杨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60-2960
白内障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在我国居于致盲原因的首位。我处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白内障患者就医时多为硬核性白内障。我院于2002~2006年采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2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白内障可致盲。所幸它属于可治的眼病,手术是使白内障患者复明的首要方法。除手术以外,老年患者同时采用防治白内障的有效措施,可延缓老年性白内障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白内障是我国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由于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超声乳化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损害视功能,破坏眼内组织结构,导致视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致盲眼病[1],也是我国致盲的首要病因,大多数白内障患者生活在农村,经济能力差,为使生活贫困的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江西省省委省政府2009年5月份开始在我省开展"光明、微笑"工程,免费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以我院技术力量为依托,我院为复明手术定点医院。自2009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住2632例白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白内障是目前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老年性白内障亦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病因仍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氧化作用是导致白内障的最早期变化。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0例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郭向东  梁春利  刘志强  白玫 《河北医药》2013,(18):2825-2826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我国现有白内障患者约400万人,每年还新增加白内障患者约40~50万[1],是我国眼科临床的首位致盲眼病,占致盲病例的46.10%[2],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方法。随着显微眼科手术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方法的不断完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技术不断成熟,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越来越少,多数患者通过手术可恢复视力。但对于初学者或一些基层医院的手术者,尤其是刚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者,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对于这些并发症的正确处理,可很好的恢复患者的视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统计了我科2002年7月至2012年7月白内障手术975例1005眼,出现的各种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白内障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约有300多万白内障盲人需要手术治疗[1]。超声乳化的应用,使白内障患者的复明更加安全有效。本文对84眼采用小切口隧道式囊外摘除术,88眼采用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2种术式出核对视力和屈光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唐延敏 《贵州医药》2003,27(4):366-36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寿命的逐渐延长,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的白内障在糖尿病患者中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在主要致盲眼病中,白内障是主要原因占首位,其中又以老年性白内障为首位,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发生比正常人要早,如果白内障影响眼底病变的治疗,应尽早手术摘除晶体。我们通过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相似文献   

19.
据人口统计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1.3亿,已经步入到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占总人口的9.5%。白内障是老年人眼部退化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可治疗的致盲性老年性眼病,占老年致盲性眼病的49.7%。  相似文献   

20.
郑峤 《河北医药》2013,35(8):1216-1217
白内障,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眼病之一,是当今世界上主要致盲眼病。白内障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据统计,8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83.02%[1],而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人的寿命不断延长,高龄白内障患者也在逐年增多。手术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