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宫艳侠 《安徽医药》2017,21(4):765-768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PCI手术的心肌梗死病人2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136例)和对照组(136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均给予入院全面评估、观察病情、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1、3、6个月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服用依从性、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护理后1个月焦虑评分(38.82±7.99)分和抑郁评分(35.34±6.38)分,低于对照组(40.02±6.90)分和(38.56±6.78)分,护理后3个月焦虑评分(36.11±6.28)分和抑郁评分(34.91±6.12)分,低于对照组(37.79±6.42)分和(36.95±5.44)分,护理后6个月焦虑评分(37.78±4.60)分和抑郁评分(33.38±6.00)分,低于对照组(37.78±4.60)分、(34.85±4.85)分,完全依从率87.50%和总依从率98.53%高于对照组65.44%、83.92%,非常满意率90.44%和总满意率99.26%高于对照组77.21%、92.6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病人心理状态、服药依从性、满意度显著提高,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曲海涛 《安徽医药》2019,23(7):1404-1407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泰山医学院附属成武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病人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分别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抑郁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别为(9.0±3.2)分、(15.1±3.6)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而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3.7±1.2)、(5.3±1.7)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而观察组又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68.4±5.2)、(57.9±6.5)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观察组又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病人中,可有效缓解病人抑郁情绪,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爱梅  陆海燕  何永明 《安徽医药》2019,23(11):2233-2236
目的结合临床实际探讨肿瘤病人住院化疗健康教育的最佳模式。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肿瘤病人 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路径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艾宾浩斯记忆论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PBL)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 6个周期后知识掌握程度( 93.02%)高于对照组( 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 6个周期后自护能力( 31.53±5.48)分、自护责任感( 20.52±2.28)分、自我概念( 25.58±2.42)分、知识水平评分( 51.36±6.42)分均高于对照组( 20.47±5.52)、(12.27±2.35)、(15.42±3.53)、(40.45±6.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 9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宾浩斯记忆论及 PBL教育模式可有效改善肿瘤病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信教育应用于脑卒中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采取微信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率为97.78%、掌握药物使用技术率为97.78%、规律用药率为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6.87%、82.22%和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94.90±2.62) vs.(89.80±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信教育应用于脑卒中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显著提高患者疾病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观察健康教育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5例行多阶段健康教育。以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估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组整体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分别为90.26±2.08分、94.33±3.24分、91.66±2.25分、95.48±3.36分、93.31±2.7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29.65±1.29分和27.83±3.3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遵医行为、了解药物知识、良好生活习惯的百分比分别为86.67%、93.33%、84.44%、91.1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肺癌患者实施多阶段健康教育,可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宋媛媛 《安徽医药》2019,23(5):910-913
目的 研究奥马哈式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8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奥马哈式延续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行为、认知和状态评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行为、认知和状态评分分别为(2.9±0.3)分、(2.5±0.5)分、(3.4±0.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0.5)分、(1.6±0.5)分、(2.4±0.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分别为(29.8±3.1)分、(22.1±1.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2±4.5)分、(31.5±2.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病人QLI、FIM评分分别为(7.5±1.7)分、(94.0±21.4)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2.0)分、(84.5±19.5)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95.24%(40/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马哈式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术后康复中的行为、认知能力,消除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建湖县颜单中心卫生院糖尿病病患者140例随机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干预组础知识教育、心理指导、饮食健康教育、动健康教育、自我护理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治疗依从性、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健康教育1年后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6.03±0.82)mmol/L、餐后2h血糖水平(8.12±1.05)mmol/L低与对照组的(7.05±0.87)mmol/L、(8.69±1.04)mmol/L;干预组依从性81.43%高与对照组的45