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目的结合医院实际,组织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改革排班模式,落实以病人为中心,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服务举措,切实落实基础护理,创建温馨病房.体会院长重视和支持是做好临床护理工作的根本、转变观念和行为是落实临床护理的前提、护理质量改进策划是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张艳秋  姜皓  张淑华 《吉林医学》2012,33(14):3071-3072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应用中的作用。方法:实施手术过程中患者全程无缝隙护理,通过术前及术后访视,促进护患沟通,改善医护、麻护、护患关系。结果:无缝隙护理的实施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提高了服务满意度。结论:手术室实施无缝隙护理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郎巧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7):2126-212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改善服务环境、营造良好服务氛围、优化护理服务流程、施行全程化、无缝隙护理等措施。结果: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由原来的88.36%到96.2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可以使患者得到高质量的、安全的、满意的服务,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郎颖  袁媛 《吉林医学》2011,(32):6894-6895
目的:为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夯实护理基础,提供满意服务。方法:手术室从护理质量、手术安全、满意度、手术风险等方面整改,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零缺陷、零投诉。结果: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品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既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所以是值得倡导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与实际成效。方法在手术室对患者和医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定期对服务质量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增进了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明显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增加了患者、医生满意度,规避了纠纷和差错的发生,确保了手术安全,达到了创优质护理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组于优质护理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舒适度和手术应激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1),但干预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护理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及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中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时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减少各种手术应激发生,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急诊科就诊患者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分(SAS)、抑郁自评分(SDS)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科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殷云 《现代医学》2012,40(6):718-719
目的:以手术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144例进行手术的患者提供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患者能主动配合手术,术中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处于良好状态,所有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杨珍 《求医问药》2011,(9):177+179
目的: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贯彻学习"优质理想的护理服务示范项目"及其实质精神,从而使护理工作人员的分工排班得到改革,落实责任制护理,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人文关怀等举措。结果:试点病区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项目"的知晓率为100%,并且提升了相关的设施、有力地改革了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落实了护理责任制。在进行满意度调查的30例患者中,病人的满意度可达96.1%。全体护理工作人员未发生任何护患纠纷事件。结论:在骨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夯实手术室基础护理、为手术患者提供满意服务。方法:手术室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手术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及患者家属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主动服务意识,促进了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更加和谐。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既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赵芬兰 《吉林医学》2014,(4):869-870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等方法,有效落实并进一步深化手术室优质护理。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及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满意度与以前比较有了明显提高。结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能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李玲娣 《吉林医学》2012,33(20):4396-4397
目的: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转变手术室护理服务理念,改进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建立持续改进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人性化的弹性工作制度,定期主动收集护理服务反馈信息。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手术患者、家属、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转变理念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月我院在妇产科和内分泌科正式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并将其两科室示为市重点科室,我们手术室虽然未被任命,但医院护理部要求其他各科室也应顺应需求,紧跟步伐.因此我们根据手术室的护理特点,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程序,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激发了她们学习业务的积极性,进一步维护了患者的权利,增强了与手术医生和麻醉师的团结协作精神,使患者保持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愉快地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手术室护理工作新模式,实现患者满意、家属满意、医护配合好(手术医生满意、麻醉医生满意),体现护士价值。方法:采用建立健全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加强护理培训、护士分层管理、探索排班模式、建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等方法。结果:手术室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手术患者、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实现了手术患者满意、手术医师满意、手术室护士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该模式对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8月到2012年9月手术室接收患者2845例,1527例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患者为实验组,1318例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医生满意度、护理缺陷、两组患者入室前后收缩压、心率及SAS评分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加强了护医之间的合作,促进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实验组为97.18%,对照组为8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5min心率、收缩压明显高于入室前(P<0.05),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入室前后心率、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室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入室前(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建立规范的护理模式,促进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焦虑心,是必要开展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贯彻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夯实护理基础,提供满意服务。方法:手术室从护理质量、手术安全、满意度、手术风险等方面整改,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零缺陷、零投诉。结果: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结论:开展手术室护理优质服务既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又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值得倡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以卫生部<201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及<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导精神,在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结果 急诊护理满意率提高,实现了急救护理服务连续、全程、无缝隙的目标.结论 急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立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岳娜 《吉林医学》2014,(4):824-826
目的:探讨手术室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的效果。方法: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优护服务实施方案,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实施围术期全程护理服务,护理质控与护士绩效考核相挂钩等,定期质控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建立优质护理服务长效机制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护士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肿瘤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方法 通过实行护理服务明星的评选、分层使用人力资源、小组责任包干制护理、注重细节提供无缝隙的护理、提升专科技能、建立护士管床整体护理责任制、随机抽查督导优质护理开展情况、关爱护士、落实床边工作制并电子化书写护理文件,将护士还给病人等措施,在肿瘤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病人的满意度自2010年第3季度到2011年第4季度,由93.85%提升到99.54%.结论 在肿瘤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提升护士自身专业水平、增强护士职业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方法对手术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患者家属进行人性化服务,加强对手术室感染的控制和管理,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以营造“安全、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结果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增加.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适应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满足了手术患者的需要,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纠纷和投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