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2例后牙劈裂治疗修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贵州医药》2001,25(10):938-939
牙劈裂是指牙齿受到各种机械力作用导致牙隐裂后进一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牙体硬组织疾病 ,临床上较为多见 ,好发于中、老年患者的磨牙 ,其中下颌磨牙占 62 1% ,上颌磨牙占 2 3 4 % ,双尖牙占14 5 % [1] 。以往对劈裂牙常因不能保留而予以拔除 ,近几年来随着牙体治疗和修复学的发展 ,牙劈裂的治疗及修复已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 5 2例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结扎及临时冠修复 ,治疗后采用金属烤瓷冠修复 ,经 3~ 5年复查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2例中男性 38例 ,女性 14例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 2 7岁 ;下颌磨牙 33颗…  相似文献   

2.
胥宏  袁晓蓉  吴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9):1313-1315
目的:观察牙冠劈裂后经全冠修复治疗后的患牙咀嚼功能情况.方法:对128例患者130颗劈裂牙冠的病例统计和病案分析,并按其牙冠劈裂的不同形态,部位,修复治疗的特点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临床症状较轻的1~3类患牙经全冠修复后,效果均较好.4~5类患牙中大多咀嚼功能良好,仅有6例因患牙根周情况差咀嚼时疼痛不适被拔除,占4.6%.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劈裂冠在经过相应的修复治疗后大多仍能在牙列中发挥良好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磨牙冠劈裂做内外固定后全冠修复。方法用0.1细结扎丝在劈裂牙颈部做结扎固定后治疗患牙,待患牙根管治疗充填后用0.1细结扎丝再在劈裂牙冠颌面做内固定后全冠修复。结果劈裂牙行根管治疗后用0.1的结扎丝做外内固定后全冠修复的成功率98%,其中失败原因为患牙根尖病变严重导致的。结论用0.1的细结扎丝外内固定全冠修复治疗牙劈裂效果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根管治疗后牙齿发生劈裂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劈裂牙难以补救大都拔除。牙齿发生劈裂的有关因素、国内外刊物上尚未见系统报道。本文以力学及牙体生理学观点,讨论了引起充填后牙齿劈裂的有关因素;补充和修正教科书上关于制备抗力型窝洞的一些观点;强调充填后调合问题。根管治疗后,牙齿硬组织失去了牙髓的营养来源,脆性增强,保护性疼痛反应消失、修复性与继发性牙本质形成功能丧失、防御功能降低,这是无髓牙充填后容易劈裂的内在因素。避免其劈裂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牙髓治疗后劈裂磨牙的保存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髓治疗后劈裂方案及其应用的范围。方法选择劈裂时间为3d以内的病例62例,根据劈裂牙片的松动程度分为3组,A组:劈裂的牙体无明显动度或有轻微动度,即Ⅰ度松动;B组:劈裂的牙体可以向颊舌及近远中移动,即Ⅱ度松动;C组:劈裂的牙体有较大的动度,可以向颊舌,近远中及牙合龈方向移动,即Ⅲ度松动。由同一医师进行治疗,统计成功率。结果 A组B组治疗效果较佳,可进行临床应用,C组效果不佳。结论牙髓治疗后牙体劈裂Ⅱ度以内的患牙可以用全冠修复的方法保存。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25岁。于2007年2月25日下午因右上后牙劈裂,咬物不适前来就诊。查体:4⊥冠近远中向劈裂,殆面远中有汞充填物,腭侧劈裂至龈下且松动度大,该牙无法保留。诊断:4⊥牙劈裂。该患者既往体健,无本人及家族过敏史,欲行局部麻醉下拔除术。局部注射2%盐酸利多卡因2mL,约3~5min,出现麻醉效果拔除腭侧牙体劈裂部分.2min后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查体:面色苍白,  相似文献   

7.
42例劈裂牙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充填加全冠修复的方法治疗劈裂牙齿的可靠性。方法:42例劈裂牙齿门诊患者,对其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再做全冠修复,观察1~3年,按照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42例病例中,成功39例(92.8%),失败3例(7.2%)。结论:利用充填加修复的方法是治疗牙齿劈裂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秀华 《淮海医药》2005,23(6):491-491
目的对完全纵劈裂的牙齿行再植术后修复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8例完全纵劈,牙周情况良好,采用将劈裂牙拔除后根管治疗—黏结—再植—甲冠修复后固定四周的方法行保存修复,随访1年,分别记录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牙齿有无松动;(2)咀嚼功能。结果本组28例患者,23例取得满意效果;成功率达82.1%。结论劈裂牙在口腔卫生条件良好、方法正确可以行再植术保存治疗。但有一定的适应征限制。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亦称遗传性视网膜劈裂,出生就已经存在,自幼视力低下,主要为性连锁隐性遗传。现将盘锦市第一人民医院1例单眼先天性视网膜劈裂合并外斜视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严端  薛颖 《福建医药杂志》2007,29(4):170-171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较少见,合并视网膜脱离更是少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进行巩膜冷凝 巩膜扣带术,手术成功率较低。随着玻璃体手术方法的发展,该类病人有可能得到较好的治疗。近几年我们收治5例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经行玻璃体手术治疗,获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例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并视网膜脱离均为男性,单眼;年龄6~12岁,平均7.5岁。裂孔均处于劈裂范围内,内外壁都存在裂孔,全部病例为新鲜视网膜脱离,4例合并黄斑劈裂;术前视力3例0.1以下,2例0.1~0.3。2治疗方法均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切除术,睫状体扁平…  相似文献   