.71%(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提高及治疗效果的改善,也可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全喉切除术人工气道护理过程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行全喉切除手术患者10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记录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0.98±0.01)%,平均吸痰次数(11.41±1.88)次/d,平均脱离吸痰时间(3.15±1.22)d,护理满意度评分(94.27±2.35)分;对照组血氧饱和度(0.95±0.05)%,平均吸痰次数(18.96±3.64)次/d,平均脱离吸痰时间(5.89±2.79)d,护理满意度评分(88.15±4.87)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01±2.13)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4.13±2.54)分;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84±4.13)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1.53±4.32)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全喉切除术人工气道护理过程可以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减少吸痰次数,帮助患者尽快脱离人工吸痰,减轻负性情绪刺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程红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859-2860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妇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妇产科患者护理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3±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75.4±10.1)分,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宣教可以明显提高妇产科患者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的60名老年社区高血压病人,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家庭访视护理,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与家庭功能评分。结果:(1)干预后观察组服药遵从行为量表得分(5.6±1.2)分,对照组服药遵从行为量表得分(4.5±0.6)分(P0.05);(2)观察组情感度(1.6±0.4)分、亲密度(1.6±0.3)分、成长度(1.4±0.4)分、合作度(1.4±0.3)分、适应度(1.6±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9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步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遵医、作息、锻炼、总分分别为(4.23±1.31)、(4.10±1.77)、(4.33±1.57)、(4.18±1.21)、(16.84±1.6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0±1.20)、(3.34±0.90)、(3.10±1.13)、(3.12±1.34)、(12.56±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和综合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97.78%、95.56%、95.56%,高于对照组的86.67%、80.00%、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预防控制中有积极应用效果,能够提升患者高血压自我管理水平,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有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戴盈  谢乍晴  周艳  梁琪  龚琴  孔旭辉 《安徽医药》2023,27(2):414-419
目的 探讨Debriefing在住院医师心脏骤停团队救治课程中的应用评价。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三阶段2019级132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66例,观察组采用Debriefing方法进行心脏骤停团队救治课程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两组培训前后理论及技能成绩、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自我测评,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教学效果评价及教学满意度评估。结果 培训前,两组住院医师理论成绩、CPR技能、团队合作、情况评估、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及技能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住院医师上述分数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30±13.92)分比(79.55±14.40)分、(19.58±1.23)分比(17.40±1.30)分、(18.66±0.97)分比(16.80±1.22)分、(18.10±1.16)分比(16.38±1.54)分、(19.92±1.28)分比(17.05±1.25)分、(20.25±1.42)分比(17.40±1.46)分、(85.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济川煎加味联合持续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用于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价值.方法 将160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脾肾阳虚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口服西沙比利片,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加味济川煎治疗,并进行持续规范化健康教育干预.连续服药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利用PAC-QOL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7d,观察组排便费力、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症状积分分别为(0.49±0.37)、(0.34±0.22)、(0.63±0.16)、(0.44±0.13),降低幅度较对照组[(1.43±0.25)、(1.36±0.29)、(1.17±0.53)、(1.09±0.52)]更明显;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63例,总有效率21.2%;观察组痊愈33例,显效42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9.02,P<0.05);治疗后2年,观察组对便秘的焦虑与关注、生理功能的紊乱、心理障碍、满意度、总体评价等维度的评分依次为(0.98±0.17)、(0.78±0.23)、(0.56±0.11)、(0.62±0.24)、(0.95±0.1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8±1.01)、(1.04±0.68)、(1.13±0.31)、(1.87±1.12)、(1.17±0.73)],生活质量更具优势(均P< 0.05).结论 济川煎加味联合全程持续规范化健康教育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持续确切,大便畅而不泻,泻下而不伤正,标本兼治,排便功能和心理情绪改善明显,复发率低,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面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规范化延续护理应用于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本院行鼻内镜下鼻窦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出院前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规范化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等.结果 观察组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坚持服用类固醇药物、鼻窦冲洗、按时复查清除鼻腔囊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评分、总分分别为(8.26±1.32)、(8.74±1.23)、(9.04±1.36)、(9.52±0.69)、(36.02±3.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鼻窦术后出院患者应用规范化延续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曾玲 《安徽医药》2017,21(1):130-132
