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四种碘造影剂在CT静脉增强应用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四种CT静脉增强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选择最佳用药。方法:CT静脉增强其2397人次,随机给予离子型造影剂安其格纳芬和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双北碘海醇和欧乃派克分别为947、496,559、395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与性别、年龄、预注射地塞米松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安其格纳芬、优维盟、双北碘海醇和欧乃派克轻中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50%(412/947)、12.10%(6N496)、7.51%(42/559)和15.95%(63/395),无重度不良反应。非离子型和离子型造影剂之间不良反应存在显著差异(x^2=199.558,P=0.000)。三种非离子型造影剂之间不良反应亦存在差异,双北碘海醇不良反应最少(x^2=9.462,p=0.009)。注射地塞米松不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比离子型造影剂更安全可靠,国产双北碘海醇不良反应最低;增强扫描前可以不需预注射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探讨其原理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抢救措施。方法采用的离子型造影剂,部分做碘过敏试验,非离子型造影剂全部取消碘过敏试验,对高危人群慎重对待,共观察使用离子型造影剂4 185例,非离子型造影剂5 894例,使用单排螺旋CT机。结果离子型造影剂4 185例中373例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2例严重不良反应。非离子造影剂5 894例中6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无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是一种较安全的造影剂,可用于各种造影及增强扫描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观察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探讨其原理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的预防抢救措施.方法采用的离子型造影剂,部分做碘过敏试验,非离子型造影剂全部取消碘过敏试验,对高危人群慎重对待,共观察使用离子型造影剂4185例,非离子型造影剂5 894例,使用单排螺旋CT机.结果离子型造影剂4 185例中373例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2例严重不良反应.非离子造影剂5 894例中65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无中、重度不良反应.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是一种较安全的造影剂,可用于各种造影及增强扫描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158例患者进行CT强化均做静脉碘过敏试验:在注射造影剂前均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20rag;对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以消除其对强化扫描的焦虑紧张情绪;详细了解药物过敏史:其中120例患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38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结果 15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1例发生中一重度不良反应,终止检查。结论 在注射造影剂前预防性给药,对患者进行精神抚慰,尽量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详细了解药物过敏史、筛选高危人群,能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在CT检查中,已广泛使用含碘造影剂做增强扫描,在增强中因用造影剂的剂量大,注射速度快,故毒副反应的发生率高。我科于1994年~1999年在增强中对1009例采用地塞米松进行预防和处理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1常规碘过敏试验:过敏试验是预防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之—,我们使用30%有机碘溶液1ml注入静脉,密切观察15min。有无心慌,恶心,呕吐,荨麻疹,血压下降,粘膜水肿及其他不良反应。若有,则不能进行增强检查,绝对禁止。1.2若皮试为阴性,可于增强前15min注射地塞米松10mg,作…  相似文献   

6.
CT检查中常需静脉注射碘造影剂,以增加组织对比度。由于国产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较高,我院自1995年即改用进口造影剂——显影匍胺(TELEBR1×30M),使用病人共380例。虽然显影匍胺有较好亲水结构,明显比国产造影剂有良好的局部安全性和全身安全性,但仍是离子型造影剂。本文就我院对显影葡胺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副反应的预防,做如下分析总结。 1.材料和方法 380例中男性240例,女性140例,年龄15~83岁,用量:成人头、体部50~100ml/次,体弱者根据实际情况酌减。小儿剂量1ml/kg体重,说明书不要求做过敏试验,但离子型造影剂有副反应,为慎重起见,增强前常规病人静脉注射30%泛影葡胺1ml做过敏试验,观察20分钟。病例采用12号针头静脉穿刺,先连接10%匍萄糖500ml静脉滴注,显影葡胺中常规加入地塞米松10mg、小儿0.2mg/kg体重,以减轻不良反应。注射速度为l~1.5ml/s,在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离子型含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应用中的安全性及过敏反应的诊断和预防。方法:976倒患者按1~1.5ml/kg体重静推65%安其格纳芬后行CT增强扫描,统计其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5%。其中轻、中、重度过敏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8%、0.30%和0.10%。结论:含碘造影荆的过敏反应发生率可通过预防性用药而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叶迎春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4):1987-1988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药物的应用及观察要点。方法观察患者药物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结果碘过敏试验阴性,非离子型造影剂非绝对安全,少数病人有过敏反应。结论在CT增强扫描中,正确使用造影剂,避免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9.
增强CT扫描能提高显示率,但由于含碘造影剂对人体有副反应和并发症,即便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CT增强检查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不但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我院在增强扫描时使用非离子造影剂采用团注法注射。并总结了一套CT增强扫描护理预防措施、发生碘过敏反应及过敏  相似文献   

10.
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CT检查的普及,CT增强扫描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碘过敏等不良反应病例在临床检查中相应增加。因此,如何预防和减轻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是一项急需探讨的问题。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共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1 812例,年龄5~79岁,其中使用离子型造影剂604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1  相似文献   

11.
王平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5):170-170
目的:比较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和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共200例各种原因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其中100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另100例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对两组扫描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碘海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泛影葡胺组。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离子型造影剂。结论:在CT增强扫描中尽量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相似文献   

