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内科保守治疗组(50例)与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组临床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能够有效地抢救脑出血患者,降低死亡率及病残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1):4134-4135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与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76.32%VS 97.37%),。与保守治疗相比,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使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超早期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超早期微创穿刺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穿刺引流术组(50例)和药物保守治疗组(48例),对两组患者的血肿消散时间,病死率,以及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比较。结果病死率在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穿刺术组的血肿消散时间比药物保守治疗组明显缩短,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预后ADL分级评估,可见微创穿刺术组也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超早期微创穿刺手术治疗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与保守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钻孔置管血肿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6、hs-CRP、TNF-α水平以及ESS、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SS、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6、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微创穿刺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近期疗效观察组优良率(84.0%)明显大于对照组(52.0%);远期疗效观察组有效率(82.0%)明显大于对照组(44.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增加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刘艳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69-8169
目的观察用微创碎吸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提高脑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本次研究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YL-1型碎吸针,运用血肿生物酶技术对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58例,对照组1用保守治疗患者60例,对照组2用手术清除血肿并去瓣减压治疗患者20例。结果治疗组存活56例(96.55%),对照组1存活28例(46.67%),对照组2存活10例(50%)。治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碎吸治疗脑出血是目前降低病死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术后护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观察术后临床疗效,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的护理原则。结果 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术治疗的有效率为80.6%,病死率为12.5%,血肿复发率为6.3%,≤7h组和7~24h组有效率、病死率、血肿复发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指标均优于>24h组(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性高、创伤小、神经损伤轻、术前准备时间短且预后较好,临床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军涛 《临床医学》2015,35(2):75-76
目的对微创穿刺术治疗大量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大量脑出血患者5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内科疗法,实验组25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微创穿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88%,病死率为4%;对照组治愈率为80%,病死率为12%。两组治愈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在治疗大量脑出血方面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内科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67-4268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96例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值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较小量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改善其预后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软通道微创手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6例进行研究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n=75)给予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n=71)则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运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计分法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33%(7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51%(60/71),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手术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提高治疗疗效,其效果显著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化瘀止血通窍汤联合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62例)。对照组给予微创引流法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引流联合化瘀止血通窍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存活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存活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存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止血通窍汤联合微创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93-4594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早期应用YL-1型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超早期应用YL-1型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8%(P<0.01);观察组病死率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两组总有效率及病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早期应用YL-1型穿刺针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460-2461
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予以患者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患者内科保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脑出血中不仅可提高手术的治愈有效率,还可有效降低术后患者病死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血肿穿刺术与传统开颅清除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确诊的116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穿刺术,对照组则给予传统开颅清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脑内血肿清除率及术后入住ICU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1.43±12.58)ml]、手术时间[(1.52±0.48)h]、ICU住院时间[(7.12±1.58)d]、血肿清除率[(90.57±10.62)%]以及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52.47±43.16)ml、(3.57±0.85)h、(13.15±3.15)d、(74.82±8.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GOS评分良好率(53.45%)、死亡率(1.72%)与NIHSS评分(10.36±3.57)明显优于对照组(29.31%、17.24%、14.36±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术在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时,能明显地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1—2016-06收治的96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对照组改善程度小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92%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和术后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李召芳 《家庭护士》2009,7(16):1444-1446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9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3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0.8%)显著高于对照组(17.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高质量的护理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4例患者给予微创穿刺术治疗,B组44例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3个月后,A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MRS)评分为(1.55±1.08)分,B组为(2.38±1.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B组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小骨窗开颅术好,能显著降低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35例,内科保守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内科组53.3%(P<0.05)。病死率微创组2.9%,对照组10%;治疗组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与对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