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陈健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4):181-185
甲状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其中绝大多数为滤泡细胞来源,以分化型甲状腺癌为主,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和滤泡癌(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FTC)。为实现甲状腺癌的精准预防、诊断和治疗,需要以精确病理诊断作为基础。本文分别从评估并降低甲状腺癌发生风险、术前精确诊断、预后和复发风险分层,以及指导晚期患者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来阐述精确病理诊断在甲状腺癌精准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甲状腺乳头癌和滤泡癌,其中甲状腺滤泡癌生长缓慢,其发病率远低于甲状腺乳头癌,而且体积小、生长缓慢,常无明显的局部恶性表现。然而Do等[1]研究发现甲状腺滤泡癌的骨转移发生率(6. 8%)明显高于甲状腺乳头癌的骨转移发生率(0. 4%)。临床上甲状腺滤泡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以肋骨、髂骨和胸骨多见,以溶骨性病变为主。骨转移会引发骨痛、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的影响[2]。同时,甲状腺滤泡癌骨转移患者的10年生存率为13%~21%[3]。因此,对甲状腺滤泡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2013年12月9日,我科收治1例甲状腺滤泡癌多发胸椎转移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甲状腺癌是头颈外科及内分泌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012年,甲状腺癌发病率为6.56/10万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组织类型,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90%以上,其又分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滤泡状癌(follic  相似文献   

4.
陈佳瑞  王家东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2):2449-2451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又称桥本氏病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多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局部肿块或结节,且临床表现多样化。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以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最为常见。HT可合并甲状腺癌,其中主要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极少数为滤泡癌、髓样癌等。近年来HT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以HT合并PTC发病率增长明显,现已逐渐受到病理科和外科医师的关注,二者的关系也已成为研究热点。现就其流行病学、病理学特点以及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的恶性肿瘤,排女性第七位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男性占0.5%,女性占1.5%,近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加拿大、美国、欧洲、中国和韩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属分化型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美国报道新发33500例,死亡1500例,而同一期其他内分泌恶性肿瘤仅为2000例,死亡800例。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为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大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0%-90%。其中PTC占绝大多数,但死亡患者中却有40%是Frc。  相似文献   

7.
信息动态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1].甲状腺癌有4种类型,即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2].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又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目前131I治疗是DTC术后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131I治疗后动态观察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的变化可预测肿瘤的转移与复发.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8年公布的甲状腺肿瘤的分类[1],可将甲状腺上皮性恶性肿瘤分为:乳头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和其他癌等五类。其中滤泡状癌长期以来一直被与乳头状癌并称为分化性甲状腺癌来研究。而就近年来大量关于单纯的滤泡状癌的研究分析来看,滤泡状癌其实是一种少见的甲状腺癌,其在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分析上都与乳头状癌存在明显差异。我们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关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一些文献报道,着重在诊断、治疗和预后因素方面作了一些总结,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一 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诊断甲状…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癌是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生率约1%(女性0、65%,男性0.25%),女性为男性的2~3倍,但男性预后较差。甲状腺癌以分化良好的类型占多数,约80%,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乳头、滤泡状混合癌等。分化型甲状腺癌可经直接侵犯、血管侵犯或血行等方式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10.
Pax8-PPARγ1与甲状腺滤泡状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其中滤泡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10%~30%。在相当一部分甲状腺滤泡状癌中存在染色体t(2;3)(q13;p25)易位,形成融合基因Pax8-PPARγ1。文章综述该融合基因在致癌机制、与甲状腺肿瘤的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和基因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老年人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01年至2015年间的58例老年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75.9%(44/58)、滤泡性腺癌5.2%(3/58)、髓样癌15.5%(9/58)、未分化癌3.4%(2/58)。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复发率51.4%(18/35),甲状腺全切术+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复发率23.8%(5/21)。两组手术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67.2%(39/58)。结论:老年甲状腺癌病人预后不良,年龄越大甲状腺癌恶性度越高,甲状腺癌全切术+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优于甲状腺癌扩大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李晓玲  黄仲  黄健萍 《实用癌症杂志》2011,26(4):360-361,36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5例甲状腺滤泡癌中COX-2的表达。结果 COX-2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其阳性表达率乳头状癌组(72.22%)高于滤泡癌组(40.00%),有淋巴结转移组(78.5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2表达还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COX-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起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存活素和CD44V6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因子存活素(survivin)和黏附分子CD44V6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00例甲状腺癌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Survivin、CD44V6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无表达,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及30例甲状腺滤泡癌(FTC)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32/70)、53.3%(16/30);CD44V6在7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30例甲状腺滤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35/70)、66.7%(20/30),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在甲状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CD44V6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7=0.386,P〈0.05),且两者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Survivin和CD44V6表达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且呈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刘超 《抗癌之窗》2012,(3):55-55
甲状腺癌大约占所有癌症的1%,但据国际癌症学会资料统计,各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甲状腺癌按照病理类型一般分为四种: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也没有特别的致癌因素。一些流传在民间的说法,如食用碘、刺激性食物等会诱发甲状腺癌,但在医学上尚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从流行趋势来看,女性尤其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囊肿、滤泡性腺瘤、大嗜酸性细胞腺瘤等.但是,约5%~15%的甲状腺结节是肿瘤,病理分型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从2000年开始突然飙升,甲状腺癌发病率的升高与检出率升高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都会做甲状腺超声检查,导致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结节被发现.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降低甲状腺癌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本地区3年来1318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本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及分布特征,为预防和减少本地区甲状腺癌的发病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318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沧州地区各县市近3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本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最小3个月,最大92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1∶2.4。甲状腺癌病理类型依次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结论:本地区甲状腺癌呈逐年上升趋势,东部环渤海县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西部县市,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中乳头状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甲状腺癌,高达87%,发病年龄集中在36~60岁,碘过量可能为甲状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目前已经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外周血Tg mRNA的检测及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检测外周血中甲状腺球蛋白mRNA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55例患者(39例甲状腺癌,7例甲状腺良性肿瘤,9例非甲状腺肿瘤)进行循环血中甲状腺球蛋白mRNA检测,39例甲状腺癌中34例乳头状癌,2例滤泡癌,3例髓样癌。结果:39例中12例发现Tg mRNA(31%),其中11例为乳头状癌,1例滤泡癌,7例甲状良性肿瘤和9例非甲状腺肿瘤未发现Tg mRNA 。40%颈淋巴结转移和100%远处转移的病例Tg mRNA阳性,而无转移的病例无论原发肿瘤切除与否Tg mRNA均阴性。结论:外周血中Tg mRNA可作为甲状腺癌的肿瘤标志物,特别对颈部或远处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筛选法对甲状腺癌作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搜集1985年~1997年本院收治的150例甲状腺癌患者,采用Long-rank时序检验、X2检验、COX模型分别分析单因素、多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从12个因素中筛选6个因素,含年龄、浸润程度、滤泡状癌、其他类型癌(髓样癌、未分化癌)、纵隔及器官转移、UICC分期等对预后都有影响(P<0.05)。结论;年龄>40岁,浸润程度加深,病理为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颈外转移及UICC分期对甲状腺癌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癌VEGF和PCNA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VEGF(vascular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与PCNA(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7例甲状腺滤泡状癌和19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VEG、PCNA表达。结果:VEGF与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VEGF与PCNA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生物学行为的两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90例甲状腺癌的病理材料。结果:男:女为1:4.3,高发年龄为30岁-49岁,乳头状癌73例(81.1%),居首位,其中乳头状微小癌9例,其次为滤泡癌10例(11.1%),髓样癌2例,未分化癌4例,鳞癌1例。结论:病理诊断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