12.
CT检查己被广泛用于临床 ,而 CT增强扫描对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在增强扫描过程中 ,造影剂的快速注射过程中可引起碘过敏反应。它是 CT检查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 ,轻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而可靠的静脉穿刺方法 ,保持足量造影剂的顺利注入 ,也是提高增强效果的关键 ,因此不良反应的防治和保证增强扫描是否顺利进行是 CT室护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将护理体会讲述如下。1 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1.1 做碘过敏试验 离子型造影剂 6 0 %泛影葡胺 ,在注射前用 30 %泛影葡胺注射液 1…  相似文献   

13.
随着CT在临床上的普遍应用,在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增强扫描已成为常用技术.CT增强造影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由于非离子型价格昂贵、来源有限,故只能选择使用离子型造影剂.目前常用60%~70%泛影葡胺,因其浓度高,剂量大,注射速度快,及患者的个体差异,使得即使在注射碘造影剂前过敏实验结果为阴性者,仍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其轻度反应者主要表现为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喷嚏、咳嗽、结膜充血、全身发痒并出现少量荨麻疹.  相似文献   

14.
王滨  夏传文 《新疆医学》1999,29(3):163-164
CT增强扫描由于要从患者血管内快速注射大剂量造影剂,故检查中常有副反应的发生。为减少患者在CT增强扫描中的副反应发生率。保证CT检查的顺利进行,笔者根据本院1996年4月至1998年5月所完成的1000例CT增强扫描的实践,就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000例,男618例,女382例,年龄4~85岁,平均41岁。头颈部242例,胸腹体部758例。采用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增强扫描者872例,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或欧乃派克)增强扫描者128例,其中包括泛影葡胺碘过敏试验阳  相似文献   

15.
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非离子型含碘造影剂正广泛应用于临床影像诊断,无论是病人的耐受性,副反应还是显影质量均较传统离子型含碘造影剂优越^[1,2]。最近1.5a来我院CT室采用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碘海醇注射液行增强CT扫描共1008例。现就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情况特别是造影剂的副反应而进行详细的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CT增强扫描时需要给病人注射一定量的造影剂,我科应用的造影剂有泛影葡胺和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匹克两种。现将对造影剂过敏病人的观察与护理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CT增强检查在CT检查中占重要的地位,使用碘造影剂过程中及结束后可发生副反应,这些副反应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引起的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为了预防其发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将其减少到最低限度,结合工作中的体会,本文讨论研增强碘造影剂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选自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5月间CT增强检查1500例,其中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1350例,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或碘必乐,300仰外ml)15o例c男827例,女673例,年龄4-SO岁。1.2注射方法用9-12号针头穿刺静脉加压团注或推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741例不孕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探讨非离子型碘水造影剂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取膀胱截石位,平卧检查床上,在透视下经导管向宫腔内缓慢注入碘普罗胺(370mg/ml)造影剂10ml~15ml,按时间顺序依次摄片4张,观察子宫及输卵管的形态、病变、先天变异及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本组741例中子宫输卵管表现正常217例,占29.3%(217/741);输卵管阻塞433例,占58.4%(433/741);子宫腔内粘连79例,占10.7%(79/741),79例中合并输卵管阻塞有63例。先天性异常12例占1.6%(12/741)。结论应用非离子型碘水造影剂,过敏率低,安全可靠,成像快,能即刻显示子宫、输卵管的形态、病变部位及输卵管的通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加强乳腺癌术后患者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效减少造影剂外渗。方法对3637例次乳腺癌术后CT增强扫描。采用22Q或24G静脉留置针,选择患者非手术侧肘正中静脉、前臂静脉和前臂贵要静脉为注射血管。造影剂选用非离子型碘海醇或典比乐,浓度300g/ml。用高压注射器进行静脉内造影增强,造影剂注射用量为75ml~95ml,注射速度(2.5~5)m/s。结果发生造影剂外渗者15例,发生率0.4%。表现为局部不同程度的肿胀、麻木、疼痛,经过及时正确处理,症状在2~3天消失。1例8小时后出现水泡患者,对症处理后一周好转,末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造影剂外渗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出现造影剂外渗,要采取积极的处理措施,减少因造影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0.
随着CT扫描的普遍运用,高压注射器在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日趋普及。而增强扫描已是当今CT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注射的速度及注射完造影剂后扫描时机的选择对CT诊断、科研的准确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对高压注射器的正确操作及对患者耐心细致的观察护理,对患者增强扫描的成功同样起着关键的作用。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2100例患者进行了CT增强扫描,取得了较好的影像诊断效果。现将穿刺方法、高压注射器使用操作、造影剂的副作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于2006年1月~2008年1月,共有2100例患者采用高压注射器进行了CT增强扫描。其中男性1300例,女性800例;年龄2~94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头颅CT862例,腹部846例,胸部192例,其它200例。采用美国CE公司生产的LihtSpeed Uitra8排螺旋CT,MeoraoVistronym高压注射器,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1.2方法1.2.1碘过敏试验常规用碘海醇1ml静脉注射,观察20min后无不良反应,即患者自我感觉无全身发热、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及皮疹等为碘过敏试验阴性,阴性者为适合该种造影剂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