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悬饮常见于慢性疾病的终末阶段或急性加重期.李国勤教授认为悬饮的病机本在肺脾肾气虚,水液失于运化,聚而形成痰、饮、水、湿之邪;疾病日久成瘀,而痰、饮、水、湿、瘀之邪相互兼夹,停滞于肺、胸胁,从而形成悬饮之病.悬饮病因以正气亏虚为根本,痰、饮、水、湿、瘀为病理产物,治疗以益气温阳、泻饮逐水、活血化瘀、祛痰利湿为主,同时注意宽胸理气,顾护阴津.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诚喜教授运用益气温阳补肾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主要病机是以肺脾肾三脏气阳不足为本,其中又以肾虚为关键,以痰瘀水停为标,临证治疗谨遵"缓则治本"的古训,多以益气温阳补肾为主,用药注重温补调和,擅用加味肾气汤方化裁作为基础方治疗。  相似文献   

3.
《国医论坛》2021,36(3):48-49
曲妮妮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喘病""肺胀"范畴,气阳两虚、痰浊瘀血是贯穿疾病始终的两个主要方面。故得出肺、脾、肾三脏虚弱,痰瘀内阻为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以益气温阳,兼以活血,佐以化痰为法。常以补肺汤、苏子降气汤等为基本方加减施治,同时配合中药贴敷,温阳化痰,补虚泻实,标本兼顾,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病急性发作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这种异质性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体现在急性加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急性加重患者的个体化诊治十分重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将慢阻肺急性加重分为外寒内饮、痰浊阻肺、痰热郁肺、阳虚水泛和痰蒙神窍5种证型,对认识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临床异质性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思路。按照中医证型特点给予辨证施治,开展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证候诊断的标准化、客观化有利于辨证论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痰热清对慢阻肺痰热郁肺证患者CRP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安 《光明中医》2010,25(6):999-1000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痰热郁肺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RP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明显提高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并能显著改善CRP指标。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顽固性呼吸道疾病,中医归为“肺胀”。文章认为其病因病机应从临床特点出发,在慢阻肺的各个疾病分期中,应根据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具体的症状特征采用温肺散寒、宣肺泻热、益气温阳、祛痰行瘀等治疗大法,从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在临证具体治疗中,笔者采用小青龙汤、补中益气汤、补元汤、皂荚丸、蠲哮汤、千缗汤、麻杏甘石汤合礞石滚痰丸、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苓桂术甘汤等治疗慢阻肺的各个分期,并举出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的6个病例,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治疗根本是辨清本虚标实,虚实挟杂。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宗气理论指导下,以升补宗气为主,结合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为治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探索中西医两种治疗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及BODE指数水平的变化的有效途径。方法:将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为治法进行选方,对照组按需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必特(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生产),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FEVl测定、呼吸困难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BODE指数评分等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升补宗气为主,结合补益肺脾、益气温阳护卫、益气温阳培元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病位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机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衰属本虚标实之证,以心气、心阳虚损为本,瘀血、痰饮内停为标。其治疗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要原则。痰瘀同源,痰瘀同治,消除痰邪,强调治痰对消散瘀血的重要性。同时益气(阳)、活血、利水也阻断了生痰之源。起到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脾气虚弱、脾肾阳虚为本,血溢脉外,瘀阻络脉为标,治宜益气温阳,兼以温通血脉,以太子益血温阳汤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低钠综合征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肺心病急性发作加重期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对1997-2002年所收治的慢阻肺、肺心病急性发作加重期合并低钠综合征患者50例,经中医辩证,分为风燥痰饮、痰热蕴肺、脾肺气虚、肺火壅盛、肝火犯肺、肺肾阴虚六型。中度、重度低钠血症者见于肺肾阴虚、肝火犯肺、肺火壅盛三型,其余各型多以轻、中度低钠。均有不同程度阴伤,故需养阴润肺,  相似文献   

