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是骨科常见病,其中内侧副韧带损伤尤为多见。近5年来,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1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谭秋翔 《中医正骨》2010,22(1):53-53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生在膝关节轻度屈曲,股骨向内旋转,足部固定位置时胫骨猝然发生向外旋转和外翻损伤。可致内侧副韧带发生扭伤或断裂,有时可合并内侧半月板或前十字韧带损伤。其病理变化为韧带扭伤、部分撕裂或全部断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和体育运动在人类活动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严重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是膝关节常见损伤,作用于负重膝关节外侧面的外翻和外旋力是使膝关节内侧结构受损的主要致病因素,当外翻和外旋力同时作用于膝关节时,可导致膝关节内侧结构和前、后交叉韧带的复合损伤,据统计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约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46.2%,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合并膝关节其他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针刀疗法对24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愈2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针刀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有损伤小、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约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46.2%,如治疗不当可造成膝关节不稳,继发关节内结构损害,远期可继发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1]。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笔者采用缝合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髁止点处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髁止点处损伤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19 ~ 60岁,中位数36岁.左侧16例,右侧11例.单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髁止点处损伤者12例,合并半月板或前交叉韧带损伤者15例.术前均行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及MRI检查,明确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髁止点处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4~10d,中位数7d.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0个月.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Lysholm评分由术前(33.8±3.6)分提高至术后(87.6±8.1)分.按照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9例,良6例,可2例.结论:采用带线锚钉缝合固定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股骨髁止点处损伤,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内侧副韧带(MCL)也称为胫骨副韧带,是支撑膝关节的四大韧带之一,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静态稳定器,对于提供抵抗胫骨外翻应力、旋转力和前向平移力的支撑非常重要。M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韧带损伤,关于MCL损伤的讨论及合理的治疗十分重要。该文围绕近几年膝关节MCL损伤的临床治疗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谭秋翔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3):130-13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韧带损伤疾病,多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膝关节屈曲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参与运动的人很多,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青壮年居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进行研究,揭示其发病机制、及时找到有效的临床治疗途径,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缝合锚钉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2010年6月对21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缝合锚钉进行缝合固定,受伤至手术时间6-15d,平均8d。结果:术后随访21例,随访6~18个月,优良率为90.47%。结论:缝合锚钉修复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度损伤具有组织剥离范围小,操作方法简单,固定可靠的优势,是治疗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性疾病,本病以受伤后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罹患此病后如不急时治疗,会造成长期的膝关节疼痛不适,局部软组织粘连,韧带钙化,活动受限.通过对27例的内侧副韧带损伤(以拉伤为主、不包括断裂者)的观察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提高新兵冬训率。方法通过针刀对53例冬训新兵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针刀剥离粘连、松解挛缩、疏通堵塞,达到满意疗效。结果治愈41例,有效8例,无效4例。结论针刀治疗新兵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温排针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温排针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1例采用温排针治疗。对照组129例给予电针常规穴位针刺治疗,辅助口服21金维他、肌苷片及中药煎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排针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小针刀治疗的门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伤科疾病。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断裂的纤维即可能发生松弛愈合;加之出血、水肿、机化、钙化或骨化等异常现象,使韧带局部弹性降低或与股骨、胫骨髁骨面粘连,影响韧带的松紧度和坚韧性,限制了韧带与骨面的滑动,造成继发性膝关节功能障碍或不稳,影响膝关节的活动。勉强活动膝关节,病变部位受牵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排针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电排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电排针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内侧副韧带(MCL)是膝关节内侧维持关节稳定性的最主要韧带,其功能与前交叉韧带(ACL)具有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M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韧带损伤,其损伤后将对ACL生物力学产生影响,同时增加了ACL损伤的风险。研究MCL损伤后对ACL生物力学的影响可以更加深入理解MCL在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中的重要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支持。笔者对近年来MCL的解剖、功能、生物力学、损伤后对ACL生物力学的影响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刀配合拔罐水针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优势.方法 61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针刀配合拔罐水针疗法,对照组29例予传统针推方法.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明显,且能明显缩短疗程.结论 针刀配合拔罐水针疗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较传统针推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采用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用及透明质酸钠关节内注射等综合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优32例(占53%),良23例(占38%),可5例(占9%);治疗3周后,优53例(占89%),良7例(占1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里缝伤筋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手法[1]对比。结果:228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两组间治疗后疗效比较,试验组优良率86.0%,对照组优良率67.6%,试验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里缝伤筋手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确切,且治疗效果优于对照手法。  相似文献   

19.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有保持关节稳定和调节关节活动的功能 ,损伤后如不能及时、正确地治疗易造成关节不稳影响关节功能。自 1991年以来 ,作者采用手术和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37例 ,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男 2 0例 ,女 17例。年龄 2 1~ 5 0岁 ,平均 2 8岁。完全断裂 17例 ,不全损伤 2 0例。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 3例 ,前交叉韧带损伤 1例。手术治疗 17例 ,石膏固定2 0例。1.2 症状体征 本组病例全部有外伤史。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 ,以膝内侧为重 ,患肢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笔者用小针刀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