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哮喘是慢性剥脱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可以说,对哮喘的认识已由过去的功能性疾病转变为器质性疾病。作为以前特应性疾病的代表,哮喘的发病机制可用“变应原-IgE-肥大细胞-炎性介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这一简图来表示。此外,通过流行病学、基础免疫学、炎症学...  相似文献   

2.
抗IgE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Ⅰ型变态反应是由于附着于肥大细胞的细胞膜上的IgE抗体与变应原反应 ,引起肥大细胞释放化学介质而产生的生物反应。这种类型的变态反应从接触变应原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短 ,以分钟为时间单位 ,因此也称之为速发型变态反应。此外 ,狭义的变态反应指的亦是Ⅰ型变态反应。Ⅰ型变态反应中 ,可产生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IgE抗体 ,并与肥大细胞上的高亲和性IgE受体 (FcεRI)结合 ;变应原与细胞膜上的IgE抗体反应而激活肥大细胞 ,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 (LT)C4 、前列腺素 (PG)D2等多种化学介质 ,这些化学介质具有多种生…  相似文献   

3.
本专辑接续上期继续刊登 1 999年一年中的内科学进展文献 ,专辑选译自 1 999年第 84卷第 6期特集《内科—この 1年の进步》,载文 3篇 (续完 ) ,包括内科学中变态反应、肌肉疾病、神经疾病方面的进展 ,内容反映医学科学进入 2 1世纪前夕 ,在这些领域的进展。速发型变应性疾病有以下特征 :即容易对环境变应原产生 Ig E抗体、脏器过敏性、发病脏器存在变应性炎症。特应性的发病必须具备上述所有特征 ,而非特应性也必具备后两特征。最近 ,病理生理分析的结果指出 ,肥大细胞、(Th2 )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细胞 ,以及从这些细…  相似文献   

4.
临床用免疫学关键词10014、Ⅰ型变态反应IgE牢固地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特异地同进入体内的抗原结合,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支气管哮喘等一系列反应,即所谓的Ⅰ型超敏反应。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存在高亲和性的Fcε受体-Ⅰ。而IgG的Fc...  相似文献   

5.
变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态反应林田宽所谓变态反应,广义的是指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全身或局部的损害,狭义的则是IgE抗体参与的Ⅰ型变态反应。迄今一直认为Ⅰ型变态反应是以IgE和肥大细胞为中心的病理生理变化,最近的观点,则认为炎症参与这一过程;这种变态反应炎症由肥大细胞、淋巴细...  相似文献   

6.
变态反应     
1995年一年内科学的进展专辑──变态反应足立满等支气管哮喘是内科领域里具代表性的变态反应疾病。近年来已明确支气管哮喘是气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肥大细胞,还有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起重要作用。而且嗜硷粒细胞:气管上皮、巨噬细胞等的参与也不容忽视。另外,支...  相似文献   

7.
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最新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入鼻粘膜的抗原 ,可与鼻粘膜表层肥大细胞上的特异型IgE抗体发生Ⅰ型抗原抗体反应 ,由于游离化学递质的作用 ,诱导了发生变态反应性鼻炎速发反应发生。用组胺刺激鼻的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的受体 ,刺激传递到中枢能引起打喷嚏。同时远心性反射通路以副交感神经为中心分布于鼻腺体引起鼻液的分泌。另外 ,化学递质 ,特别是白三烯 (leukotriene)能够直接作用于鼻粘膜血管而诱发鼻塞。另方面 ,一系列反应结果所产生和括游离的包括细胞因子在内的各种炎症递质对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的浸润 ,活性化具有作用。其中 ,特别是嗜酸…  相似文献   

8.
哮喘发作时应用激素吸入治疗的指标1.激素吸入的必要性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定义为与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多数细胞相关的气道慢性炎症性损害。它以慢性炎症为基础,伴发哮喘、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哮喘症状,同时出现气道过敏性症状。因而,须以改善气道炎症作为...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勤 《日本医学介绍》1997,18(5):233-236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多以特应型、感染型、混合型分类,变态反应及细菌感染是其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应型以青年患者为多,以前认为支气管哮喘的实质是Ⅰ型变态反应所致的气道高反应性,但现在则重视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所致的呼吸道炎症反应,并...  相似文献   