11.
本例威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患者双眼颞侧虹膜劈裂, 虹膜劈裂范围较大的一眼继发青光眼, 另一眼虹膜劈裂范围较小暂未发生青光眼。因此认为, 虹膜劈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是由于虹膜组织脱色素阻塞房角, 从而继发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胫骨外髁三度劈裂骨折,临床比较常见,患者多为壮年男性。多由外翻间接暴力引起,重力沿股骨外髁撞击胫骨外髁负重关节面而造成。我科于1995年2月至1996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骨折共12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OCT对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劈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眼继发黄斑劈裂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其他检查方面的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6年2月就诊的高度近视眼合并视力下降,临床表现或其他检查均无特征性表现.而用OCT确诊为黄斑劈裂的患者12例20只眼的特征.结果 所有患者的OCT图像均表现为典型的黄斑劈裂,劈裂以外层为主,其中2例患眼伴有神经上皮脱离,5例患眼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结论 OCT对黄斑劈裂具有独特的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霍建茹 《天津医药》2006,34(2):98-98
牙冠隐裂常发生在双尖牙及磨牙,临床表现为牙本质过敏、咬物痛。并可继发牙髓炎及尖周炎。这类患牙在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极易发生冠劈裂导致治疗失败。为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自2000年6月~2004年10月笔者对牙冠隐裂的患牙牙体牙髓治疗过程中用临时冠方法预防冠劈开。现将用该法治疗的124颗患牙临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虹膜劈裂症是一种罕见眼病, 以虹膜基质层发生劈裂为特征。虹膜前层通常被分成大量的色素和白色萎缩纤维, 一端与虹膜本部相连。另一端漂浮于前房, 一般是从外周向睫状区运动。通常双眼发病, 单纯的虹膜劈裂症往往无眼部不适表现, 常因合并眼部其他异常而就诊, 易合并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变等[1, 2, 3, 4, 5]。合并虹膜劈裂症的白内障术前检查会有特殊表现、术中情况也相对复杂, 需加强警惕, 全面考虑手术方案, 避免术前漏诊、术中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促进术后视力恢复。本研究对合并虹膜劈裂症的白内障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仰卧位后内侧入路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的护理。方法 21例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患者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3~61岁,平均43.5岁。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配合治疗和护理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结果 21例患者中4例失随访。17例患者中术后获平均16.4个月(12~20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X线显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4.2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4周(13~20周)。术后12个月膝关节改良HSS评分平均为87.6分(70~95分)。结论胫骨平台内后侧劈裂骨折术后的患者除给予及时合理的治疗外,加强术后护理也很重要。正确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以减轻患者的病痛。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后牙纵裂全冠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劈裂是口腔常见疾病,因劈裂后得不到及时的修复治疗,最后将导致患牙的拔除,这对一个牙列完整的患者来说危害是大的。首先,破坏了牙弓的完整性,使牙弓上的牙齿失去相互支持的作用,进而使咬(he)关系出现障碍,咀嚼运动时不能均匀地分配给多个牙齿上,继发创伤(he),牙周膜病变,嵌塞食物,继发龋等等。  相似文献   

18.
无髓牙是指去髓术、根管治疗术或其他方法治疗后,已失去牙髓组织或牙髓组织没有活力的患牙[1]。此类牙牙体组织失水变脆,且大都缺损严重,一般都要建议全冠修复,以防止牙体劈裂,但由于冠修复要求基牙预备,磨除牙体组织较多,并且疗程会相对延长,费用也会增加,因此有一部分患者由于时间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会放弃冠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9.
成人后牙创伤性冠劈裂占本科门诊治疗中约0.3%,是一种不少见的非龋性牙体疾病。我们从1988年4月至1991年10月治疗106例、111颗。我们在保存治疗上提出一些新的措施,成功率可达90.1%。一、临床资料年龄20~60岁,40~60岁为最多共77例,占69.3%;男51例,女55例。劈裂牙类与形式:上颌牙64颗,下颌牙47颗。其中有66颗(占59.4%),24颗(占21.6%),下颌8只有1颗。其形式:近远中劈裂有90颗,占81%(上颌60颗,下颌30颗);近中尖斜裂6颗均在上颌;近颊尖折裂6颗(上颌4颗,下颌2颗);颊舌劈裂9颗均为下颌。劈裂与修复:所有牙冠劈裂病例,原有充填物者56颗,占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口腔医师与患者对保存牙齿意识的提高及根管治疗修复技术的发展,将过去必须拔除的劈裂后牙通过治疗修复保存下来[2]已成为可能。而患者个体差异较大,所以严格掌握适应证,注重治疗修复细节,从而提高保存患牙的成功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