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七氟烷全凭吸入和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在新生儿Ⅲ度唇裂修补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方法 择期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全凭吸入组(Q组)30例和七氟烷加氯胺酮全身麻醉组(L组)30例.Q组全程吸入七氟烷,根据BIS监测值及心率血压的变化调整其吸入浓度.L组采用氯胺酮琥珀胆碱快诱导气管插管,术中追加氯胺酮及调整七氟烷吸入浓度调整麻醉深度.记录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术中10 min(T3)及拔管后3 min(T4)、拔管后5 min(T5)的HR、MAP、RR、SpO2以及诱导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疼痛刺激开始哭闹时间.结果 两组在T1、T2、T4时刻HR、MAP、RR以及诱导时间,拔管时间、疼痛刺激开始哭闹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组在T1呼吸抑制要明显大于L组,且SpO2下降程度亦剧烈于L组(P<0.01).两组患儿在T3、T5时刻各指标以及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全凭吸入较七氟烷复合氯胺酮全身麻醉诱导时间短,插管及拔管期HR、MAP、RR较Q组麻醉平稳,能有效地抑制咽喉反射,呛咳屏气等不良反应.而在拔管时间、清醒哭闹时间较长,有再嗜睡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比较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经喉罩纤维支气管镜(FOB)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拟行FOB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组)。S组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的静吸复合麻醉方式,P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方式。两组均置入喉罩并保留自主呼吸,经喉罩行FOB检查。记录入室后安静时(T0:基础值)、镜检前(T1)、镜检进行2 min(T2)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评估麻醉效果,并记录镜检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P组T1时HR、MAP和Sp O2明显低于S组、PETCO2明显高于S组;T2时MAP、HR和PETCO2明显高于S组、Sp O2明显低于S组(P0.05)。S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P组(P0.05)。S组短暂呼吸抑制、检查中断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经喉罩吸入七氟醚复合静脉瑞芬太尼用于小儿FOB检查,较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全凭静脉麻醉方式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恒速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气管插管中的效果.方法 对估计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全麻怠者40例,咪达唑仑以0.05 mg/kg静脉注射,瑞芬太尼以0.2μg/(kg·min)泵注,同时用1%丁卡因5 mL和2%利多卡因10 mL作鼻腔至气管的表面麻醉,瑞芬太尼总量至1μg/kg后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插FOB前(T1)、FOB进入声门即刻(T2)、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术后随访插管过程中病人的知晓情况.结果 与T0比较,T1时的HK、MAP降低,T2、T3时HIL、MAP差异无显著性;T1、T2、T3时BIS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表面麻醉基础上,以0.2μg/(kg·min)恒速输注瑞芬太尼至1μg/kg复合咪达唑仑0.05 mg/kg可为病人FOB清醒插管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七氟醚吸入诱导复合小剂量乙酰胆碱气管插管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麻诱导后及气管插管前后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ASAI-II级非困难气道、择期手术病人30例,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诱导后患者入睡时(T2)及气管插管前(T3)、插管后1min(T4)、插管后3min(T5)时,监测BIS、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结果BIS在T1~T5时分别为:96.8±1.7、70.4±8.8、39.2±8.4、43.6±12.9、41.6±9.3,诱导后各时点BIS值均低于诱导前(P<0.05)。T3~T5时的HR均较诱导前升高(P<0.05)。MAP在T2和T3时与T1比降低,T4时比T1升高(P<0.05);但在T5时回到诱导前水平(P>0.05)。T4时的BIS值、MAP和HR值均显著高于T3时(P<0.05)。术后随访无1例病人对诱导插管过程有记忆。结论七氟醚复合小剂量乙酰胆碱诱导插管,可提供较好的镇静和(或)麻醉深度,但尚不能很好地消除气管插管引起的不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行扁桃体切除的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插管,对照组采用罗库溴铵复合瑞芬太尼诱导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以及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T1、T2和T3时与T0相比HR和MAP均明显下降(P0.05),T4时与T0相比,HR和MAP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麻醉诱导平稳,效果较好,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6.
