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7年以来对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一直采取封锁政策的苏联卫生当局,通过发布命令形式公开苏联发生的人问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情况。这是苏联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总卫生医师A·N·孔德鲁谢夫于1989年1月13日在《医务报》上评述苏联中亚地区发生一例漏诊鼠疫病人时说的。中亚地区不久前发现  相似文献   

2.
1937年以来对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一直采取封锁政策的苏联卫生当局,将公开苏联发生的人间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情况。苏联中亚地区不久前发现1名已故15岁女孩曾患急病,生前多次被误诊为霍乱、急性毒物中毒和食物中毒等,死后才确诊为鼠疫。 苏联现有的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共2900万顷。1987年在被调查的14个自然疫源地中有9个(360万公顷)发生兽疫,并分离出1753株鼠疫菌。随着地质、石油人员不断进入野外疫  相似文献   

3.
联苯胺对动物诱发肿瘤,有种属差异。地鼠为肝肿瘤、肝癌、胆管瘤,兔和狗为膀胱肿瘤。对人的致癌有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Huepper曾报道了各国联苯胺首先引起膀胱肿瘤的年份。德国最早出现为1895年,继之有瑞士、英国、苏联、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法国最晚为1946年等。调查发现联苯胺引起膀胱肿瘤的年份与染料工业建立的早晚有关。建立早者则发病早,晚者则发病也晚。从Haley(1975)的文献综述中可查到已经报告的病例数为1,798例,如表1,也有的人说已报告  相似文献   

4.
苏联卫生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免费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卫生保健实行计划管理;人民群众和各种组织参与卫生工作。为了实现上述方针,苏联形成并维持一个数量庞大的卫生保健资源,可由下列数据加以说明:1983年,苏联有医师110万人,每千人  相似文献   

5.
预防接种是防治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广泛推行预防接种导致传染病发病率的迅速降低,如麻疹、灰质炎、百日咳和白喉等,但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则见上升。经过严密的现场实验表明,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的反应性是中等的,它具有很高的预防效果(效果指数平均85~95%)。流行性腮腺炎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资料表明,14岁以下儿童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占总发病的95~96%。在感染者中仅部分人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苏联每年登记腮腺炎病例800,000~850,000名,其中18~20%居民有典型的临床表现。1966~  相似文献   

6.
自1950—1978年,苏联床位自573,000张上升至1,669,000张,几乎高达3倍。按床位与人口比率,自每1,000人5.6张上升至12.2张。英国在1949年每1,000人为10.47张,苏联自五十年代迅速赶上,于六十年代超过英国,而英国反而略有下降。根据每年住院人数计算工作量。苏联住院率随同床位增加而上升。目前苏联住院率将近英国的一倍,这充分说明,两国在保健策略上的不同。1950年苏联农村人口住院率为8.2%,城市人口为14.6%。但到1978年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军事医学院召开了第一届全苏艾滋病会议。会上宣布苏联已发现HIV感染者512人,艾滋病病人39人,其中22人已死亡(内儿童14人)。迄今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2个已发现HIV携带者。据估算,1993年全国将约有9万名感染者,到2000年将达100万~150万名。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苏联已采取如下措施:(1)已制订1987~1995年防治艾滋病国家纲要,建立了跨部门艾滋病科研委员会,苏联医学科学院主席团已成立艾  相似文献   

8.
莱姆病是新近发现病原体的几种传染病之一,在美洲、欧洲、澳洲的19个国家已有发病。本文着重介绍近些年来苏联莱姆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特点和分期,以及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我随中国卫生代表团去苏联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考察,先后参观了莫斯科市和基辅市的20多个医疗卫生单位,对苏联卫生工作有了一般的了解,简要情况介绍如下。一、卫生资源与医疗机构 1986年全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2张,医师3.9人,年人均卫生经费61个卢布。床位和医师数量已能满足需要。苏方表示,今后主要任务是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问题。在苏联,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实行分级分工医疗制。城市的市、区级医院和  相似文献   

10.
六、卫生人力就卫生人力来看,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时期的特点是,卫生战线劳动力就业率迅速增长,其速度与国民收入的增加密切相关。例如,1951~1955年间国民收入增长1%,卫生劳动力和就业率平均增长O.39%,1956~1960年为O.58%,1961~1965年为0.63%,1966~1970年为0.4l%,1971~1978年为O.35%,提高了卫生劳动力在苏联国民经济全部就业人数中的绝对数及其在全部就业人员百分比中的相对值。1980年卫生职工的就业率平均每万人口234人,而1970年是210人,1965年仅有185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联苯胺作业工人膀胱癌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九世纪末期已发现联苯胺生产工人可发生膀胱癌。近年来日本、英国、苏联等国家已把联苯胺列入禁用物质;英国、苏联、西德、法国、东德、意大利等国家已把接触联苯胺工人引起的膀胱癌作为职业病待遇。为查明我国联苯胺接触工人膀胱痛的发病情况,于1982年对天津、上海、吉林等省市制造和使用联苯胺工人所发生的膀胱癌及其恶性肿瘤进行了调查。我们采用回顾性前瞻调查的方法,把从事联苯胺作业累计专业工龄一年以上者列为  相似文献   

