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2011年12月‐2015年12月入住该院的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 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经临床检查后,有38例患儿被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其比例为58.46%;有63例患儿心肌酶谱检查结果存在异常,阳性检出率为96.92%,其中,有38例患儿最终被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特异性为60.32%;6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51例患儿检查结果异常,其中38例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有意义,特异性为74.5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合并病毒性心肌炎的几率较高,临床应结合患儿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心肌酶检查结果对患儿实施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状病毒 (RV)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近年来曾有多篇文章报道轮状肠炎可并发心肌损害。为更好的认识轮状病毒肠炎并发心肌损害 ,并及时诊断 ,有效治疗 ,现对我院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1月收治的RV肠炎并发心肌损害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住院经粪便ELISA测RV抗原阳性确诊的RV肠炎患儿 14 5例 ,男 92例 ,女 5 3例 ,平均年龄 13.8个月。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脱水 ,轻度脱水 98例 ,中度 4 3例 ,重度 4例。对中度及中度以上脱水患儿于发病的第三至五天内行心肌酶(LDH、CPK、CK -MB…  相似文献   

3.
赵小红 《甘肃医药》2012,(10):761-762
目的:研究煤矿3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为有效控制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提供资料。方法:收集2009年8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甘肃靖远煤业公司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3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对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及临床特点。结果:共检测标本410例,其中轮状病毒阳性162例,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1月为发病高峰期。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变现为发热、呕吐、蛋花样粪便,易合并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6~24月龄婴幼儿多发。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是甘肃靖远煤矿地区3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母乳喂养的婴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症状较轻、发病率较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会并发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损害、病毒性脑炎等肠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魏成慧  陶红 《重庆医学》2002,31(3):254-255
轮状病毒肠炎 ,是小儿常见疾病 ,至今无肯定特别有效治疗药物 ,我们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得到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们从 1 999年 3月 2 0 0 1年 2月 2 8日 ,选择临床及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幼儿 7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各 38例 ,年龄 6月 2岁。观察组男2 1例 ,女 1 7例 ,61 2月 2 3例 ,大于 1 2个月 1 5例。对照组男 2 4例 ,女 1 4例 ;61 2月 2 5例 ,大于 1 2个月 1 3例。两组临床情况见表 1。表 1  两组临床情况比较组 别例数 病情并发症开始治疗病程轻…  相似文献   

5.
肿节风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采用肿节风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肠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标准根据1992年4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病毒性肠炎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选择条件为2个月~3岁,病程在5天内。本组病毒性肠炎54例,随机  相似文献   

6.
腹泻病是儿科的常见病 ,婴幼儿尤其如此 ,本文将我院儿科自 2 0 0 1年 11月 1日至 2 0 0 1年 12月 16日住院的病毒性肠炎患儿 ,加用V佳林治疗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儿 2 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2例 ,发病年龄自 5月~ 19月 (~ 6月 1例 ,  相似文献   

7.
腹泻病是发展国家儿童多发病 ,是造成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以病毒引起的肠道内感染在秋冬季发病率极高 ,其中轮状病毒 ( Rotavirus)是主要病原。目前临床无特效治疗 [1 ]。我院于 1996年9月至 1999年 12月期间采用潘生丁口服治疗病毒性肠炎 5 5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 对 象 所选 10 5例患者 ,其中男 5 0例 ,女 5 5例 ,年龄 6月至 2岁。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 5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30例 ;对照组 5 0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2 5例。两组患儿入院时症状体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具有可比性。2 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肠炎并心肌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开宇  谢晓丽  袁岚 《四川医学》2003,24(5):508-509
轮状病毒肠炎常于秋冬季在 2岁以下的儿童中流行 ,常见呕吐、腹泻、上感三联征 ,并形成病毒血症 ,造成心肌损害 ,引起临床严重的并发症 ,近年相关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观察了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2月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 10 8例患儿 ,对其心肌损害的情况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2月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的住院患儿中 ,把临床有原发病不能解释的非特异症状 (如面色差、神痿、心音低钝、静息状态下心动过速等 )的 10 8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诊断标准 :①按 1998年 5月北京全国腹泻病防治研讨会制定…  相似文献   

9.
我院儿科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共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 2 4 3例 ,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n =12 3) ,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辅用叶酸联合山莨菪碱 ;对照组 (n =12 0 ) ,给予传统治疗方法。经临床观察 ,观察组有效率 (97.2 % )明显高于对照组(86 .2 % ) (P <0 .0 1)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4 3例住院患儿 ,病程在 3日以内 ,腹泻次数超过 6次 /天 ,大便呈稀水蛋花样 ,无粘液及脓血 ,粪便细菌培养阴性 ,粪轮状病毒检测阳性 ,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之诊断 ,患儿分成 2组 ,临床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资料对比组别…  相似文献   

