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去骨瓣减压术中应用防粘连膜对颅骨成形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骨瓣减压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术后因脑保护和美容目的,需择期行颅骨成形术。去骨瓣减压术后,在局部硬脑膜及脑组织表面形成一层纤维膜,与外层软组织形成瘢痕粘连,解剖层次不清。笔者在去骨瓣减压术中,将聚乙丙交酯(PLGA)可吸收术后防粘连膜或硅胶膜覆盖在硬脑膜表面,当颅骨成形术时,分离皮瓣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脑组织损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应用额颞顶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大脑半球颅内血肿可有效地解除脑疝和颅内高压,降低伤残率.但大骨瓣减压术带来的严重并发症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同侧骨窗下水瘤或颅骨缺损处硬脑膜下的积液是大骨瓣减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以压迫局部脑组织,加重脑组织缺氧,加深患者意识障碍,并诱发脑脊液切口漏、颅内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严重颅内高压的重要方法,但去骨瓣减压术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脑膨出,少部分顽固性脑膨出因突出的脑组织不断膨出、嵌顿、坏死、感染,继而又造成邻近脑组织的瘀血、水肿及坏死,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预后~([1])。2014年1月—2017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采取4种方法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脑膨出患者84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84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25例;  相似文献   

4.
重视重型颅脑创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去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伴严重脑肿胀的常用术式.相对于巴比妥昏迷、亚低温、过度通气等治疗方法,去大骨瓣减压术被认为是一种降低颅内压效果确切、操作相对简单且易于开展的手段.这一方法减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减压方法,但由于手术中的颅内压迅速降低及后期失去骨瓣支撑而造成皮瓣早期内陷等原因,会造成一些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甚至致命的严重并发症,而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则是保证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效果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急性颅内压增高,病死率高达42%-70%[1].急诊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最主要的方法,但疗效并不理想.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由江基尧等[2]最先引进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又称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近年来已经在国内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我科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1例,并与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晓翔 《临床军医杂志》2015,43(3):226-228,296
目的探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2例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均经过常规降颅压和脱水治疗无效后进行手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实验组采用双额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窗面积、入院后24 h的颅内压变化以及术后GOS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而骨窗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的基底池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入院时颅内压与治疗后24 h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入院时颅内压与治疗后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24 h实验组患者颅内压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外伤后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能快速有效地降低颅内压,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颅内压监测提高双额脑挫裂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12年4月收治的79例双额脑挫裂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颅内压监测组(40例),未颅内压监测组(39例).分析高冠状切口手术的时机、手术策略、颅内压监护在诊治中的重要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颅内压监测组与未颅内压监测组比较,渗透性脱水时间[(14.24 ±7.93)d:(21.61±11.97)d,P<0.01]、ICU监护时间[(14.38±7.56)d:(24.71±17.94)d,P<0.01]、总住院时间[(17.20±8.09)d:(33.92 ±21.70)d,P<0.01]明显缩短;6个月时GOS评分明显好于未颅内压监测组[(4.15±1.22)分∶(3.69±1.56)分,P<0.05].结论 高冠状开颅手术尤其去骨瓣减压术是双额脑挫裂伤,特别是中重度双额脑挫裂伤患者最重要的控制颅内压、保障脑灌注压的治疗手段之一.颅内压监护有助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合理指导渗透性治疗、颅内压控制及脑灌注压保障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骨瓣减压术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广泛应用,术后出现对侧硬膜下积液的患者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将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从而影响预后[1].2011年1-12月我科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320例,其中术后发生对侧硬膜下积液33例(10.3%).现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1~69岁,平均39.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6例,高处坠落伤7例.术前GCS 3~9分,均行开颅血肿清除+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均出现减压窗张力增高,术后2~4周头部CT显示手术对侧额颞部低密度影,考虑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去骨瓣减压对头颅外伤后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去骨瓣减压治疗27例头颅外伤后因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患者,根据随访情况,分析一般临床特征、去骨瓣减压的疗效及减压范围与颅压下降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偏小[(24.8±11.6)岁];交通伤为主,占52%;男性居多,占74%。去骨瓣减压术后1h颅内压[(12.3±6.1)mmHg]明显低于术前[(28.4±3.2)mmHg,P〈0.01];去骨瓣减压术后24h颅内压[(14.3±8.9)mmHg]也低于术前(P〈0.01)。减压范围与颅内压下降呈正相关。患者恢复满意率73%。结论 去骨瓣减压治疗外伤性头颅损伤后脑肿胀或脑水肿的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手术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脑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微创穿刺钻颅,导管连接换能器,连续监测颅内压;行左侧桡动脉穿刺后置管,监测心率、血压;于颈静脉置管,以备采血之用。此后观察组给予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颅内压(ICP)与脑灌注压(CCP)、脑组织氧摄取率及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CP、CCP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脑组织氧摄取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ADL均明显减低(P<0.05),治疗后6 d观察组VA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降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改善脑血流灌注,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但对于脑组织摄取氧的能力及代谢功能并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可单独存在或与各种类型TBI并存,是影响TBI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很高,成为TBI救治中的难点.笔者对2002年1月- 2007年12月我科收治的66例TBI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占位性损伤术后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年1月~2014年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历,筛查第一次手术清除脑挫裂伤或硬膜下血肿等占位性损伤术后保留骨瓣但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的患者,分析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原因。结果 41例术后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其中术后局部脑水肿和进展性出血34例,术区新发血肿6例,远隔部位血肿1例。结论有占位效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有14.4%的患者再次手术去骨瓣减压,对大多数没有术中脑膨出的患者保留骨瓣是安全的,但对于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伤后早期低血压和初始颅内压35mm Hg的患者可能需要去骨瓣减压。  相似文献   

