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0例,分析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头孢米诺钠+头孢唑肟钠)与对照组(头孢米诺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米诺钠联合头孢唑肟钠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西药药剂头孢米诺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35例)和泌尿系统感染(35例),在治疗中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呼吸系统感染患者设为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给予西药药剂头孢米诺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9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2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637,P0.05)。结论西药药剂头孢米诺应用在临床感染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给予法华林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沭阳仁慈医院和沭阳维康医院透析中心用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行规律血液透析的肾功能衰竭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素封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片1.875~2.500 mg/次,1次/d,口服,观察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导管血栓形成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功能不良发生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PT、APTT、INR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平均PT、APTT、INR值处于正常值区间。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留置期间口服适量的华法林能有效降低导管血栓形成及导管功能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4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清开灵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类法将84例确诊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秋水仙碱1 mg/次,3次/d,双氯芬酸钠25 mg/次,2次/d口服,2种药连服3 d。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血塞通0.4 g静脉滴注1次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4.92±1.90)h,明显短于对照组(15.47±5.07)h(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血塞通能够降低病灶区的血液酸度,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的验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将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重症监护室内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概率、ICU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总感染概率低于对照组,其ICU住院天数为(6.93±1.35)天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明显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收集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头孢曲松注射,而观察组给予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临床上采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疗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药药剂头孢米诺钠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4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与4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在经过皮试之后采用头孢米诺钠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体征参数。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发现,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基本痊愈的有28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基本痊愈的有2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发生尿蛋白的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1例,白细胞减少患者1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尿蛋白有1例,过敏患者有1例,血小板减少患者有1例。结论西药药剂头孢米诺钠在多个科室有广泛应用,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更为合适的给药方案,在给药过程中应当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护理观察。方法将7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的顺序进行治疗。两组均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基础上进行,3次/周,每次4小时。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DBP水平及SB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的效果,明显优于血液透析,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4%枸橼酸钠与头孢唑林钠肝素钠混合液两种封管液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5/2014-06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肾脏科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右侧颈内静脉长期置管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导管封管液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9,4%枸橼酸钠组)和对照组(n=42,头孢唑林钠肝素钠组),分析两种不同的封管液预防相关感染的的效果及导管通畅性.结果:观察组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为2.13%,对照组深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感染率为2.48%,两种封管液封管的静脉置管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导管通畅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枸橼酸钠封管法和头孢唑林钠肝素钠两种封管液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效果基本一致,枸橼酸钠封管法更加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总结抗生素加肝素封管治疗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5月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抗生素周围静脉滴注、肝素封管,研究组进行导管滴注、肝素加抗生素封管。统计两组患者导管感染情况和使用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2%,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平均置留时间比对照组显著延长,研究组拔管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抗生素加肝素封管经导管滴注抗菌药物,有效治疗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延长导管置留时间,有利于患者康复,此方案可以在临床抗置管感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重型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静滴,1次/d,连用7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C反应蛋白、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使用中药血必清能有效改善症状,联用抗生素治疗ICU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方案予以治疗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n=60)采用12.5 mg/次,1次/d小剂量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n=60)采用50 mg/次,1次/d高剂量米非司酮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性激素指标孕酮、卵泡刺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7%,低于对照组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方案予以治疗,可增强总有效率,改善性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51例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为预防导管失功采取护理干预,分析其效果。结果 51例患者共实施814例次血液透析治疗,共发生各类留置管失功32例次(3.9%),均经针对性护理干预完成治疗,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失功,保障血透治疗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环节管理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3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76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通过完善导管评估、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病区环境、注重健康教育和护士培训等环节过程的管理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运用环节质量管理后,医护人员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干预措施等相关知识的知晓度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环节质量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质量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了培训与操作标准,有效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80例行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导管留置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治疗费用为(2950.76±308.8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74.36±336.27)元(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舒适度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25%(P<0.05)。结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提高了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导管留置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肺气肿合并感染老年患者9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呋辛钠联合痰热清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钠在老年肺气肿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改善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2月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根据透析方式的不同随机分成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各30例,腹膜透析组将腹膜透析管置入腹膜腔,采用1.5%腹膜透析液,2000 ml/次,4次/d,血液透析组3次/周,4 h/次,采用碳酸氢钠盐透析液,血流量200 ml/min。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及肾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腹膜透析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均明显升高,与血液透析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均能明显改善肾性贫血,而腹膜透析效果更佳,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合理的透析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将96例U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长效硝酸酯类,美托洛尔、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心悦胶囊0.6 g/次,3次/d。盐酸曲美他嗪20 mg/次,3次/d,4周为1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均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悦胶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病较常规基础疗法更为安全、有效,更适合长期持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9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选择2013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留置血液透析导管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CRBSI发生率为2.11%(2/95),低于对照组的10.34%(9/87)(P0.05);而导管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保证置管的安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