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囊尾蚴病(简称猪囊虫病)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病。成虫是寄生在人的小肠里的猪带绦虫,猪、野猪及犬、貉、鸵、猫、猪是中间宿主,人则是猪带绦虫的终未宿主。 人体绦虫和猪囊虫的循环感染,不但严重的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生猪发展,市场肉食的供给,而且还给国家和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过去,五大连池市猪囊虫病的危害比较严重,据  相似文献   

2.
仙游县囊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游县是我省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主要流行区,19881992年调查,全县19个乡(镇)中14个乡(镇)有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最多的书峰乡为50例和6例。1993年起.通过大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查治病人、粪便管理、改猪散养为圈养和加强生猪屠宰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该县的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得到有效遏制。为了解该县猪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我们特选择历史上该病严重流行的玉墩、仙华、谭边和郑新4个自然村,  相似文献   

3.
《肉品卫生》2002,(5):41-42
人患绦虫病是由猪囊虫病引起的。猪囊虫病(也叫猪囊尾蚴病)俗称“米糁子”、豆猪肉。猪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猪肉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引起的疾病。其成虫寄生于人小肠内引起绦虫病,人亦可感染猪囊尾蚴,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4.
患者何某,女.23岁,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人。2006年初至2008年5月,在石狮市从事服装店生意,经常在路边饮食店吃快餐和肉包。2008年4月下旬始.每隔2~3日即可在大便中排出1~2节会蠕动像面条样虫子。先后到东山县和漳州市医院就医。因诊断不明,最后由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我中心诊断治疗。近3个月来患者经常上腹部隐痛,食欲减退.体重由原来的45kg减至40kg。血清学检查:猪囊虫抗体呈弱阳性.粪便检查发现大量猪带绦虫卵,节片鉴定为猪带绦虫孕节片。  相似文献   

5.
1 病例简介患者 ,女 ,2 8岁 ,福州市人 ,就职于交警部门。常在单位食堂购食肉包。 2 0 0 1年 7月起发现大便中有白色节片 ,会蠕动 ,平时自觉腹部不适 ,体重不断减轻 ,全身无结节出现。粪便检查 :找到 5个成熟节片和大量成熟绦虫卵。节片在生理盐水中能活动 ,经捣碎发现大量成熟虫卵 ,圆形 ,直径平均 35 μm,胚膜厚 ,浅黄色 ,有放射状条纹 ,卵内六钩蚴清晰可见。实验室检查 :血清脑囊虫抗原 EL ISA检查阴性。诊断为 :猪带绦虫成虫感染。给予南瓜子粉 ,2 h服槟榔煎剂 ,0 .5 h后再服藩泻叶浸液 ,1h后第 2次排粪时排出 1条完整的猪带绦虫成虫…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亚洲带绦虫真核翻译起始因子3(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3 subunit,EIFs 3)进行克隆及免疫学初步研究。方法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从亚洲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含有EIFs3基因,并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pET-28a(+)中,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重组后的蛋白用His-镍蛋白纯化柱纯化,纯化的重组蛋白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免疫学分析。结果 PCR,双酶切及DNA测序均显示重组体构建成功,用亲和层析法得到高纯度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被亚洲带绦虫及牛带绦虫及猪带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亚洲带绦虫成虫EIFs 33基因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具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青海省东部人体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①问卷调查居民排节片史、食米猪肉史;②应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人体肠道带绦虫卵;③ELISA法查血清抗体;④CT/MRI检查结果。[结果]粪便检查7714人,查出猪带绦虫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0.14%;检测血清3370人份,囊虫病阳性233例,阳性率为6.91%。[结论]青海省猪带绦/囊虫病的感染以经济欠发达的浅山地区感染较高;儿童和青壮年为高危人群。由于该病危害严重,应积极普及健康教育,大力加强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猪带绦虫腺苷酸激酶基因及蛋白结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和预测猪带绦虫腺苷酸激酶(ADK)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结构和特性.方法 利用各种在线生物信息网站及其它分析软件包,分析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中识别的腺苷酸激酶基因的结构和编码区序列,分析、预测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特性、抗原表位、翻译后的修饰、功能域、亚细胞定位、拓扑结构、二级结构、三维空间构象等.结果 该基因全长864 bp,编码区为110~758,编码215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理论分子量、等电点分别为23771.4 Da和6.86;没有跨膜区;三维结构建模图显示其线性表位的部位.结论 应用生物信息方法 从猪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了腺苷酸激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猪囊尾蚴病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囊尾蚴虫主要寄生在肌肉里,其成虫为链状带绦虫寄生在人的肠道里,人如果吃了带有绦虫卵的食物或绦虫病患者呕吐因某种原因造成逆蠕动,把孕卵节片返还到胃中时,也可直接感染囊虫病。在肉用畜中,猪、牛、骆驼都有发生,均可感染人。 随着人们科学意识增强,生活水平提高,由于囊虫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以被列为法定二类传染  相似文献   

