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军 《现代保健》2012,(11):106-107
目的:探讨肘后不同手术入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A组),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B组),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据Aitken和Ror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析疗效。结果: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总体恢复满意,时间1~4个月,平均2.5个月,优秀80例,良好1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93%。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组。结论:肘后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均良好,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具有操作简捷、失血量较少、术时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赵志强  张合成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274-1275,1278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小儿肱骨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128例小儿肱骨髁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8例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照组40例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均行切开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比较评价两组手术的指标。结果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观察组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且观察组手术时间(39.2±13.4)min,术后出血量(53.2±10.7)ml,石膏固定时间(20.1±4.8)d,VAS评分4.6±1.6,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的手术方法优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01年至2006年采用肱三头肌两侧人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0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08例中104例得到回访,98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6.2%。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4.
禹诗 《现代保健》2011,(14):159-159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治疗d,JL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愈后的影响。方法自2004年~2010年分别采用肘后侧切口肱三头角肌舌瓣及肘外侧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01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均获3月~6年回访,骨折达骨性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肘外侧切入路组明显优于肱三头肌瓣舌组。结论取肘外侧切口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明显优于肘后侧切口肱三角肌舌瓣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C形臂下肘后侧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意义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本组467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复位外固定不满意、开放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共128例全部采用C形臂X线机下肘后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内固定手术.结果:经1~6年随访,优良率达96.8%.结论:C形臂下肘后侧小切口交叉克氏针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文成国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142-142,144
目的观察小切口关节外侧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7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有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3~72岁,平均年龄(15.6±2.8)岁。患者均使用经肘关节外侧入路的小切口4~5 cm,经患者肱三头肌外侧与肱桡肌间隙进入。进行手法复位之后,使用2枚克氏针经患者皮穿进外髁部,在患者骨折近端内侧骨皮质穿出,在骨折近端距骨折线2~3 cm,外侧垂直钻孔后,穿钢丝交叉绕于肱骨外侧的克氏针尾,呈"8"字形外侧钢丝固定。结果患者在手术中肱骨髁上骨折达到准确复位与固定,对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年限(2.3±0.6)年,依据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7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优60例,良5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85%。结论采用小切口关节外侧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恢复速度、简单易行、方便可靠,微创切口小且术后并发症少,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AO分型为“C”型的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患者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实施手术治疗,应用克氏针及骨栓、螺钉等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2~3周,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时间:14~30个月,平均20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窦道形成,断钉或断针等并发症。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按JOA评价标准评定,优良率达83.3%。结论采用肱三头肌两侧手术入路,避免了传统肘后入路对肌肉及骨质的损伤,创伤小,固定稳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骨折愈合后内固定物取出操作容易,创伤小,但复位固定操作过程手术技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8.
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入路、固定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16例患者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肘后切口,肱三头肌桡侧入路,以及鹰嘴截骨入路;内固定选择:成人用双侧钢板、螺钉固定,儿童用克氏针固定。结果:15例获得5-36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2-6.5月;并发症:电刀灼伤、浅表感染、尺神经麻痹、螺钉松动、骨折不愈合各1例,克氏针针尾刺激2例。结论:肱三头肌臂裂、肱三头肌桡侧或鹰嘴截骨三种肘后入路有暴露广泛,复位准确,损伤小等优点;应根据年龄及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和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及差异.方法 将4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27例,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22例.分析2组手术3个月内肘关节活动度恢复优良率.结果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后优良率达92.5%,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优良率68.2%,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肘关节外侧小切口入“三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肱骨髁上骨折58例均采用经肘肘关节外侧小切口4cm左右,经胧三头肌外侧与肱桡肌间隙进入,食指触摸骨折端及直视下复位骨折端,用三根φ2.0经皮穿入内、外髁均穿出对侧骨皮质固定。