目的 探讨细辛脑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选择为研究病例,且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单用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多索茶碱联合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7.44%,与对照组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26±0.71)、(2.19±0.85)、(3.82±0.67)、(4.27±0.96)、(5.74±1.06)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分别为(2.76±0.38)L、(3.07±0.56)L、(3.46±0.51)L·s-1,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辛脑注射液联合多索茶碱用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快速、有效改善患儿症状、体征,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干预对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服药依从性和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46.8±9.2)、(47.8±8.1)、(46.2±9.6)、(45.2±11.4)分,对照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46.7±8.9)、(48.1±9.3)、(49.1±8.1)、(45.4±9.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55.1±11.8)、(57.4±7.9)、(55.8±6.2)、(52.8±8.6)分,对照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50.6±9.3)、(52.6±11.3)、(52.3±6.3)、(49.2±7.3)分,两组患者干预后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康复干预措施,可取得显著效果,不仅提升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而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疾病的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图片对话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孕妇教育效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双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妊高征孕妇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图片对话健康教育,两组干预前后疾病认知度、遵医行为、心理状态变化、分娩自我效能感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结果 两组干预后疾病认知度评分[(922±6.1)比(87.6±6.7)]、遵医行为评分[(93.8±6.0)比(88.4±6.9)]、结果 预期评分[(905±10.6)比(70.6±7.7)]、效能预期评分[(94.3±8.6)比(78.2±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图片对话能明显提高妊高征孕妇疾病认知度及遵医行为,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症状,促进孕妇分娩自我效能感提升,进而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引导式教育在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足月适于胎龄儿轻度HIE患儿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相应月龄Gese Ⅱ发育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12月龄总发育商正常率(100.0%)较对照组(78.7%)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研究组6月龄粗动作、细动作、应物能、应人能、语言能及总发育商评分分别为(87.3±3.3)、(93.5±3.6)、(88.2±2.3)、(91.3±2.7)、(92.5±3.4)、(90.2±1.0)较对照组(81.7±5.2)、(88.1±6.6)、(82.2±4.2)、(86.9±6.3)、(88.6±5.0)、(84.3±3.2)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2月龄粗动作、细动作、应物能、应人能、语言能及总发育商评分分别为(91.2±2.7)、(95.3±2.4)、(92.4±1.6)、(94.1±2.3)、(93.2±2.4)、(94.1±1.8)较对照组(84.9±4.8)、(89.8±4.5)、(85.1±4.5)、(86.7±5.8)、(89.1±5.9)、(87.1±3.5)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引导式教育效果显著,可提高患儿发育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TED)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单节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单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PT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优良率相近(92.31%比8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月、3月及6月疼痛评分各为(2.16±1.04)分、(1.84±0.38)分、(1.43±0.2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1.28)分、(2.68±0.42)分、(1.82±0.3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PTED与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在短期疗效方面,PTED较胶原酶髓核溶解术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0.
孙晓慧 《安徽医药》2019,23(2):364-367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辅助应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临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哈西奈德吸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儿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 A(IgA)、免疫球蛋白 G(IgG)以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表达,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水平IgA、IgG以及IgM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患儿IgA、IgG以及IgM分别为(6.56±1.28) 、(10.56±3.02)、(6.89±1.90) 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3±1.25)、(8.98±2.14)、(5.64±1.68)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4+以及 CD4+/CD8+表达水平均有所升高,观察组(35.02±7.12)%、(1.82±0.32)%高于对照组(28.90±6.88)%、(1.46±0.25)%,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92, 6.013,均P<0.001);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8+水平表达都有所降低,观察组(24.56±6.38)%低于对照组(29.12±8.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7,P=0.003);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量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1.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5,P=0.005)。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