10.
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系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不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同时也对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近10年来 ,福建省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的人体感染病例多集中在仙游县 ,为此我们进行了连续 8年的治疗与监测。为了解仙游县猪体囊虫病目前情况 ,我们特选择书峰乡开展猪体囊虫病的血清学检测。1 防治措施11990~ 1991年大力开展该病的卫生知识宣传 ,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2对该乡群众进行粪便检查 ,查出猪带绦虫感染者及时彻底的治疗 ,切断传染源 ;3加强粪管工作。 1990年后 ,全乡实行改厕管粪 ,把露天粪坑改为密封式的厕所。鼓励…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克隆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其免疫学特征.方法 将牛带绦虫成虫LDH基因与质粒pET-28a(+)连接构建原核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用异丙硫代-β-D半乳糖苷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通过十二烷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进行分析.结果 牛带绦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编码332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5.4kDa,PCR、双酶切及DNA测序的结果均证明pET-28a(+)-LDH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表明,牛带LDH基因在大肠埃希菌高效表达,经过亲和层析高纯度蛋白,且该重组蛋白可以被亚洲带绦虫、牛带绦虫及猪带绦虫感染病人血清识别,表明其具有免疫反应性.结论 牛带绦虫LDH基因可在原核系统中有免疫活性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猪带绦虫病的流行有上升趋势。为了解该病流行情况和流行各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先后于1985年和1986年,在兖州、高唐2县6个乡镇的18万余人口范围内进行了调查。1 调查结果1.1 人群猪带绦虫病感染情况在兖州县5个区、镇,共调查163941人,根据粪内排出节片确定猪带绦虫病现患症者共153人,患病率平均为0.09%。各乡、镇平均患病率在0.03~0.12%范围。发现既往有排节片历史者281人,根据其发病年份分布情况,可见患病人数有逐  相似文献   

13.
筛选和克隆猪带绦虫基因组特异的DNA片段作为探针,建立脑囊虫病的基因诊断方法。以一19nt的寡核苷酸为探针,通过随意引物PCR反应扩增猪带绦虫基因组DNA,分离出数个不同大小的扩增片段。分别以其中0.7,0.8kb片段为探针作DNA斑点杂交分析,证实此2片段为猪带绦虫基因组所共有,在人和猪基因组中未发现有同源序列存在。猪带绦虫基因组特异DNA探针的分离和克隆将使猪带绦虫所致寄生虫病的基因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肉类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食品,它们味道鲜美,富有营养。然而您知道吃生肉、半生不熟的肉能患哪些寄生虫病? 一、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 猪带绦虫病是最常见的肉源性寄生虫病。生食、半生食“米猪肉”或“米猪肉”污染熟食、刀、砧板等,均可感染。猪带绦虫长2—4米,分节带  相似文献   

15.
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统称为带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在祖国医学记载中称为寸白虫或白虫。从它们与人类的关系上来看,猪肉绦虫对人体的危害性明显大于牛肉绦虫,因为前者不仅成虫寄生人体引起猪肉绦虫病,而且其幼虫寄生人体引起猪囊虫病;后者仅成虫寄生引起牛肉绦虫病,幼虫一般不寄生人体引起疾病。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寄生的条数为1~4条(常见1条),国内报道一例最多感染19  相似文献   

16.
牛囊尾蚴又称牛囊虫,寄生于牛的肌肉虫,其成虫称为牛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牛吃人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人吃入含感染性囊尾蚴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病,该虫体对人体有机械作用、毒素作用及吸取营养三方面的致病作用,危害极大且寿命较长。笔者在二○○○年十月带学生实习时见此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牛带绦虫(Teania saginata)成虫cDNA文库中克隆牛带绦虫钙调神经磷酸酶B(calcineurin B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分析和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方法构建牛带绦虫成虫cDNA质粒文库,从文库中识别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基因全长510 bp,编码区为141~650,编码170个氨基酸,为全长基因。理论分子量、等电点分别为19119.3 Da和4.52;无跨膜区;三维结构建模图显示其线性表位的部位。结论应用生物信息方法从牛带绦虫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出钙调神经磷酸酶B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预测得到其结构与功能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鲁北地区绦/囊虫病流行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分析鲁北地区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访问、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鲁北4市的5县区15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31124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人群带绦虫病患病率3.2/万,囊虫病患病率5.1/万,有较明显的职业分布特征。人群血清猪囊尾蚴特异性IgG4抗体阳性率1.38%,商品猪血清囊尾蚴抗体阳性率0.38%。结论 初步搞清了山东省重点疫区带绦虫病与囊虫病的流行现状,并对该病的各流行环节做了分析,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9.
牛囊尾蚴又称牛囊虫,寄生于牛的肌肉中,其成虫称为牛带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中。牛吃人被虫卵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人吃人含感染性囊尾拗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病,该虫体对人体有机械作用、毒素作用及吸取营养三方面的致病作用,危害极大且寿命较长。笔者在二○○○年十月带学生实习时见此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猪带绦虫是人体的主要寄生虫之一,经自身感染和自然疫源感染可致人囊虫病和猪囊虫病,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临床治疗证明,人体猪带绦虫对吡喹酮,别丁(硫双二氯酚)灭绦灵等化学药物及中药制剂、驱绦丸和中草药槟榔、南瓜籽等药物较为敏感,但有一定的副作用。作者采用杀绦灵(鹤草酚)驱绦,其疗效显著,但由于某种原因,现宋生产。为寻找副作用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