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探讨肘内翻的预防及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12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及22例行肘内翻畸形手术的患者随访进行临床评估.结果:12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中,手法复位组优良率50%,闭合穿针内固定组78.6%.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71.4%;22例肘内翻行髁上截骨克氏针固定,优良率100%.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穿针及切开复位克氏针治疗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外固定.肱骨髁上截骨加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肘内翻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儿童肘内翻畸形采用肱骨髁上闭合楔形截骨三维矫形交叉钢针张力带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并分析临床41例肘内翻儿童行肱骨髁上截骨后三维矫形交叉钢针张力带固定的资料,观察术后骨愈合、肘部提携角改善、肘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术后随诊6个月~2年6个月,一般术后3个月,完全骨性愈合,未出现截骨处移位、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其中优37例,良4例,无结果可或差病例,优良率100%。结论肱骨髁上截骨后三维矫形交叉钢针张力带固定内固定稳定,矫形效果满意,肘关节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畸形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儿童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肘部创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30%~60%,肘内翻影响外观并造成一定功能障碍,容易导致再次骨折。文献对手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报道较少,且均采用切开截骨矫形术,对于畸形严重者,术后常遗留肱骨远端外髁突起畸形、迟发性尺神经麻痹及肘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等。我们于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使用Ilizarov外固定架结合微创截骨技术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7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肱骨髁上截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肘内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7例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成年后的患者采用髁上截骨外侧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按苏尚庆分类法疗效标准:本组优32例,良5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4周.结论 外侧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迟发性肘内翻畸形具有内固定坚固,外侧解剖钢板的弧形与肱骨下段解剖相近,钢板的弧形与肱骨远端相贴,骨折固定良好,有利于肘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可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叶靖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94-595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间收治的47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取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肘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肘内翻畸形情况。结果治疗后对47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访9~24个月发现,肘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为优41例,恢复为良4例,恢复为差2例,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5.7%。3例患者发生肘内翻畸形,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为6.4%。结论采用手法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肘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良好。对骨折患儿行早期矫正手术,手术过程中仔细操作,术后指导患儿进行科学的运动功能恢复训练,能够进一步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促进肘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告发生率最高达591%,治疗通常采用肱骨髁上截骨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但交叉克氏针固定不稳定易形成向外成角,一影响骨愈合,二不能彻底矫正肘内翻畸形。我院从199503至199710采用在原交叉克氏针尾部张力带钢丝“8”字型固定方法,为56例患儿施行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本组56例,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8~12岁;畸形距住院手术时间半年至一年半。伤后原始处理:手法复位后石膏固定38例,夹板固定4例,皮肤牵引6例,切开复位内固定8例。肘内翻畸形在骨折后4~6周发现者4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肘内翻畸形的剪纸法设计截骨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剪纸法设计截骨矫治儿童肘内翻畸形21例,术前摄双侧肘关节X线片,测出健侧的携带角及患侧的内翻角,采用描图的方式将肘内翻的X线图形描在1张白纸上,再将其剪下来,在鹰嘴窝上0.5-1cm平行肘关节画1条截骨线,从外向内剪开(保留内侧边缘连续),将远端向外翻至携带角与健侧相同为止,此时测量两剪纸边缘重叠的长度,即为术中需要截除楔形骨块骨皮质的长度,截骨后用三孔钢板内固定,术后3周撤除石膏开始功能活动。结果:治疗肘外翻畸形21例,全部随访1-6年,肘关节的外形好,功能恢复正常,未见复发及并发症,结论:采用剪纸法设计截骨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方法简便,矫正的角度较确切,能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腱两侧入路加双钢板固定行肱骨髁上截骨矫形术治疗肘关节复杂畸形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例肱骨髁间和(或)髁上粉碎性骨折夹板外固定后出现肘内翻畸形、屈肘畸形的病例,采用经肱三头肌腱两侧入路、肱骨髁上楔形截骨矫形、双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结果术后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平均9个月获骨性愈合,术后评定结果:优9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截骨矫形加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肘关节复杂畸形,术后骨折断端愈合坚固,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肘内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肱骨髁上截骨后 ,由远折端外侧向内上方穿越骨折线交叉打入两枚克氏针 ,再由近端外侧骨皮质钻一骨洞 ,内穿一钢丝 ,呈“∞”字绕过二针尾 ,逐渐拧紧。术后屈肘 90°位石膏外固定。结果 :优 37例 ,良 5例 ,总优良率 10 0 %。结论 :克氏针结合钢丝张力带治疗肘内翻 ,可促进骨折的愈合 ,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 ,并且防止肘内翻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L形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我科采用L形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并对术后骨折愈合,肘关节形态、功能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本组42例骨折均于6周内达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发生,无1例发生肘内翻畸形,按JOA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7%。