10.
以咳嗽为主诉的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 ,以慢性咳嗽为唯一症状的疾病有很多 ,但其中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疾病的重要性最引人注目。既往没有哮喘和呼吸困难发作 ,亦无气道可逆性和气道高反应等提示哮喘的征象 ,因此在不能诊断为哮喘的咳嗽患者中 ,诱发咯痰的痰液中出现嗜酸粒细胞增加的非哮喘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eosinophilicbron chitiswithoutasthma,EB)的比例欧美诸国为10 % 2 0 % (表 1) ;在日本 ,特应性咳嗽 (atopiccough ,AC)和咳嗽变异性哮喘 (coughvariantasthma ,CVA)约占慢性咳嗽的…  相似文献   

11.
哮喘的基本病变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随着变态反应研究的深入,发现花生四烯酸部分代谢产物在哮喘基本病变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白三烯硫化肽(s-LT;LTC4、LTD4、LTE4);而后者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48、化学递质  细胞产生化学物质作用于其他细胞,使其产生反应的功能,称为诱导。细胞间与信息传递有关的物质,统称为化学递质,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神经肽以及由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激素和细胞因子仍叫原来的名称,而平时所说的化学递质,通常是指组胺等而言。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Fcε受体上的IgE类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反应,或活化补体的第三成分(C3a、过敏毒素)与C3受体结合,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均能被活化,释放出各种化学递质。在这些物质中有的原先就被保存在细胞质颗粒中,当活化作用发生时,可…  相似文献   

13.
一、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近年来已查明,哮喘是由慢性嗜酸粒细胞性气道炎症所致的一种疾病,气道上有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浸润并被激活,其结果是气道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亢进而出现哮喘症状。本文就气道高反应的发生机制和治疗作一概述。二、导致气道高反应的各...  相似文献   

14.
一、哮喘治疗的基本原则1.认为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嗜酸粒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等哮喘特异性炎症细胞浸润所引起,并伴有气道的损伤。该气道炎症伴有气道过敏性,因各种刺激容易引起气道阻塞。2.哮喘治疗的根本是要明确引起气道炎症的原因,并予以去除和...  相似文献   

15.
异物(不仅限于抗原蛋白质)侵入机体后,在体内形成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如再有一次抗原侵入即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免疫反应,以除去抗原,保护机体。抗原—抗体反应如能损伤机体则称为变态反应。变态反应按Gell Coombs 分类法,可分为Ⅰ型(速发型),Ⅱ型(细胞毒型),Ⅲ型(arthus 型),Ⅳ型(迟发型)四型。变态反应性疾病通常是指外源性抗原引起的疾患,包括过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休克、昆虫咬伤过敏、食物过敏等。此外速发性过敏、药物过敏、过敏性肺炎、支气管肺  相似文献   

16.
栋方充 《日本医学介绍》1998,19(12):530-532
一直以来,哮喘被认为是以变化迅速的气道狭窄和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特征的实质就是以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因此,目前哮喘的定义中包含有三个特征,即慢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道狭窄和非...  相似文献   

17.
药物可以引起变态反应 ,其中药物性休克是这一变态反应的最严重状态。如果将变态反应做一分类的话 ,可分做Ⅰ~Ⅳ个类型 (也有分Ⅴ型者 )。其中Ⅰ型称为速发型 ,还叫IgE依赖型。之所以称做速发 ,系指从用药到出现症状需要时间极短 ,可以短到分秒的程度。尚有一种药物反应 ,并不需要免疫机制介导 ,因而亦与IgE无关 ,而它又与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症状相似 ,故有Ⅰ型过敏样反应或假变态反应之称。在临床工作中 ,此假变态反应同Ⅰ型变态反应之间很难辨别 ,常被同等看待。一、与药物性休克有关的药物能够导致药物性休克的药物达 1 0 0 0多…  相似文献   

18.
脱敏疗法和嗜酸粒细胞炎症脱敏疗法是Noon等人最早倡导的,1911年把它做为对以支气管喘息为代表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介绍给大家。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尽管认为它是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唯一的根治疗法,但现在临床上只把它看成是一般的治疗方法。其理由...  相似文献   

19.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是烟曲霉明起的Ⅰ型和Ⅲ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ABPA 以前,多数患者有相当长期的支气管哮喘病史。ABPA 包含在肺浸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中,其发病伴有一过性肺X 线片异常阴影和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症状恶化,粘稠的痰中含有很多嗜酸性粒细胞,痰中往往有烟曲  相似文献   

20.
阿司匹林哮喘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可致反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及咳嗽。最近,治疗哮喘时,为控制气道炎症而使用抗炎药,而实为抗变态反应药物,包括类固醇激素及抗变态性药物。另一方面,哮喘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阿司匹林及其它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