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病例1 刘某男性 63岁病案号 533845 患糖尿病10a,双眼视物不清1a,当地医院用药物控制糖尿病,眼病未治。1991年12月27日来院就诊。视力右0.2、左0.05,眼压双3.9 kPa。诊断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双眼虹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期。给予蝮蛇抗栓酶0.5U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脉点滴5d;肠溶阿斯匹林40 mg,1次/d。配合口服中药补阳还伍汤加减。1周后,视力右0.2(小孔0.2~( 1))、左0.07,继服中药。1992年3月20日复查,双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视力右0.2(小孔0.3)、左0.1。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9岁,双眼突然视物不清、眼球痛,视力进行性下降10天。曾在外院诊断为视神经炎,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青霉素800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静点3天,视力仍进行性下降,于2005年12月3日转我眼科。当时矫正视力右眼0.12,左眼0.15,追问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20天前出现过头痛、恶心未呕吐,10天前双眼突然视物不清伴眼球痛。  相似文献   

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右眼视物不清伴中央遮挡2周于2014年6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14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物不清、视物时中央遮挡感,未进行任何治疗,此后症状逐渐加重。既往有双眼近视病史6年。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5,-4.75 DS=0.8,左眼0.2,-4.25 DS=1.0。眼压:右眼14 mm Hg,左眼:13 mm Hg。双眼眼前节正  相似文献   

4.
异位睫毛罕见。国外Wigmann和Tavolara各报告一例。国内孙世维报告一例,王国华报告两例。以上报道五例,睫毛均起源于睑板从睑结膜面长出。从上睑皮肤面向外长出者尚未见到报道。我院门诊遇到一例,报道如下: 患儿,男,15岁,学生。主因双眼视远物不清一年而就诊。远视力右眼0.3;左眼0.2。  相似文献   

5.
视神经萎缩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而家族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比较罕见,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我科在门诊工作中,发现一家族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病例,遗传方式与教课书不同,现报告如下: 例1.芮××(先证者),男,18岁,1992年5月28日就诊,双眼视力先后下降一年。一年前左眼视物不清,按球后视神经炎给予血管扩张剂、激素和维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半年后右眼视力明显下降。检查:全身情况正常、眼压正常。视力:右眼0.2,左眼1米指数。色觉检查:辨色力减退。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等大,直径约4mm,对光反射灵敏。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9岁,于2003年1月20日入院.主诉双眼视力逐渐减退5年,视物不清1年。既住史:4岁时发现内斜视,行内斜视矫正术。术后验光配镜右眼 4.0DS,左眼 4.5DS。查体:右眼视力0.1(矫正),左眼视力0.06(矫正).双眼近视力均为Jr7不见。右眼眼压7.9mmHg.左眼眼压8.0mmHg.双眼前节均未见异常,散瞳间接眼底镜见双玻璃体浑浊,双视乳  相似文献   

7.
高仑 《中国医学创新》2007,4(6X):133-133
Sturge—Weber综合征较为少见,国内报道不多,发病率男女相等,一般无家族遗传倾向。单侧者多见占90%,而双侧者罕见。现将所见一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小学3年级文化。因右眼视物不见17年,左眼视物不清、虹视3个月就诊。自幼双眼视力不好,无癫痫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8.
1病例报告患者,男,29岁,双眼突然视物不清、眼球痛,视力进行性下降10天。曾在外院诊断为视神经炎,给予0.9%生理盐水250ml、青霉素800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静点3天,视力仍进行性下降,于2005年12月3日转我眼科。当时矫正视力右眼0.12,左眼0.15,追问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  相似文献   

9.
氮氧化合物中毒引起的球后视神经炎,查阅国内外手边资料,尚未见记载。本文报告一例男性患者,21岁,因工作不幸中毒昏倒,经抢救复苏,第4天发现双眼视物不清,第7天双球后剧痛,第10天视力急剧下降,仅有光感。经内科各项治疗,视力稍有进步。后请眼科会诊检查:双眼视力均0.1,双视乳头颞侧灰  相似文献   

10.
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性,30岁,主因双眼视物不清1天于1995年10月入院。全身体检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40,左眼44,双眼瞳孔直径约4mm,直、间接对光反射迟钝,余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可见静脉怒张,黄斑区水肿,范围约15PD,隆起2...  相似文献   

