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安汝汤配合乳腺磁疗袋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用安汝汤配合乳腺磁疗袋治疗,对照组予三苯氧胺(TAM)、维生素B1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5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安汝汤(颗粒剂)配合乳腺磁疗袋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汤配合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50例乳腺增生患者,口服清肝解郁汤合穴位埋线治疗,30天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乳腺增生患者疼痛、增生硬度、范围、直径及伴随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清肝解郁汤配合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因乳腺增生就诊与我院且按照统一的诊断标准确诊为乳腺增生的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每天1剂,一剂三次,月经期间停药,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疗程结束后,患者停药3个月后观察按照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判断疗效.结果:结果证明治疗组患者采用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的7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7.44%.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论: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内服加推拿组)、对照组(中药内服组)各30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法及中药内服治疗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可靠,且中药内服加推拿治疗法优于中药内服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何文绍 《新中医》2012,(10):53-54
目的:观察开郁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患者采用开郁散加味研末为丸治疗,15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46例,显效24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5%。结论:开郁散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消增汤治疗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中药消增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消增汤内服,水煎服,1剂/日,早晚各1次。1个月为1疗程。月经期停服。对照组(30例)口服乳癖消,3粒/次,3次/日,1个月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乳房的疼痛程度、肿块的变化,对临床治愈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改善乳腺增生的作用,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有降低,并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2)水平下降、孕酮(P)水平升高,但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增汤是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超重或肥胖体质患者的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脘、足三里、梁丘、膏肓、肝俞等腧穴对40例超重或肥胖乳腺增生患者进行穴位埋线治疗。1月1次,3次为1疗程。结果:1疗程后40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超重或肥胖体质患者乳腺增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粉剂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乳腺增生患者100例,运用自制中药粉剂内服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肿块消失、疼痛消退20例,肿块缩小、疼痛缓解70例,无明显改变10例,有效率迭90%.结论:自制中药粉剂可显著改善乳腺增生症状,且服用方便,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9.
乳腺康治疗乳腺增生病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康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腺康治疗组90例,三苯氧胺对照组66例,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近,但乳腺康治疗组在治愈率及肿块消散方面明显成于三苯氧胺对照组,且复发率低、无副作用。结论:乳腺康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压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逍遥丸或小金丸;治疗组采用王不留行子贴压膻中、气穴、期门及乳根穴,同时口服逍遥丸或小金丸。2组均经期停止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贴压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HDBA)是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性疾病,患病初期表现为乳房胀痛、触痛,经期后症状消失或缓解,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持续性疼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现象,并向腋窝、上肢、肩部和背部放射.中青年女性是HDBA多发群体,发生率在70%以上,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单纯西医治疗HDBA效果欠佳,无特效治疗方案,中医药临床诊疗HDBA由来已久,综合诊疗效果满意、安全性高.对常见中医药内治、外治HDBA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治疗的体会。方法:分析19例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对17例患者实行改良根治手术,其中5例患者实行肿瘤下方胸肌部分剔除手术,1例患者实行全乳腺切除术,1例实行了区段切除保乳手术。手术后有16例患者化疗、内分泌治疗及中医治疗,对这些患者随访,改良根治手术加中西医联合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复发率、生存率明显优于其他患者。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是理想的手术,手术后中西医联合治疗,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13.
宋艳 《中医临床研究》2014,(17):112-113
目的:观察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MS)乳房胀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PMS乳房胀痛患者,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即应用布洛芬、氟西汀及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31例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治疗第1、第2、第3个月经周期,VAS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第3个月经周期临床疗效上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更可以减轻疼痛,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86~2006年收治的2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4.0%,5年生存率46.7%,Ⅳ期2例均在1年内死亡,接受标准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为44.4%和50.0%.结论: 男性乳腺癌预后较差,其治疗方式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治疗产后乳汁不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乳汁不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按摩法治疗,治疗组给予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5.67%优于对照组的16.67%,总有效100.00%优于对照组的80.00%。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相同。结论:按摩配合放血拔火罐疗法可明显改善产后乳汁不行相关症状,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实验组采取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恢复操对患肢进行锻炼,对照组对患肢进行单纯的功能恢复操锻炼,在术后1个月进行疗效评定,比较2组患肢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用艾灸治疗配合乳腺功能恢复操,治疗和预防患肢水肿疗效确定,在术后1个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艾灸治疗结合乳腺功能操治疗和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肢水肿疗效肯定,可以预防和减少患肢水肿的发生,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对乳腺癌患者三苯氧胺(TAM)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TAM,每次10 m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同时配合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浓煎300 mL,日1剂,早、晚各服1次。对照组:TAM,每次10 m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治疗2月后评价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库坡曼(kuppermann)症状积分、药物不良反应等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kuppermann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临床缓解率(显效+有效)达90.63%;对照组积分较前无改善。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TAM配合丹栀逍遥散合二至丸加减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潮热汗出、失眠、疲乏及情绪异常等内分泌治疗后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四子散外敷配合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四子散外敷联合物理治疗)36例和对照组(单纯物理治疗)40例,测量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肢臂围及患肢疼痛程度,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2组疼痛缓解有效率对比无差异,但疼痛缓解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四子散外敷联合物理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随机表法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抬高患肢、肢体锻炼、向心性按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中药治疗15天。结果治疗后患者主观症状比较,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上臂周径患侧一健侧差值比较,上肢淋巴水肿在治疗后均有消退,治疗组消退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阴、解毒开郁法方药治疗能缩短水肿消退时间,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