10.
何玉洁 《中原医刊》2003,30(16):42-42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节婴幼儿常见病 ,多年来无特效治疗方法 ,以往常规予以液体疗法 ,效果较差。为寻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更好的药物 ,我们用α 2b干扰素、克毒清注射液分别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取得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三组病例共 12 4例 ,其中Ⅰ组 46例 ,Ⅱ组36例 ,Ⅲ组 42例 ,均为 1999年 2 0 0 2年 12月住院的腹泻患儿 ,年龄 3月 3岁 ,男 6 8例 ,女 5 6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订的诊断标准[1] 。大便次数 416次 /日 ,其性质为水样或蛋花样 ,无脓血。全部病例均伴有不…  相似文献   

11.
严昌粟 《重庆医学》2002,31(4):351-352
婴幼儿腹泻 80 %由病毒感染引起 ,现已证明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我院从 1995年 10月~ 1999年 1月联用思密达、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31例获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31例为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年龄为 4个月~ 3岁 ,均有腹泻 ,主要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粪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随机分组 31例 ,男 18例 ,女 13例。对照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两组患者均未接受过其它疗法 ,于病程 3d之内开始治疗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情况 (见表 1)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 >0…  相似文献   

12.
卞百年 《基层医学论坛》2005,9(12):1081-1081
1临床资料 2004年10月~2005年6月我科收治肺炎患儿460例,其中医院感染轮状病毒肠炎40例,均按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大便检出轮状病毒抗原物质。本组均为婴幼儿,年龄在30天至12个月37例,15个月至2岁半3例;住院10天以上10例,6-9天30例。  相似文献   

13.
王欣 《四川医学》2002,23(10):1070-1070
病毒性肠炎尤其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我们用西咪替丁治疗该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 95例 ,均符合 1992年全国腹泻病诊断标准 ,年龄均 <2岁 ,发病在秋冬季节 ,急性发病 ,病程 <96 h,腹泻次数 >5次/ d,有轻、中度脱水 ,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 ,无脓血。大便镜检无异常或仅有脂肪球 ,培养无细菌生长 (无条件作病毒病原学检测 )。临床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5例 ,对照组 4 0例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相似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两组病人均常…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应用病毒唑治疗急性病毒性肠炎30例,疗效显著,特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本院儿科诊断为婴幼儿急性病毒性肠炎的住院患儿,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  相似文献   

15.
对轮状病毒肠炎 ,目前国内外除静脉补充液体、电解质及对症治疗外 ,尚无有效药物。临床证实 ,源首胶囊具有促使HRV- RNA阳性转阴、缩短腹泻病程的作用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系轮状病毒肠炎流行期间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 ,病程 5 d以内 ,年龄 2岁以下 ,粪便呈水样便或稀便(粘液或脓血便除外 ) ,符合病毒性腹泻者。男 2 3例 ,女 7例。年龄分布 :6个月 10例 ,~ 1岁 12例 ,~ 2岁 8例。1.2 临床症状  30例腹泻患儿中 ,发热 2 4例 ,占 80 % ;上感症状 11例 ,占 36 .6 0 % ;呕吐 2 0例 ,占 6 6 .6 7% ;脱水 18例 ,占 6 0…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 (RV)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 ,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部分患儿病程迁延 ,易并发脱水 ,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重症患儿还可并发肝、肾功能障碍及发生高血糖症 ,现将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 38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1] ,其中男 2 8例 ,女 10例 ,年龄 8个月~ 2岁。病程 2~5d。临床表现 :均腹泻稀水样或蛋花样便 ,无脓血。发热 32例 (84 .2 % ) ,呕吐 2 8例 (73.7% )。中度脱水 30例 (78.9% ) ,重度脱水 8例 (2 1.1% )。低钙惊厥 10例 (2 6 .3%…  相似文献   

17.
口服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毒性肠炎为2岁以下小儿腹泻病的常见病因,其中轮状病毒为最主要的病原体.目前仍缺乏特效的抗轮状病毒药物,临床上多采用饮食疗法和体液疗法,但效果欠佳.我们于2003年10月上旬至2004年1月下旬病毒性肠炎高峰期采用猪免疫球蛋白口服液治疗60例病毒性肠炎患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去乳糖奶粉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影响的报道较少,现将我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 0 0 1年3月至2 0 0 3年3月在我院儿内科住院的患儿79例,均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1] 。所有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试剂盒购于上海贝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年龄6~2 7个月。大便次数4~12次/天,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发热31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以牛奶或奶粉喂养为主。所有患儿住院前没有长期腹泻史及营养不良。将人工喂养儿按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17例,女17例) ,去乳糖奶粉喂养(雅培…  相似文献   

19.
张海霞 《吉林医学》2014,(8):1708-1709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7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98例患儿年龄6个月~1岁,62例患儿年龄1~2岁,7例患儿年龄2~3岁;167例患儿中,有98例患儿心肌酶升高,占58.7%,105例患儿有水电解质紊乱,占62.9%。所有患儿平均住院5~8 d,均治愈出院。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严重者常有水电解质紊乱并心肌酶升高,应给予及时综合治疗,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我国婴幼儿秋冬季节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腹泻病。近年来,轮状病毒性肠炎并发多脏器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本文对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0例经病原学检查证实为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患儿并发多脏器受损的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