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急诊科就诊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磊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832-1833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危重症监护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另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50例危重症监护并发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者家属护理质量满意率、患者的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产妇及心理支持方面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患者的死亡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有利于改善危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对妇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示范病房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示范病房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结合责任包干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护士、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包干制有利于护士明确分工,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了病房护理质量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提高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意识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护士不实施护理管理;观察组护士实施护理管理,对两组护士的优质护理服务意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患纠纷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士实施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3月-2009年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3月-2010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实验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开展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佳 《中国医药导报》2012,9(4):134-136
目的无缝隙护理对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影响作用。方法将研究对象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同时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让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评价相比,各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无缝隙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结果实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组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提高护理技能水平和质量,增强护士的服务意识,改善护士的服务态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在在妇产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选取从近4个月入住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260名,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品质管理圈的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服务态度、护理整体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将品质管理圈运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仅可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还可以充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培养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满足感比例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舒适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芹  胡元凤  丁萍  陈丽 《吉林医学》2014,(13):2947-2948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无缝隙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病历书写质量、健康宣教和护理操作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护理中缝隙和漏洞,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行优质护理对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意义。方法:以2011年2月-2012年1月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患者及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每次抽取80%以上的患者进行问卷,并与2010年尚未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医生及相关科室对护士的满意度,值得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模式对病区优质护理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方法:护理部明确规定病区护士长休息不在岗时,指定在班护士为负责人暂时履行护士长职责,进行日常护理管理工作,控制安全,形成病区从时间段而言的护理管理组织“无缝隙”化。通过对比实行“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前后6个月的护理质量管理指标,即将护理质量检查、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护理不良事件、护士对自我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方面列表比较。结果:实行“无缝隙”管理组织模式,病区日常护理工作在负责人的监管下仍持续、有序进行,一改过去护士长不在岗位时的混乱局面,有效提高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组织有效保证了病区护士管理、病人管理、护理工作的无缝隙性,对提高优质护理质量、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及自我对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促进效能和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护理管理梯队的建设与培养。  相似文献   

13.
薛芃石 《现代医学》2014,(8):965-966
目的: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新型现代病房护理服务模式,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378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另取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418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对两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效果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科室的护理管理、护理文件与基础护理的质量有明显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也显著提高。结论:实行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使护士知晓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和要求,满足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真正体现了整体护理的深刻内涵,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寇静 《中外医疗》2013,(12):175-176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15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8.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90.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17.3%。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在门诊优质护理活动中,门诊内科分预诊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将各种优质服务项目落到细微处,从点滴做起,更好地满足了门诊病人的需求,有效的促进了护理深入开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方法 将2010年4月-2010年12月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3月-2011年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的护理质量评分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作为实验组.分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我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评分经t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科护理质量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袁敬芳  杨姗 《大家健康》2014,(1):343-343
目的:责任护士负责制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取2010年1-12月每月护理质量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我科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后,每月护理质量为观察组。两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护合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责任护士负责制后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医护合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责任护士负责制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使医护合作融洽,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值得深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门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抑郁症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患者在门诊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室接受治疗;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对照组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综合护理质量评价得分、患者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广泛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我院住院的3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选取2011年1月-12月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2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缺陷率、跌倒坠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2周以上的4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0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基本理论得分、基本技能得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前,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得分分别为74.4±8.8分和80.3±5.5分,其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为75.6%.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得分分别为83.8±10.5分和90.5±4.1分,其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为85.4%.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得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均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前有明显的提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还能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技术水平和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从而可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护士进行护理服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及患者家属对采取不同管理方法管理的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施人性化管理的护士进行护理服务的观察组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度更高。结论:护理管理需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先提高护士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就会用心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