12.
笔者赴苏考察后,现将其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教学和科研方向及其课题等情况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一、列宁格勒公共卫生医学院创建于1907年。1930年设卫生系,是苏联最早设立卫生系的医学院。1968年更为现名,设卫生和医学两系。该院学生6000人(卫生系3600人,医学系1800人,留学生约500人),加上教职工  相似文献   

13.
苏联毒理学中心继续发布已批准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ПДК)。以前发布的是苏联保健部1983~1986年间批准的,详见苏联杂志《Гиг Труда》1986年第 3、10期,1987年第2期及1988年第4期。本次所发布的ПДК—No.29和No.30是苏联保健部1987年批准的。  相似文献   

14.
由WHO国际化学安全规划署(IPCS)和国际项目中心(CIP)发起召开的钒的环境卫生基准专家工作组国际会议于1987年3月30日至4月3日在苏联莫斯科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叙利亚、苏联、中国、英国、西德、泰国、肯尼亚、芬兰等8个国家的20位代表,其中正式成员8人,观察员2人,秘书处10人。本人以WHO顾问身份应邀出  相似文献   

15.
自1985年以来,咸宁市永安镇连年发生伤寒流行。1985年发病112人,发病率234.85/10万;1986年发病471人,发病率924.84/10万;1987年发病754人,发病率1373.73/10万;1988年发病365人,发病率634.94/10万,1989年发病225人,发病率381.36/10万。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经调查证明是河水受到污染。多次取河水检验,水中细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均大  相似文献   

16.
<正> 黑河卫生检疫所一行4人,于1988年9月上旬应苏联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航运卫生防疫站邀请进行业务会谈。会谈之余,在塔·阿·斯捷培金娜站长培同下,我们访问了阿穆尔州卫生防疫站,并对苏联卫生防疫机构及其隶属关系做了调查,现简介如下。苏联卫生防疫机构分4个领导层次。苏联卫生防疫事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国家卫生防疫总局,直接受苏联保健部领导,苏联保健部相当于中国的卫生部,也可以翻译成卫生部。苏联卫生防疫机构的第二个领导层次  相似文献   

17.
1989年10月苏联第一次报道在哈萨克共和国发生2例鼠疫,1例于5月在塔尔迪库尔干地区发现,为败血性鼠疫,另1例于3月在古里耶夫发现,患者死于腺性-败血性鼠疫。这一地区是野鼠鼠疫的地方流行区,在连接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等中亚细亚共和国的铁路沿线好几个站都检出受鼠疫感染的啮齿动物,因此存在流行的可能。1990年秋在苏联阿拉尔斯克市又有一次流行,2例病人中1例死亡。发病可能与屠宰1头骆驼有关,237名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余杭区现有尘肺病人情况。方法:利用所存档尘肺病人和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至2005年全区共有尘肺病人84例,I期47人、Ⅱ期27人、Ⅲ期10人,最小发病年龄为32岁、发病接尘年限最短者为2年。平均确诊发病年龄为50.56岁,平均确诊发病接尘年限为16.44年。结论:生产设备简陋、防护设施差、作业环境的高粉尘浓度和高二氧化硅含量与尘肺病的发病高峰、确诊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发病接尘年限缩短均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仁寿县农旺中心小学有幼儿班、学前班、小学 1~ 6年级共 8个班 ,学生 40 1人 ,其中男生 2 0 3人 ,女生 198人。首例患者于 2 0 0 0年 11月 2 0日发病 ,主要症状乏力、食欲减退、厌油、恶心、腹胀等。以后陆续发病 ,2 0 0 1年 2月18日最后 1例发病 ,共 91d ,共发病 2 8例 ,罹患率 7 0 %。2 0 0 0年 11~ 12月发病 4人 ,占 14 3% ;2 0 0 1年 1月发病最多 ,14人 ,占 5 0 0 % ;2月发病 10人 ,占 35 7%。男生发病13人 ,罹患率 6 4% ,女生发病 15人 ,罹患率 7 5 %。发病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13岁 ,7~ 10岁发病人数最多 ,2 0人 ,占患者人总数…  相似文献   

20.
1985~1991年连续七年对我县10个乡,20个村,10所中小学校进行了疥疮调查,发病最多的是1986年,发病率是4.56%,发病年龄以13~18岁组最多,发病率是3.05%。一、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主要对监测点逐村、逐户调查及家庭随访,对学生逐班逐人调查。二、发病情况1985年以来我县共调查10个乡、20个村、10所学校36643人,发病633人,平均发病率1.73%,其中1986年出现了流行,发病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