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在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所收治94例Colles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与掌倾角变化情况。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尺侧偏、桡侧偏等活动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大,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的掌倾角平均值为(-23.1±3.5)°,治疗后为(3.2±0.3)°,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colles骨折患者可大幅提高其掌倾角及腕关节活动度,克服腕关节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尺偏角、掌倾角和桡骨缩短长度变化以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再移位率和术后6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4周,两组患儿尺偏角、掌倾角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桡骨缩短长度均显著减小(均P<0.05),且观察组患儿以上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畸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骨折再移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儿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联合前臂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纠正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缩短,降低再移位发生率,有利于患儿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移位的患者426例,其中手法复位腕伸位固定230例,腕屈位固定196例。对所有患者随访,对比两组的骨折再移位率;评定骨折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比较优良率。结果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于腕伸位的骨折再移位率20.9%低于腕屈位的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0%高于腕屈位的79.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腕关节不同位置治疗Colles骨折的再移位率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6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行背侧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活动度(旋前、旋后、屈曲、背伸)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总有效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但术后早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108例患者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为对照组,108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为观察组,随访3个月,行影像学评分和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观察组影像学评分高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影响因素有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均是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旋前型青枝骨折使用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对26例桡骨远端旋前型青枝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接受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接受了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突出,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共有22例被治愈,4例好转,临床治疗有效率是100%。结论桡骨远端旋前型青枝骨折患者接受手法整复加小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效果突出,经过矫正固定,患者恢复时仍然有几率出现成角,所以整复后要对患者及时的进行观察,调整期外固定,这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骨科35例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测量掌倾角和尺偏角,评价腕关节功能,统计并发症。结果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0.9±1.6)周,掌倾角(12.1±0.7)°,尺偏角(22.4±1.0)°,腕关节功能优良率85.71%,并发症发生率0%,综合预后良好。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解剖复位良好,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柯力(Colles)骨折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4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柯力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其治疗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方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柯力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和小夹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法方式治疗后其掌倾角、桡骨纵轴短缩以及尺偏角比较均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给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外固定支架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固定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经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54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治疗28例中C1型12例、C2型13例、C3型3例,外固定架固定26例中C1型10例、C2型14例、C3型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桡骨远端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及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内固定组患者桡骨远端掌倾角恢复优于外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效评价内固定组优良率89.3%,外固定组优良率7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较好临床疗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优于外固定架固定,可作为优先选择,临床应结合患者伤情,选择合适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护理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康复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前臂旋转功能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前臂旋前、前臂旋后、腕背伸、腕背曲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采取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前臂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3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复位优良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对比两组复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复位效果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相当,且可缩短住院时间,避免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影像学评价优良率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影像学评价优良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2.25,P<0.05)。结论掌背侧联合内固定方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加快骨折愈合进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使用无头加压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共收治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26例。均行切开复位无头加压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不行外固定,第2天即开始进行功能锻炼。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判疗效。结果随访635个月,平均12.3个月。治疗优良率为94.4%,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有4例留有轻微活动痛,无明显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采用无头加压可折断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创伤小、手术简单、固定牢固、对关节软骨破坏少、术后早期即可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彻底,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提供优选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47例各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保守组),2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组),比较治疗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 47例患者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随访19.6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保守组优良率为77.8%,手术组优良率为8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但疗效无明显差别,因此跟骨骨折治疗要结合临床个性化特点选择治疗方法,以消除关节面的不平整和恢复Bolher角、Gissane角为目的,最大可能地恢复足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0年12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通过手法整复后应用石膏固定,观察组患儿通过手法整复后应用小夹板固定,治疗后随访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优良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患儿的随访显示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肢肿胀、肌肉萎缩、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大幅低于对照组的15.6%,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通过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儿早期展开功能锻炼,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具有容易换药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划弧形成角反折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实施划弧形成角反折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术后的综合疗效以及愈合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在70例临床患者中,30例为优,35例为良,5例为尚可,0例为差;优良率为92.86%。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划弧形成角反折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146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6.4±8.3)岁,平均随访时间(36.4±13.3)月。其中112例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34例患者采用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比较术后的复位情况、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固定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均明显改善;术后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组术后并发症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组高。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类型中的疗效较好。在一些特殊病例中,背侧入路仍需考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近期笔者所在医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5)和B组(n=55例),分别采用桡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和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后放射学评价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术后放射学评价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背侧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合并背侧移位可有效改善腕关节功能,促进骨折远端关节面恢复,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优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及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一般情况、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支架组患者Gartland-Werley评分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桡骨短缩优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治疗满意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83,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