结论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L形金属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固定牢固,可早期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降低了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肘内翻畸形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告平均发生率为30%,最高时可达57%。本畸形虽无明显的功能受限,但家长难以接受患肘外形,产生很大的困惑。我院从2000年7月~2004年1月,采用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重建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3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周梅芬  汪振涛  苗武胜 《河北医药》2002,24(10):806-807
目的 手术矫正肘内翻,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形态。方法 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结果 经6个月-6年随访。优良率96.43%。结论 此手术方法内固定牢靠,截骨面间有一定的聚胧力压应力,截骨面低,血运丰富,能促进截骨面的早期愈合,减少了外固定时间,有利于早期肘关节的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李承球  孙贤敏 《江苏医药》1993,19(12):640-641
我院12年间共收治肱内翻9例,平均年龄14.2岁。患侧上臂短缩平均5.6cm。肩关节外展受限平均40^o。X线片肱骨上端骨骺内翻畸形,骨骺线与肱骨干长轴平行,头干角平均96^o,合并肱骨外科髓骨折4例,6例作肱骨头下楔形外展截骨术矫正,均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远端内外骨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临床约占肘部骨折50%~60%[1],85%以上好发于10岁以下儿童,6~7岁为发病高峰[2],如果治疗不当易出现肘内翻畸形。2004—2009年,作者诊治96例肱骨髁上骨折,对其出现肘内翻畸形的防治有一定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福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35-2136
肱骨髁上骨折及肱骨远端骨骺分离为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6~8岁为发病高峰期,无论非手术或手术治疗,肘内翻发生率均较高,笔者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肘内翻畸形1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评价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双柱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手术治疗的30例成人创伤后肘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初发组术后关节屈伸功能角度改变为(123.11±3.98)°;复发组术后屈伸角度功能改变为(139.45±7.94)°.Flynn评分:初发组优4例,良0例,可0例,差2例;复发组优21例,良0例,可2例,差1例;初发组和复发组患者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患者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柱固定治疗成人创伤后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早期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肘后正中切口并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肘后正中切口并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治疗9例肱骨髁间骨折,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5~72岁,按AO分类C1型2例,C2型5例,C3型2例。结果9例骨折均愈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一般为术后3~4d,无切口感染、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发生,肘关节功能优良率89%。结论该手术入路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伸肘外翻位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2~2005年漳州市中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年龄14岁以下,经临床及X线检查明确诊断为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者,按就诊顺序及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组(简称治疗组)、屈肘位小夹板固定组(简称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各组病例肘内翻发生率、关节功能、B角及C角等方面进行比较,以评价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预防肘内翻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6~51个月随访,治疗组肘内翻发生率13.3%,对照组36.7%,经t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在随访时B角、C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对骨折愈合后远期肘关节功能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伸肘外翻位石膏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能有效地预防肘内翻畸形的发生,降低肘内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楔形截骨张力带加压治疗肘内翻畸形4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巴英伟 《河北医药》2002,24(9):718-719
目的 探讨应用桡侧张力带加压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总结和分析42例肘内翻畸形的截骨部位及应用桡侧张力带加压固定的治疗方法。结果 该组病例中有35例经6个月-5年随访,截骨部位均Ⅰ期愈合,肘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认为应用桡侧张力带加压固定治疗肘内翻畸形,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畸形不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固定与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方式对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诊断为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固定,对照组接受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患侧屈伸度、术后携带角减少度数。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及肘内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屈伸度、术后携带角减少度数及肘内翻发生率分别为(136.5±2.6)°、(3.6±1.2)°、0%,(136.6±2.8)°、(7.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6%、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切开复位外侧两枚平行克氏针固定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疗效可靠,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有可能发生术后肘内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