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规范预防接种 提高接种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规范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健全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加强防范接种副反应,确保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的安全接种.是提高计划免疫接种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安全注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利用人工制各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经接种机体。使机体产生对针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防治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我国已制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及“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按照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的规定和疾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免疫接种制剂多达数十种。除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口服接种外。其余均需经注射途经进行接种.不安全注射会造成医源性感染而危及人体健康。阻碍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因此,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本院近二年来儿童保健科门诊接种疫苗的儿童22956例进行统计,分析影响预防接种的相关不安全因素,为探讨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从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开展的儿童保健预防接种门诊随机性抽取种20种疫苗,接种人数22956人次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情况调查和相关比较性分析,结合以上统计结果,在本院内根据实际情况对门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人员、家长及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座谈、调查和相关理论讨论、对策分析研究。结果实施有效的干预之后,医院门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 (1)严格把控进院关。本院领导和药械部门严格把控各种计划免疫疫苗入院关,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出了问题进行责任追踪和倒查;(2)加强操作人员素质培训和提升。对所有操作人员在操作前要进行一次技术培训,了解掌握相关疫苗的毒付作用及不良反应。在计划免疫规划中正确规范地使用国家有正式批准文号疫苗公司的疫苗,才是最安全的、最放心的;(3)做好预防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宣传工作。我们把疫苗不良反应通常分为三种情况,轻反应、中反应、重反应。只有后二种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处理,前者多为自行处理或者电话咨询处理。  相似文献   

4.
减少预防接种后副反应和预防接种事故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清 《疾病监测》2005,20(5):273-275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控制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没有任何一种疫苗是完全安全的,预防接种后有可能发生副反应。目前,对预防接种后副反应(以下简称副反应)管理不够规范,如果不能对副反应做出快速、有效的应答,将有损公众对计划免疫的信心,最终导致疫苗接种率的降低和发病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5.
儿童一出生,就要接种各种疫苗以预防疾病。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工作目标、免疫程序,对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儿童计划免疫是指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的接种和推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笔者从事了多年预防工作,现就自己的工作经验谈点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夏娥 《当代护士》2007,(1):109-110
分析了预防接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范对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接种门诊设施配备、从业人员素质、接种操作技术、疫苗管理等方面.认为严格执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加强接种人员培训、依法规范预防接种操作规程、履行告知义务是防范接种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的有效对策,也是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疫苗接种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某些疫苗实行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对象为适龄婴儿和儿童,身体条件允许的适龄者皆应接受接种,如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口服疫苗、IPV-灭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其他疫苗为自愿免疫。只有严格按照免疫接种程序进行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才能有效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流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疫苗接种中的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的接种以及接种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进行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8.
<正>计划免疫是儿童免疫的主要途径,是我国法律赋予每位儿童的基本权利。计划免疫的顺利实施,是对每位儿童健康的有力保障[1]。为了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减少儿童疼痛,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达标率,我院2010年7月—2012年10月采用系统护理模式对儿童预防接种进行干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收集2010年7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180例,其中男103例,女77例;年龄1个月至2岁。接种疫苗为按照我省计划免疫接种的一类疫苗和二类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免疫规划范围的扩大,疫苗种类的增多,相应的可预防性传染病不断减少。但随着疫苗的接种人数、针次不断增加,预防接种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应对措施的落实。确保儿童的接种安全,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10.
预防接种是保证儿童免受传染病侵袭的重要措施,也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简单、有效的手段[1].孕妇是普及免疫接种知识的重要人群,通过对该人群开展多层次的预防接种之健康教育,让孕妇能够掌握预防接种知识,自觉配合做好出生后婴幼儿的计划免疫工作,避免新生儿出现漏种、迟种、复种等不按免疫程序接种的现象,确保国家儿童免疫规划的可持续发展.为此,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孕妇特别是产前检查的孕妇开展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