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陆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710-1711
在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的基础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已经取代了PRK在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手术中的主导地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40例(480眼)行LASIK或LASEK术并且随访达半年以上的患者,对其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陆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2):1710-1711
在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PRK)的基础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逐渐发展起来,并且已经取代了PRK在准分子激光矫正屈光不正手术中的主导地位。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40例(480眼)行LASIK或LASEK术并且随访达半年以上的患者,对其术后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笔者收集2009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患者1000眼,按手术方式分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组(A组)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后(组(B组),其中A组884眼,B组116眼,比较其发病率,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术后丝状角膜炎发病率分别为1.93%和4.04%,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平均疗程(1.21±0.62)d,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唯地息凝胶治疗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疗程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江会丰  袁满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1):3272-3274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其发展呈现从角膜表面到  相似文献   

5.
徐莉  钱涛  李一壮 《江苏医药》2007,33(11):1138-1139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和技术的进步,手术方式已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发展到现在广泛开展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及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同时人们对术后视功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视觉质量已成为术后关注的焦点问题.个性化切削应运而生,以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技术的日趋完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其较好的稳定性、可预见性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其角膜形态检查的各项指标及由此确定的手术参数、适应证的正确选择,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并大大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特别是继发圆锥角膜的发生[1].因圆锥角膜的进行性及其严重性,所以,预防LASIK术后圆锥角膜的发生是每个眼科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因其术后视力恢复快、屈光状态稳定、矫正范围大、术后疼痛小等优点成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手术方式[1].但是对于近视度数较高而角膜相对偏薄的患者.LASIK术后有可能出现医源性圆锥角膜,这种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的角膜中央膨出.  相似文献   

8.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1],它结合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方式的优点,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我科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对近视患者施行LASEK手术19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微型角膜刀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当今世界最热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35只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随访观察l2个月以上,检查视力、眼压、屈光度及行、裂隙灯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其中11眼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9眼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1行,5眼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3行。屈光度基本稳定;裂隙灯检查角膜瓣复位良好,眼底检查未见出血、渗出、视网膜裂孔。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预测性佳、术后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正>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是近年来开展较为广泛的屈光手术方式,它既降低了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发生率,又避免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同时兼有2种手术方式的优点。高活性上皮瓣制备是LASEK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但即使是高活性上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角膜屈光手术,其术后视力预测性好.但随着这种手术的广泛普及,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也随之暴露,如继发性圆锥角膜等,而产生这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在于角膜基质床厚度的不足,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与术前的测量,角膜瓣的厚度及激光切测量有很重要的关系.本文对在我院2005年6月至2005年8月行LASIK术前检查的302例604只眼分别行博士伦眼前节诊断仪(OrbscanⅡz)及A超的角膜测厚,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一种广泛开展的矫正屈光不正的角膜屈光手术,术前屈光度的准确测量对术后视力的提高至关重要[1]。现将我科院2008年以来所作的LASIK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220只眼进行散瞳与  相似文献   

14.
李中文  黄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0):3115-3117
角膜屈光性手术开始于19世纪后期,术式繁多,20世纪90年代以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为主,21世纪以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er 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为代表的角膜屈光手术日益成熟并普及,但术后仍然存在屈光回退的风险,严重影响了角膜屈光性手术的疗效[1].而对不同类型屈光手术后出现的屈光回退可采用再次LASIK手术、角膜地形图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切削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手术方式或给予复方决明胶囊、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托吡卡胺滴眼液、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回退及欠矫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4年5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LASIK术后发生屈光回退和欠矫的32例(46眼),在条件允许及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原角膜瓣下再次行激光切削,随访1年,观察术后裸眼视力、屈光度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46眼)术后...  相似文献   

16.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日渐成熟。而上皮角膜切割激光矫正术(Epi-LASIK)是一项改正角膜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术前检查、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回顾分析148例(295眼)屈光度-6.00~-14.75 D的高度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的临床资料.在术后12-24个月比较术前和术后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眼压、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术后12-24个月时,148例患者295眼中有257眼(87.12%)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71眼(91.86%)球镜残留屈光度在-1.00 d以内; 术后裸眼视力低于术前矫正视力,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 D的屈光回退24眼(8.13%).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等特点,是治疗近视的理想手术,但对于高度近视眼患者要注重手术前检查和手术参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完善近视眼术前检查未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的原因。方法对近视眼患者2317例4615眼进行术前检查后未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146例279眼进行随访跟踪调查。结果 146例279眼中角膜病变27例51眼占18.5%,眼底病变16例28眼占11.0%,全身疾病13例26眼占8.9%,眼屈光异常22例42眼占15.1%,眼部解剖异常8例15眼占5.5%;思想有顾虑期望值高者36例71眼占24.7%,其他原因放弃手术24例46眼占16.4%。结论 LASIK患者应先进行有效沟通,消除顾虑;掌握检查后未做手术者的实际情况并定期跟踪随访,提高接受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目前飞秒激光已广泛应用于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根据飞秒激光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微透镜取出术(SMILE)。文中分析讨论两种手术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如何有效预防与处理。方法对204只眼行FS-LASIK手术和92只眼行SMILE手术,回顾性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结果 296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无1例出现危及视力的严重并发症。结论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手术技术,成功预防及处理各类并发症是术后获得良好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曾堰平 《中国药业》2013,22(9):58-59
目的比较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前后中央角膜厚度的差异。方法选择拟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近视眼患者126例248眼,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散瞳前和散瞳1 h后应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对3组不同屈光度进行中央角膜厚度对比。结果低度近视组32眼散瞳前角膜厚度(539.12±25.57)μm,散瞳后为(550.86±26.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3,P<0.01),中度近视组12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6.74±26.42)μm,散瞳后为(549.03±25.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7,P<0.01);高度近视组93眼散瞳前角膜厚度为(538.69±24.56)μm,散瞳后为(551.12±24.7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45,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术前检查中,中央角膜厚度的测量应在散瞳前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