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唐静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127-127
目的:探讨护理路径的价值及临床推广意义。方法:选择51例于我院急救并实施护理路径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未采取护理路径急救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7例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间的抢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护理路径能缩短门诊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曹冬梅 《吉林医学》2013,(32):6824-682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重型颅脑外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抢救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谷秀 《四川医学》2013,34(1):183-185
目的 分析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39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快捷护理途径进行急救,对照组按照我院常规工作内容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病死率、平均抢救时间、平均抢救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率为92.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抢救时间为(41.72±5.19)min,平均抢救费用为(336.81±51.34)元;明显低于照组患者的平均抢救时间(25.82±5.91)min,平均抢救费用(235.19±23.8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急救,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平均抢救时间及平均抢救费用,赢得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4.
邓爱华  张霞 《河北医学》2016,(4):683-68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急救质量.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比较二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及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结局平稳9例、好转11例、恶化7例、死亡3例,对照组平稳6例、好转8例、恶化11例、死亡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及成功率,有利于患者临床康复,改善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学创新》2016,(28):95-97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1例于试验过程中脱落。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饮食、病情观察、急救准备及配合、执行医嘱情况,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有1例于试验过程中脱落。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饮食、病情观察、急救准备及配合、执行医嘱情况,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桂莲 《中外医疗》2009,28(2):149-149
目的重型颅脑外伤急救中护理路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外伤抢救病人32例为对照组,34例按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抢救为急诊抢救阶段试验组,2组病人进行组间比较。结论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实施快捷护理路径后,可以缩短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合理支付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急诊抢救费用,病人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急诊抢救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而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而并发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等,应进一步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2例作为此次研究活动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原理将所有患者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患者急救阶段,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程序,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急救时间、抢救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且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显示明显优越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阶段,给予护理路径模式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患者抢救费用,同时在稳定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症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40例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颅脑外伤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为20.00%(4例)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8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诊抢救护理体会.方法 2008年8月~2009年8月,将我科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6)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专科护理干预后进行两组血氧饱和度、好转率和死亡率比较.结果 两组血氧饱和度≥90%患者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好转率比较,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死亡率方面,观察组死亡患者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管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但只要在护理工作中,护士熟练掌握本病临床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专科护理干预,维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休克,多科协作抢救,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秋平  李雪贞  潘美玉  谭春兴 《吉林医学》2009,30(14):1396-1398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救的影响。方法:将85例急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改革前的抢救流程,试验组45例运用自行拟订的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所用的时间及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死亡率、抢救时间及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运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151-15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急救的重型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自接诊至确诊时间、抢救时间、抢救费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入院时及住院7 d两组患者GCS评分。结果干预组接诊至确诊时间、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抢救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后GCS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脑卒中急救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接诊至确诊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抢救费,减少住院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例数等同的2组,对照组(n=45)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5)给予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将这两种护理管理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明显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分析早期急救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平均抢救时间以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优,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急救护理措施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预后,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护理程序,探究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在对照组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常规护理程序,在研究组患者急救护理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程序。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平均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程序,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并评估护理效果.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6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依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抢救的效果好,患者普遍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救治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一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另一组实施整体化急救护理干预。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整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预后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整体化抢救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抢救率,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标准化护理程序在中重度颅脑外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中重度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程序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结果观察组有效抢救时间为(32.43±15.33)h,对照组为(40.66±13.55)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提示采用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提高中重度颅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效率,为进一步处置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取1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方式.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8.27±1.56)d、运动功能评分(80.33±3.15)分、住院费用(8526.45±130.11)元、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0.33±2.71)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护理后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方式后,不仅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还能有效掌握健康知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