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剂量硫酸亚铁结合饮食干预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12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将70例孕妇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一组孕妇予以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对照组),另一组予以小剂量硫酸亚铁联合饮食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的治疗后的红细胞(3.53±0.28)×10~(12)/L、血红蛋白(89.12±5.01)g/L、血清铁(6.31±0.63)μmol/L、血清铁蛋白(14.87±2.22)μg/L、可溶性血清铁蛋白受体水平(22.99±1.68)μg/L以及临床总有效率(94.29%)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采用小剂量硫酸亚铁加饮食干预治疗的效果优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治疗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孕妇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孕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变化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RBC、Hb、HCT、SI、S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BC、Hb、HCT、SI、SF水平均比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升高,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明显,两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4.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干预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减少了孕妇因贫血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24):3335-3337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妊娠期妇女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2周,所有妊娠妇女均停用有关补充铁元素的药物,检测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等血液指标。观察组妊娠期妇女给予琥珀酸亚铁片2片,饭后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妊娠期妇女给予硫酸亚铁片2片,饭后口服,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妊娠期妇女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RBC、Hb、S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妇女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妊娠期妇女RBC、Hb、SF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妇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片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IDA)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清铁蛋白(SF)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120例(均符合入选标准),其中轻度贫血107例,中度贫血13例,重度贫血0例,给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片,12片/次,3次/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孕妇的Hb、RBC和SF,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 12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39例痊愈,57例显效,2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后Hb、RBC和S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均未影响治疗效果。结论琥珀酸亚铁片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明显提高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Hb、RBC和SF。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糖铁复合物对缺铁性贫血(IDA)孕妇的贫血状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右旋糖酐铁片,观察组予多糖铁复合物,比较贫血改善情况及妊娠结局,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孕24周及分娩前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分娩前的红细胞计数(RBC)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结论:多糖铁复合物可明显改善缺铁性贫血孕妇的贫血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76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及两组治疗后主要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及血清铁蛋白(S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复方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显著,能有效补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患者依从性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琥珀酸亚铁片联合饮食调养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昌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6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2组均接受常规饮食调养,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服硫酸亚铁片治疗,观察组加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水平变化和铁代谢指标[血铁清(SI)与转蛋白饱和度(TSAT)]变化及不良反应(胃痛、恶心、轻微腹泻与乏力)发生情况。结果干预治疗1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00%,高于对照组的71.00%(χ2=38.986,P=0.000);治疗1个月后,2组RBC、Hb、SF、SI、TSA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85,P=0.062)。结论琥珀酸亚铁片联合饮食调养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均较好,可提高机体血细胞水平与铁代谢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力蜚能胶囊在妊娠期预防治疗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计数(RBC)正常范围的孕妇350例,分为试验组(n=212)和对照组(n=138),试验组于妊娠14~16周后服用多糖铁复合物1日150mg,至分娩前停用,对照组未服用其他任何铁剂,于试验前(约14~16周)、孕中期(约24~26周)、分娩时抽取静脉血,检测两组不同孕周Hb、RBC、血清铁蛋白(SF)和血清铁(SI),并记录两组妊娠结局。结果缺铁性贫血相关指标比较: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孕中期Hb、SF、SI高于对照组,分娩前Hb、RBC、SF、SI均高于对照组;组内与试验前比较,试验组孕中期SF低于试验前,分娩前RBC、SF、SI均低于试验前,对照组孕中期和分娩前Hb、RBC、SF、SI均低于试验前(P<0.05)。贫血发生率比较:试验组孕中期和分娩前总贫血和轻度贫血低于对照组,分娩前中度贫血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结局比较:试验组产褥感染、胎儿窘迫、低出生体重儿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14~16周后预防性服用力蜚能胶囊可增加孕妇的铁储备,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改善妊娠结局,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性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生血宝合剂联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3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伴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抗精神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血宝合剂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与铁代谢指标[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6.061,P=0.014);观察组头晕眼花、乏力、食欲差、运动不耐受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2组RBC、Hb、MCH、SI、S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sTfR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上升或下降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00%vs. 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孕妇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丹东市振兴区卫生健康服务中心检查有贫血症状的孕妇15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孕前保健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网织红细胞及分娩后产孕妇、胎儿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2组RBC计数、SF、Hb、网织红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孕妇不良结局发生率为18.67%,低于对照组的45.43%(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应用于贫血孕妇的孕前保健用药指导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及各异常临床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硫酸亚铁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0例,均给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口服治疗,60天后复查血常规、血清铁蛋白。比较治疗前后HB及SF值。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B及SF均明显增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铁剂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其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MCV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生血颗粒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诊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2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健脾生血颗粒,3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和总铁结合力(TIB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RBC、SF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TIBC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观察指标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生血颗粒联合多糖铁复合物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铁之缘片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88例中晚期妊娠、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妇女,其中30例孕周为12w~20w、血红蛋白≤110g/L≥90g//L,58例孕周21w~35w、血红蛋白≤100g/L≥80g/L,连续服用铁之缘片30d,治疗前后进行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b)、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受试孕妇服药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V)、红细胞计数(RBC)及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指标均明显上升,(P<0.01)。血生化肝肾功能各项指标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除1例服药后2d出现双下肢皮疹退出观察外,其它87例无任何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铁之缘片作为一种新型中西医结合补血制剂,安全、有效,无消化道不良反应,孕妇易接受,依从性好,可作为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功能产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递增补铁法治疗小儿中重度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86例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给予不同剂量铁剂口服,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结束时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清铁蛋白(SF)、总铁蛋白结合力(TIBC),并记录患儿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铁剂治疗后,两组Hct、Hb、MCV、MCH、MCHC及SF较治疗前均升高,TIBC较前降低(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对照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递增补铁法治疗婴幼儿中-重度缺铁性贫血优于每日常规补铁疗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益气维血胶囊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邢台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2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温水冲服复方硫酸亚铁颗粒,1袋/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气维血胶囊,4粒/次,3次/d。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比容(HCT)、铁调素、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蛋白(SF)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4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RBC、Hb、MCHC、HCT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BC、Hb、MCHC、HC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铁调素、SF高于治疗前,sTfR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铁调素、SF高于对照组,sTf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维血胶囊联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确切,能提高RBC、Hb水平,改善铁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10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采用复方硫酸亚铁颗粒治疗的50例为观察组,采用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跟踪随访,观察孕妇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对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16例,显效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达98%;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有所上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5例恶心、呕吐等轻微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17例恶心、呕吐等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均有效,复方硫酸亚铁颗粒疗效优于硫酸亚铁片联合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转铁蛋白(Tf)在儿童缺铁性贫血合并急性感染(irondeficiencywitha鄄cuteinfection,IDAI)中的变化和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IDAI组、单纯缺铁性贫血(IDA)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清sTfR、Tf、铁蛋白(SF)水平。常规铁染色观察骨髓储存铁。结果IDAI组和IDA组患儿sTfR、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TfR、Tf对诊断缺铁性贫血特异强,测定结果不受感染因素干扰,是临床判断贫血合并感染儿童是否缺铁的可靠指标,价值优于ST和骨髓储存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食干预对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药物单一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饮食干预。比较2组治疗后血常规、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饮食干预,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糖铁胶囊(红源达)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红源达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亚铁和维生素C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和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RBC、Hb、MCV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且试验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源达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疗效优于硫酸亚铁,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