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氦氖激光治疗腭裂术后穿孔13例黄征难邓玲玲朱敏作者单位:266071青岛,海军第四○一医院口腔科(黄征难、邓玲玲),病案室(朱敏)腭裂患者155例,术后穿孔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25岁,均为Ⅲ°腭裂,单侧7例,双侧6例;穿孔时间为术后7~1...  相似文献   

2.
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对口腔粘液腺囊肿18例治疗体会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探局职工医院(072555)张宝利口腔粘液腺囊肿,系由粘液腺排泄管受阻腺体内分泌物潴留于腺内,使腺泡逐渐膨胀,而形成囊肿。但治疗后容易复发的问题仍未解决。对此我们应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  相似文献   

3.
粘液腺囊肿(mucoceles)系由于粘液腺排泄管阻塞,以致其分泌物潴留于腺体内而形成的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易复发。我科自1996年以来,利用微波对68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部分患者随访观察1~24个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口腔粘液囊肿是口腔科门诊常见的病种。多由于舌体活动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不自觉地咬下唇动作,都可以导致粘膜下腺体创伤,腺管阻塞,粘液潴留而形成囊肿,一般绿豆粒到蚕豆粒大小均有。无疼痛但常让患者感觉不适,囊肿破裂后流出蛋青样、清亮粘液。常规用手切除、注射硬化剂等治疗。微波热凝技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临床使用日渐增多。  相似文献   

5.
下唇与舌尖腹部粘液腺囊肿术后复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唇与舌尖腹部分布着许多小粘液腺 ,是粘液腺囊肿的好发部位 ,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问题是术后复发情况怎样呢 ?复发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最佳治疗方法是什么 ?尚未见这方面研究报告。作者对 5 4例上唇粘液腺囊肿和 32例舌尖腹部粘液腺囊肿的手术及术后情况做了观察和研究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随访资料完整的 5 4例下唇粘液腺囊肿患者中男 32例 ,女2 2例 ,男女比例为 1.45∶ 1,平均年龄 2 1.4岁。 32例舌尖腹部粘液腺囊肿患者中男女之比为 1.2∶ 1,平均年龄 2 0 .3岁。对下唇和舌尖腹部粘液腺囊肿均采取切除术 ,术者 1例采用梭形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O2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4例门诊患者随机分CO2激光汽化切割组(观察组)与普通手术切除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痊愈率98.53%,对照组痊愈率91.5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χ2=6.89,P<0.01)。观察组2例术后2d感口唇肿胀明显,自觉麻木,未处理,1周后自行消失。对照组3例创面合并感染,经抗炎治疗后痊愈。余均未见明显不适。结论:CO2激光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痊愈率高,复发率低,优于普通手术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 对110例患者采用囊腔内注射氯丙嗪治疗,注射剂量一般0.1~0.3 ml.结果 总治愈率达90%.结论 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粘液腺囊肿,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可靠,治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的效果。方法对110例患者采用囊腔内注射氯丙嗪治疗,注射剂量一般0.1~0.3ml。结果总治愈率达90%。结论氯丙嗪囊腔内注射治疗粘液腺囊肿,创伤小、痛苦小、疗效可靠,治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口唇粘液腺囊肿手术使用睑板夹固定的方法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262700)李建华张凤云我院门诊手术室对患口唇粘液腺囊肿的病人,采用睑板夹固定手术的方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及操作过程11睑板夹固定,采用眼科睑板夹。睑板夹有半圆形和全圆形两种...  相似文献   