13.
我院在收治的脑肿瘤及脑外伤病人中,35例手术中行硬脑膜与筋膜袋状缝合缓慢减压,优于无袋状缝合的颞肌下减压及单纯去骨瓣减压,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35例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7岁~75岁。脑肿瘤15例,重型颅脑外伤20例。手术方法:恶性脑肿瘤或脑外伤血肿清除后,颅内压明显增高者,行硬脑膜与颞肌筋膜或帽状腱膜袋状缝合,既保护脑组织又缓冲颅压,临床续以常规治疗,达到缓慢减压的目的。2 结果本组中4例于术后3个月~1a后,硬膜下或脑内有不超过30ml的局限性积液,无一与脑室沟通,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与术后脑积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颅脑损伤后急性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术后发生脑积水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学者提出去骨瓣减压术的实施与脑积水的发生呈正相关[1],并且认为对于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脑出血或缺血卒中后脑积水,早期的颅骨修补有利于这种脑积水的自愈,延迟修补会导致其进展为持续性脑积水,并且在颅骨成形术后需要进行永久性的脑室-腹腔分流手术[2,3].  相似文献   

15.
大骨瓣减压术被认为是一种降低颅内压效果确切、易于开展的方法,在基层医院中被广泛应用到治疗严重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压增高.但去除大骨瓣后也会造成某些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对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本科2008年8月- 2010年8月共有42例老年外伤患者行大骨瓣减压术出现术后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颅内高压危及生命时,为挽救患者生命,在清除颅内病灶的同时,需行去骨瓣减压术。去骨瓣膜减压术后。脑组织可逐渐恢复为正常压力下外观,若脑组织持续膨出或嵌顿则形成顽固性脑外疝。顽固性脑外疝及其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 其短时间内可以导致颅内压急剧增高, 病情急且危重, 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目前, PADBS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 所涉及的学说包括急性脑血管扩张、脑水肿和颅内静脉循环障碍等。且PADBS尚缺少统一的诊断标准, 主要依靠CT等影像学检查, 其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指征与时机仍存在争议。为此, 笔者就PADBS的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PADBS的救治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是致命性极高的神经外科急症,尽管救治技术和相关研究不断发展,中-重度患者预后仍不尽人意。特别是随着发病率的提升,中-重度TBI患者急性期多模态监测管理和远期预后改善评估成为神经危重症迫切探寻的课题[1,2]。TBI发生后会导致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升高、脑血管痉挛等病理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宋勇 《西南军医》2012,14(3):468-469
目的探讨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手术指针、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对2005~2011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已有一侧瞳孔散大的脑疝表现的病人,或头CT示一侧额、颞叶脑挫伤合并弥漫性点、片状出血、脑组织水肿、头CT检查发现中线结构移位超过0.5cm、脑室明显受压、环池模糊不清者及时手术。对双额、颞叶广泛脑挫裂伤,经非手术治疗后意识障碍加重,可放宽手术指征及时手术。手术采用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入颅清除血肿及挫伤脑组织。标准外伤骨瓣采用美国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去除骨瓣,咬除蝶骨棘,在头灯辅助照明下清除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术中电灼并剪开大脑镰,清除对侧额叶底部挫伤的脑组织及血肿。扩大缝合硬膜.术后进入ICU监护,予抗炎、引流、防治血管痉挛、消化道出血、神经营养、气管切开等治疗。结果本组100例中死亡15例,恢复良好40例,植物生存3例,轻、中残42例。结论对于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手术是治疗患者的有效方法.通过该术式入颅清除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具有视野好、暴露充分、减压彻底、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只有彻底减压,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额颞部脑挫伤伴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脑外伤开颅术后顽固性脑蕈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重颅脑损伤特别是开放性损伤 ,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均已开放 ,甚至缺损 ,由不同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易造成脑组织从颅骨缺损处向外膨出 ,犹如蕈状 ,称为脑蕈[1 ] 。脑外伤开颅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 ,都有不同程度的脑蕈 ,以后逐渐恢复为正常压力外观 ,多属于自然发展过程[2 ] 。如果颅内压升高持续存在 ,突出的脑组织不断膨出、嵌顿、坏死 ,继而又造成颅内相邻脑组织的瘀血、水肿、坏死 ,则使脑蕈更加严重 ,这种现象称为顽固性脑蕈[1 ,2 ] 。笔者对 19例脑外伤开颅术后并发顽固性脑蕈患者的诊治经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 床 资 料1.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