夏萍萍  梁思  叶治  钟涛  郭曲练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42-2245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复合芬太尼是否能抑制七氟醚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反应,保持满意的麻醉深度以及艾司洛尔是否能减少芬太尼的用量。【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75例,随机均分为五组。Ⅰ组:生理盐水对照组;Ⅱ组:艾司洛尔组;Ⅲ组:艾司洛尔+芬太尼3gg/kg组;Ⅳ组:芬太尼6beg/kg组;Ⅴ组:芬太尼3μg/kg组。全部采取七氟醚面罩吸入12min复合罗库溴铵1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行经口明视气管插管。监测并记录诱导开始时(T1)、插管前(T2)、插管后1、2、3、5、8min(T3、T4、T5、T6、T7)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Narcotrend指数(NI)、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并观察插管前与插管后各时点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与基础值(T1)相比,五组病人诱导后HR、MAP、BIS、NI均下降(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而Ⅰ组在插管后1、2、3、5min(T3、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Ⅱ组(P〈0.05)。Ⅲ组与其它4组相比,插管前HR、MAP、BIS、NI无明显差异(P〉0.05)。除Ⅳ组外,其余各组在插管后1、2、3、5min(T2、T4、T5、T6)各时点的HR、MAP、BIS、NI均高于Ⅲ组(P〈0.05)。Ⅳ组与Ⅲ组插管前后HR、MAP、BIS、NI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AAI)和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在急腹症全麻诱导期间的变化 ,评价其临床监测麻醉深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急腹症手术且听力正常的病人 4 0例 (ASAⅠ~Ⅱ ) ,分别采用Mid -Fen -Ro(Ⅰ组 )和Mid -Fen-Pro -Ro(Ⅱ组 )顺序诱导。监测记录诱导前两组的基础值 (T0 )、静注Mid后 1min(T1)、静注Fen后 1min(T2 ) ,Ⅱ组静注Pro后1min(T3 )、静注Ro后 1minⅠ组 (T3 )和Ⅱ组 (T4) ,插管后 1minⅠ组 (T4)和Ⅱ组 (T5) ;上述各点的AAI、BIS、MAP和HR。结果 两组病人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前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深度 ,但Ⅰ组气管插管后 (T4)MAP和HR均较T0 和插管前 (T3 )明显升高(P <0 0 0 1) ,插管前后比较AAI和BIS亦升高 ,以AAI变化尤为明显 ,较T3 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病人处于有意识状态。Ⅱ组气管插管后 (T5)MAP和HR与T0 比较无差异 ,较插管前 (T4)升高 ,但不如Ⅰ组明显 ;AAI和BIS较T4升高 ,以AAI升高明显 ,但仍处于临床麻醉状态。结论 麻醉诱导期间AAI和BIS均能准确地反映临床麻醉镇静深度 ;咪唑安定和异丙酚联合使用能平稳地诱导麻醉且用药量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喉上神经阻滞复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醒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 45例择期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的患者,在咽喉表面麻醉及静注咪达唑仑60μg/kg和芬太尼0.2μg/kg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Ⅰ组,未加其他处理(n=15);Ⅱ组,加环甲膜穿刺(h=15);Ⅲ组,加喉上神经阻滞(n=15).3组患者FOB插管操作前均先静脉缓慢注射味达唑仑60μg/kg,5 min后静脉缓慢滴注枸橼酸芬太尼0.2μg/kg,1、2 min后再进行FOB操作.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T0)、FOB进入咽喉即刻(T1)、FOB进入声门即刻(T2)、插入气管导管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整个气管插管过程中恶心、呛咳和躁动情况.结果 在Ⅰ组,T1、T2、T3时点MAP和HR均较T0增高和加快(P<0.05).在T1、T2时点,Ⅰ组MAP增高和HR加快比Ⅱ组和Ⅲ组明显(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和Ⅲ组呛咳、恶心、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恶心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与其他方法比较,喉上神经阻滞复合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插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时罗库溴铵与七氟烷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耳部手术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烷组和罗库溴铵组各32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和罗库溴铵,然后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气管拔管时的BI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Mallampati气道分级、Cormack分级、BURP手法(backward、upward、right pressure)、插管时间、拔管条件、四肢活动状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七氟烷组麻醉时间明显短于罗库溴铵组(P=0.032),诱导后和插管后两组患者的HR、MAP均明显低于诱导前(P<0.05)。七氟烷组除声带红肿发生例数高于罗库溴铵组外,其他不良反应如水肿、肉芽肿、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血氧饱和度<90%和寒战与罗库溴铵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库溴铵总体插管条件优于七氟烷,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七氟烷组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的8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各42例。七氟烷组给予瑞芬太尼和七氟烷麻醉,丙泊酚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T1)、手术刺激最强时(T2)、拔管时(T3)、出手术室时(T4)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情况;两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及患者拔管15 min后的VAS评分。结果 :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患者T1、T2、T3和T4不同时间点的HR和MAP无显著性差异(P>0.05);七氟烷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及拔管时间、VAS评分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全身麻醉维持效果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