结果术中在触摸及直视下准确复位,固定牢固,58例随访1~3年,依据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41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肘关节外侧小切口三根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手术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时间短,能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张从福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1):139-140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6~7岁为发病高峰,若处理不当将产生各种后遗症。2005年6月以来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8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经手术内固定或手法复位,78例手术治疗,107例手法复位治疗,并进行追踪调查,对伤肘功能的恢复状况、骨折愈合时间及畸形出现情况进行分析,阐明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伤肘功能恢复状况,手法复位优于手术治疗;患儿临床愈合时间,手法复位较手术复位平均提前3~4周;关节畸形的出现率,手术复位比手法复位低。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手法复位治疗失败者选择手术治疗外,其余应选择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手术的不恰当应用,会降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近6 年笔者所在医院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 年7 月-2011 年9 月昌平中医院经骨科病房双重建钢板治疗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病例24 例,其中15 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9 例采用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观察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各项指标,术后1 年对其随访,运用改良Cassebaum 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优12 例,良9 例,中2 例,差1 例,优良率87.5% ;其中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优11 例,良3 例,中1 例,差0 例,优良率为93.3% ;采用肱三头肌蛇形瓣入路的优1 例,良6 例,中1 例,差1 例,优良率77.8%.有1 例骨折不愈合,无骨化性肌炎.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粉性骨折有适应征广及内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疗效满意,且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优于肱三头肌蛇形瓣入路.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8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分别经手术内固定或手法复位,78例手术治疗,107例手法复位治疗,并进行追踪调查,对伤肘功能的恢复状况、骨折愈合时间及畸形出现情况进行分析,阐明治疗方法的选择。结果伤肘功能恢复状况,手法复位优于手术治疗;患儿临床愈合时间,手法复位较手术复位平均提前3~4周;关节畸形的出现率,手术复位比手法复位低。结论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除合并血管神经损伤或手法复位治疗失败者选择手术治疗外,其余应选择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手术的不恰当应用,会降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使肱骨下端复杂骨折患者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探讨根据复杂骨折而改良的一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下端后外侧至肘关节后方横行切口,在尺骨鹰嘴肱三头肌止点下方1.5cm处水平截骨,将肱三头肌向后方掀起,显露肱骨下端骨折部位。应用肱骨髁上横行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髁间骨折后,再使用AO肱骨远端“Y”型接骨板固定肱骨下端骨折。治疗此类骨折32例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32例经6—36个月(平均11.5个月)随访,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术后功能恢复总优良率达87.5%。结论尺骨鹰嘴水平截骨手术人路结合肱骨髁问张力带钢丝加“Y”型接骨板治疗肱骨下端复杂骨折优于传统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与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将80例患儿简单随机分为2组,4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一组。其中,一组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观察组)。对比两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的,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上使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效果比手术治疗佳。  相似文献   

17.
黄明辉 《现代保健》2013,(10):97-98
目的:观察肘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方法:2005-2010年采用肘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龄4~11岁,平均8.7岁;跌倒摔伤48例,车祸8例;伸直型髁上骨折49例,屈曲型7例。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参照Flynm临床评定标准,优:42例(75%);良:11例(19.6%);可:3例(5.35%);伤口均甲级愈合,5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1~6个月临床愈合。结论:肘外侧小切口经肘关节外侧入路,避免肱三头肌损伤,消除舌形瓣入路造成过多肌肉软组织损伤,保留了伸肘装置的完整性减轻了早期功能锻炼的疼痛。骨膜下操作,不打开关节囊,对正常装置损伤小,减少组织及关节粘连,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511-1512
目的探讨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手术入路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49例GartlandⅢ型肱骨踝上骨折患儿,根据不同的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入路,观察组(23例)采用保留伸肘装置。术后三个月,比较两组患儿的肘关节提携角和屈伸受限情况、肘关节功能评定、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术后,观察组的肘关节屈伸角度丢失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入路比较,采用保留伸肘装置入路方案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可有效改善术后肘关节的活动功能,并缩短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9.
孙军  杨柳青 《工企医刊》1997,10(6):24-25
我院1991年~1996年行切开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6例,根据创伤的类型不同,选择了不同的手术入路。现对各种手术入路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对手术治疗和术后外固定时间的不同意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肱骨髁上骨折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为2岁~13岁,平均为6岁  相似文献   

20.
张伟  蒋磊 《中国保健》2010,(4):60-61
肱骨内上髁骨折是临床上肘关节骨折较常见的一种骨折,是一种不稳定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或石膏托固定,对于无移位骨折尚能奏效,但对于有明显移位的肱骨内上髁骨折则往往不能达到牢固固定的目的。此类骨折多发生于儿童,预后较差,甚至造成终身残疾。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3年9月采用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3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