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唐倩  艾虹 《广东牙病防治》2002,10(3):190-190
目的 了解儿童乳牙反He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个别正常He为标准,对508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 乳牙反He的患病率10.83%A,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反He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He。结论 乳牙反He的治疗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早期矫治乳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儿童乳牙反He的早期矫治方法和意义。方法 反覆He深的用下颌联冠式斜面导板,反覆He浅的用He垫式活动矫治器附双曲舌簧,来调整上下颌骨间的关系。结果 经X线投影测量SNA SNB ANB MP/FH S-Gn/FH U1-FH MP-L1 1-NP 1-NB都发生了变化。结论 乳牙期的反He多为功能性的,宜早期矫治。  相似文献   

3.
Ⅲ类牵引快速矫治儿童前牙反He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早期Ⅲ类牵引矫正儿童前牙反He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乳牙期或替牙期前牙反治病例,固定矫治早期行Ⅲ类牵引,观察疗效及疗程。结果 22例均快速解除前牙反He,平均9d(1—21d);平均疗程6周。结论 固定正畸早期Ⅲ类牵引矫治儿童前牙反He,疗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北京2-6岁儿童常见错(牙合)患病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近几年北京儿童错He的患病情况及特点,同时为预防和治疗儿童的错He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对2000年北京地区的2245名2.5-6.5岁儿童进行错He情况的调查,统计其反He、开He和牙列拥挤的患病率。使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乳牙列和混合牙列早期错He的患病率以反He为最高,其次是牙列拥挤,开He患病率最低,所调查的儿童错He总患病率,乳牙列为9.74%,混合牙列为11.17%,He的类型以前牙He的患病率最高,效区高于市区,结论:各种错He中He的患病率最高,前牙区反He最常见,效区高于市区,所调查的其他各种错He患病率,乳牙列和混合牙列早期,市区和郊区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钱珑 《上海口腔医学》2003,12(5):398-400
目的 探讨反向型生物调节器对乳牙列和替牙列前牙反He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生长发育高峰期的乳牙期和替牙期的前牙反He病例43例,应用反向型生物调节器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和时间。结果 除1例乳牙反He替牙后出现前牙反He复发外,其余病例均能解除反He,并能保持疗效,有效率97.6%。解除反He平均需要5-4个月。结论 反向型生物调节器可用于乳牙和混合牙列早期前牙反He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宁市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 ,对 10 4 3名 3~ 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 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 9.5 8% ,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乳牙反牙合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 乳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宁市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1043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为9.58%,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乳牙反(牙合)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乳牙反(牙合)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14,(7):547-548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儿童乳牙反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为标准,对1 750名3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本区乳牙反的患病率为12.46%,5岁组男女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年龄组男女间及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反的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结论乳牙反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应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 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 ,对 5 0 8名 3~ 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 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 10 .83% ,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反牙合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 乳牙反牙合的治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乳牙反牙合的患病情况.方法以个别正常牙合为标准,对508名3~6岁儿童进行检查.结果乳牙反牙合的患病率10.83%,各年龄组间及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乳牙反牙合主要表现是多个乳前牙反牙合.结论乳牙反牙合的治疗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早期反He颅颌面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He32人,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矫治后呈Ⅰ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一些骨骼异常,骨面型仍属Ⅲ类。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早期反He颅颌面的改变。方法:采用改良型Bionator矫治器矫治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He88例,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分析研究。结果:矫治后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乳牙反He改变最明显,矫治后呈I类骨面型。替牙期反He矫治后仍遗留肌骼异常,面型仍属Ⅲ类,琥发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改良型Bionator矫治反He,能有效促进上颌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使颅颌面的生长方向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13.
张明 《口腔正畸学》2000,7(4):169-169
1、延安炼油厂幼儿园2-6岁乳牙He儿童313名,男139名,女174名,分5个年龄组。2、调查标准:以个别正常He为正常He,以安氏分类法分类。两种以上错He以严重者记之。  相似文献   

14.
采用FR3矫治乳牙期反He30人,对治疗前后的牙He模型、头影响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FR3矫治乳牙期反He颅面宽度和高度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①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②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  相似文献   

15.
乳牙反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通过普查 ,了解乳牙反的患病率 ,调查分析其病因。方法 :对 813名 2~ 6 .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 ,其中 6 9名乳牙反患者进行家长问卷调查 ,临床资料作统计与分析。结果 :乳牙反患者的患病率为 8.49%。四个年龄组中 3~ 4岁组最高 ,5~ 6 .5岁组最低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及男女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牙反为牙性—机能性反 ,不良习惯是导致乳牙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和功能矫治器在矫治前牙反He中的作用机理、矫治效果及适用范围。方法选择45例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的反He患者,其中乳牙期患者21例,替牙期患者24例;45例应用功能矫治器治疗的反He患者,其中乳牙期患者23例,替牙期患者22例。选择20项头影测量指标分别对两种方法矫治前后的硬组织改变进行分析,对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固定矫治器组矫治后,仅有牙性改变。而功能矫治器组矫治后不仅有牙性改变,同时也有骨骼改变。结论固定矫治器配合早期Ⅲ类牵引适用于牙性、功能性反He的治疗,而功能矫治器适用于功能性、混合性和骨性反He的治疗,临床上需根据情况正确选用。  相似文献   

17.
西安地区乳前牙反HeX线颅颌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西安地区40例乳牙期反He病人头影测量研究结果显示:1,乳牙反He主要存在颌间关系不调。面中部发育受限及上下切牙位置异常等改变。2.乳牙反颌He间关系不调主要为下颌功能位置的改变造成下颌骨实际长度改变不具有决定意义,3.乳牙期反He以牙性-机能性改变为主,但亦存在颅颌形态的异常,提示乳牙反He的形成怀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西安地区40例乳牙期反病人头影测量研究结果显示:1、乳牙反主要存在颌间关系不调。面中部发育受限及上下切牙位置异常等改变。2、乳牙反颌间关系不调主要为下颌功能位置的改变造成,下颌骨实际长度的改变不具有决定意义。3、乳牙期反以牙性—机能性改变为主,但亦存在颅颌形态结构的异常,提示乳牙反的形成机制与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19.
乳牙反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爱秀  李静 《口腔医学》2009,29(7):375-376
目的通过对儿童乳牙反畸形各种可能致病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引起乳牙反畸形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100例乳牙反畸形患儿和100例正常儿童做问卷调查,将结果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提取有效因素,研究乳牙反畸形与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按其贡献大小,共有喂养方式、家族史及咬上唇三种危险因素进入方程。结论喂养方式、家族史及咬上唇是导致乳牙反畸形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用有限元法分析女性前牙反He患者从乳牙期到替牙期下颌骨生长发育特征,为前牙反He的预防和矫治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用专门建立的颅颌面形态有限元分析系统对样本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二维有限元分析。结果 从乳牙期到替牙期,下颌骨所有单元的Emax均为拉应变,除单元13外,其余单元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以颏前下部面积增加最多,且有一定的逆时针旋转,可能对骨性下颌前突起一定作用。下颌骨升支和体部的生长呈多向性,在面积增加的同时,旋转方向也各不相同,形状也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下颌骨整体形态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 女性前牙反He患者下颌骨在D-M期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单元在生长变大的同时,形状也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以颏前下部变化最为明显,。但下颌骨整体形态尚未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前牙反He应早期矫治,以阻断那些异常的生长方式,引导其恢复到正常的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