11.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57岁,主因:右眼视物不清1年有余,眼胀3月余,于2016年10月31日第一次住院,诊断为:1、双眼开角型青光眼2、双眼白内障。入院后给予局部清洗结膜囊,降眼压,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于2016年11月3日行右眼复合式小梁切除+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术后预防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查体:右眼视力0.2,右眼球结膜轻度充血,切口对合好,无渗漏,缝线无松脱,角膜透明,前房中深,房闪(-),未见出血、渗出、水肿,黄斑区中心凹反光未见,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报告。患者(先证者),男,6岁,汉族。因发现双眼视物不清4年就诊。患儿系第一胎足月顺产,否认外伤及毒物接触史。右眼视力指数/80cm,左眼视力0.1,散瞳后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0.12。双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正常,虹膜纹理清,双眼瞳孔等大等圆、居中,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晶体皮质透明,晶体核呈致密的白色混浊,其直径约4mm。玻璃体透明,双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正> [病例]刘某,男,12岁,学生。因双眼视物不清5年余,于1992年4月30日下午,到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查视力:右眼0.1,左眼0.12。双眼睑正常,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底—25D视清,呈豹纹状眼底,余未见异常。诊断双眼屈光不正,用5%托吡卡胺点眼收瞳检影,双眼各点1滴,每隔5min点1次,共点3次,点药后,即令患儿指压泪囊部。患儿于点药后,15min出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硬化症眼部表现一例报告熊贞燕鲁纯葆殷小龙(第二附属医院小儿眼科南昌330006患者,女性,9岁,因双眼突然视物不清十余天入院。患儿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发麻,走路不稳,十余天后症状自行缓解。突然又出现头痛,双眼胀痛,恶心、呕吐,双眼视力急剧...  相似文献   

15.
<正> 乙胺丁醇是口服的抗结核新药。近几年来,临床应用逐渐广泛,眼部表现中毒的病例随之增多,但本地区未见报道。作者于1987年10月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覃某,男,49岁。因结核性胸膜炎用异烟肼0.3g、利福平0.6g、乙胺丁醇1 g(<25mg/kg/日),每天1次。服药4个月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于1987年9月28日来诊。检查:双眼视力均1.5。未引起重视。至10月6日感双眼视物模糊加重。检查:视力右眼1.2,左眼1.5。按球后视神经炎处理,但病情无明显好转。至10月22日感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指数/1市尺,双眼均不能矫正,视野和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双眼视物不清1 年,头痛3月入院.患者感右眼视物不清,在某医院眼科就诊,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视乳头苍白,双眼CT扫描未见异常,诊断为视神经炎,经治疗,病情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左眼视物不清.  相似文献   

17.
患者杨某,女,23岁,住院号4740。主因双眼视物不清,间断眼痛、头痛,虹视十年余,视力明显下降半年,于1989年6月12日收入院。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 6 8岁女性 ,以“双眼视物不清 ,走路不稳 3d ,视物双影 ,意不清 1d”为主诉入院。既往高压病史 8a,未系统正规治疗。 1991年 ,1996年两次患“脑梗塞”临床治愈。本次急性起病 ,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走路不稳、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略感头痛 ,无恶心呕吐 ,无视物旋转 ,无抽搐及意识障碍 ,在当地医院给予维脑路通、脑活素静点 ,病情进展加重 ,入院前 1d出现视物双影 ,意识不清。查体 :BP2 2 .5 /13kpa。嗜睡状态 ,言语欠清 ,双眼右侧同向偏盲 ,瞳孔不等大。D右 :D左 =4.0 :3.0。右眼对光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67岁,1991年10月17日,下棋时突感右眼视物不清,左侧头沉微痛,继则左眼黑朦感,休息约10h,左眼仍视物不清,来院急诊。BP16/10kPa,P43次/min,视力0.08,os 光感,双眼晶体混浊,左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33岁 ,双眼视力减退 2个月 ,突然视不清 3天。曾在 2个月前口服避孕药复方醋酸甲地孕酮片 ,于第 10天开始视力模糊 ,未引起重视 ,继续服用该药 ,于 2 0 0 1年 4月 2 5日双眼视力突然下降 ,视物不清 ,急来门诊。平素健康 ,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检查 :右眼视力 0 .3,左眼 0 .5 ,双眼底见视网膜静脉充血水肿 ,黄斑区出血水肿。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静脉充盈时间延长 ,轻度荧光素着染。全身检查 :血常规、血沉、头颅CT、X光拍片、脑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诊断 :双眼视网膜病变。给予复方丹参片、维生素B1 等药治疗 ,两眼视力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