10.
<正>口腔黏液腺囊肿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多是由于唾液腺导管受损后破裂、阻塞,引起的黏液外渗或潴留而形成囊肿。临床上治疗方法有多种,手术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1]。但术后容易复发,需要再次手术。笔者自2005年以来对口腔黏液腺囊肿223例采取不同切口手术摘除,以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223例分析对象全部来源于我院口腔科门诊,其中男138例,女8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 1 993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采用连云港无线电十厂生产的WH -II型口腔多功能微波治疗机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乳头状瘤、牙龈瘤、颌面部色素痣、瘤疣共 2 2 5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2 2 5例患者均为门诊就诊者 ,男性 1 0 3例 ,女性 1 2 2例 ;年龄最大 69岁 ,最小 7岁 ;其中粘液腺囊肿 71例 ,乳头状瘤 33例 ,牙龈瘤 2 2例 ,颌面部疣 2 9例 ,颌面部痣 70例。治疗方法 :病变区常规消毒 ,用 2 %普鲁卡因作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 ,采用针形探头 ,刺入病变组织内 ,选定时间 3~ 6s,电流强度 40~ 80mA ,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12.
微波在医学中的应用已有多年,近年来用微波治疗肿瘤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1998年3月以来,我们应用微波凝固治疗口腔粘液腺囊肿,并同时与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以132例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碘液注射治疗,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62例(93.94%),有效4例(6.06%),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9例(59.09%),有效14例(21.21%),无效13例(19.70%),总有效率为80.3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复发,对照组复发13例。手术治疗口腔黏液腺囊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洪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1):1074-1074
粘液腺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 ,临床上传统采用手术切除或囊腔内注射某种药物等方法治疗 ,但易复发。自 1999年 10月~ 2 0 0 1年 3月 ,我院应用等离子多功能手术治疗机 ,有选择地对 30例粘液腺囊肿进行了治疗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门诊选择诊断明确的患者 3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最小 6岁 ,最大 32岁 ,<12岁 2 0例。病变部位 :发生于下唇内侧粘膜 2 4例 ,舌尖腹部 2例 ,舌系带两侧口底粘膜 3例 ,颊粘膜 1例。病程最短 15d ,最长 7个月。1 2 使用仪器 THYD -3型等离子多功能手术治疗机。1 3 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波热凝技术对口腔黏液腺囊肿的疗效。方法:应用微波热凝技术治疗黏液腺囊肿60例,1个月后复发3例,经手术切除,3个月后全部病例无复发。结果:微波热凝技术临床治疗黏液腺囊肿,治愈率95%,有效率100%。结论:微波热凝技术治疗黏液腺囊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2008年至今作者采用碘酊注射治疗的85例黏液腺囊肿并将其与71例手术切除病例做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口腔黏液腺囊肿患者156例。其中男68例,女88例;年龄5~55岁;病变部位:下唇100例,舌腹48例,颊部8例;病程1个月~1年;囊肿大  相似文献   

17.
报道经介入治疗或合并手术、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189例的疗效和随访观察结果。单纯支气管动脉灌注89例,灌注加放疗78例,灌注加栓塞3例和灌注加手术19例。动脉灌注化疗有效率为81.5%,灌注加放疗有效率为73.1%。至1992年12月20日止,随访到143例,结果死亡136例,7例健在。1~5年的存活率分别是:27.3%(39/143),5.5%(8/143),2.8%(4/143),2.1%(3/143),和0.7%(1/143).灌注加手术组1~5年存活率分别是:27.8%(5/18),16.7%(3/18),5.6%(1/18),5.6(1/18)和5.6%(1/18),稍高于其它治疗组。故此作者认为,要提高远期疗效、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是关键,中晚期肺癌在介入治疗等综合疗法的基础上争取手术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肺囊肿是指先天发育障碍形成的支气管一肺囊肿病变。其形成是由于胚胎期某一肺芽发育障碍,脱离支气管材而形成闭塞的盲囊,并有粘液性分泌物蓄积,发生膨胀而成为囊肿。囊肿直径2~10厘米,内含胶乳状粘液,囊壁菲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也可有平滑肌、粘液腺和软骨组织。可为单发或多发,可分为以下几型:①支气管囊肿;②周围型囊肿;③间皮细胞囊肿;④囊性淋巴管扩张;⑤先天性腺瘤样畸形;③肠源性囊肿。早期均为含液囊肿,当其溃破并与支气管沟通而液体排出后,即呈含气囊肿。肺囊肿的诊断:合液囊肿多无症状,故主要靠X线检查发…  相似文献   

19.
王雪英  张英  闫燕 《华西医学》2014,(4):738-739
目的探讨改良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造口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患者共50例,其中囊肿35例,脓肿15例。将患者按照其意愿分为2组,研究组27例行改良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造口术;对照组23例行常规的前庭大腺囊肿、脓肿造口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9士4)min,对照组为(16士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6,P〈0.001);研究组出血量为(3士2)mL,对照组为(10士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5,P〈0.001);研究组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为3.7%;对照组7例复发,复发率为3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矿=4.764,P=-0.029)。结论改良前庭大腺囊肿及脓肿造口术,手术方法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患者术中、术后痛苦小,术后愈合好,保留了前庭大腺的功能,对性生活无影响,患者依从性好,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涎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诞腺肿块进行了研究。受检者共60人,其中混合瘤31例、腺淋巴瘤13例、恶性肿瘤11例、囊肿5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显示:诞际良恶性肿块的CDFI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血流的收缩期峰值速度及肿块的境界类型作控制因素时,腺淋巴瘤的彩色血流信号明显比混合瘤丰富(P<0.05),前者的血流分布形式以内部分支型为主(10/13),后者以散在型(14/21)和周边型(6/21)为主,其中周边型特异性较高。恶性肿瘤的血流强度分布较广,从0级到Ⅳ级均有,其中6例少血管型的肿块中,腺样囊性癌2例,低度恶性粘液表皮样癌3例。本文结果表明:单纯CDFI对涎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意义不大,但结合肿块的血流峰值速度及境界类型进行综合判断时,CDFI对诞腺肿块的病理类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