11.
试析从痰、热、瘀3个关键病理因素辨证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理论依据,并综述近年来从痰、热、瘀论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林钟香教授辨证论治冠心病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即心气不足、心阳虚衰,日久累及肺肝脾肾,使其功能失调,血脉瘀阻,痰浊内生,水饮内停。在治疗上以固本为主,标本兼治,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利水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总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急性期病机特点为肺脾肾虚,或宗气不足,阳气虚弱,兼有六淫外袭或痰热内阻,稳定期主要为肺脾肾气虚、肺肾阴虚,或气虚、阳虚、气阴两虚、血瘀痰阻。其治疗则根据其发病阶段或病证特点不同而采用清热化痰祛瘀法、补益脏腑气血法、中药贴敷外治法,辨证应用疗效满意。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1]):呼吸系统的症状改变超过既往日常变异范围,并且需要改变日常的药物应用方案,在加重过程中,患者通常伴有短期内的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较前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痰,可同时伴有发热等。慢阻肺急性加重影响整体疾病的严重程度,慢阻肺死亡率不断增加,经济负担不断增长。为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轻疾病经济负担,降低病死率,我们采用自拟化痰平喘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危险窗-稳定期中医证候演变特点。方法收集8家医院COPD急性加重期、危险窗、稳定期患者500例,制定AECOPD危险窗中医证候临床研究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指标和中医四诊信息指标,分别观察并记录COPD急性加重期、危险窗及稳定期各阶段基础证、临床证候的分布及演变情况。结果收回急性加重期、危险窗期有效调查表各406份,稳定期有效调查表370份。病性:COPD在急性加重期,病性虚实比为1∶2.86,证候以实为主;危险窗时,病性虚实比为1∶1.06,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稳定期,病性虚实比为1∶0.09,证候以虚为主。病位:痰热壅肺、痰湿阻肺、外寒内饮、痰热壅肺兼肺肾气虚、痰热壅肺兼血瘀和痰湿阻肺兼肺脾气虚为急性加重期的6个主要证候,急性加重期病位以肺为主,进入危险窗后新增病位心和脾,进入稳定期后,病位以肺肾和肺脾多见。急性加重期共出现54种证候类型,危险窗期53种,稳定期44种。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危险窗虚实兼半,病位在肺、脾及肾;稳定期以虚证为主,病位在肺、脾及肾,体现了本病本虚标实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中医"肺胀"范畴,痰贯穿于COPD疾病全程之中,慢阻肺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本虚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之脏腑亏虚,标实主要责之于痰瘀,肺脾肾虚,痰瘀互结为慢阻肺的基本病机,要降低COPD的急性加重及死亡率,须将祛痰质量贯穿于COPD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朱频  郦永平 《河南中医》1998,18(6):369-369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属中医喘证、昏迷、闭证、脱证等范畴。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我们从临床体会到,本病的发作及其病情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笔者拟从中医临床角度,结合中西医结合救治该病的体会,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证治的一般规律作一初步探讨。回临床表现及病机转归从临床症状看,慢阻肺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急性加重期以标实为主,主要因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或发作,可出现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或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症见呼吸急迫,发热汗出,痰黄粘稠,口唇紫纣,腹胀便结,烦躁,抽搐,昏迷,舌质红紫或紫暗…  相似文献   

18.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慢阻肺患者每年约发生0.5~3.5次的急性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也是慢阻肺患者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1]。AECOPD主要表现为咳、痰、喘在原有基础上加重,中医辨证以痰热壅肺证型多见,症见咳嗽、痰黄或白粘难咯、胸闷气喘、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近年来我科开展中  相似文献   

19.
“阳微阴弦”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核心病机,“阳微”责之心、肺、脾、肾气虚,日久气虚及阳,阳气亏虚,最终阴阳两虚;“阴弦”责之痰浊、瘀血、水湿胶结,阻滞血脉。“三焦失于决渎,玄府闭塞”是慢性心力衰竭加重的重要原因。治疗上,以益气温阳为要,兼以利水活血化痰,通和血脉;开鬼门,启玄府;升降气机,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20.
宋金时期著名医学专家李东垣所拟制的补中益气汤,组方融益气与升阳为一体,历来被视为调理脾胃的名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可靠,受到历代中医的推崇。后代将此方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科多种疾病,收到了很好疗效。我科多年来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较多,而老年病人非常愿意接受中药治疗,故使用补中益气汤较多,疗效比较好,探析如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阻和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与肺部对有害性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异常性病症反应有着很大关系。属中医“咳嗽”、“喘症”、“肺胀”范畴。传统医学认为:慢阻肺发病的外感六淫为主要诱发因素,肺、脾、肾虚损,痰浊、血瘀为本病的内在病机病理变化。病机的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是以肺、肾、脾虚为主,标实以外邪、痰浊、血瘀为主,痰、瘀、虚三者是本病缠绵迁延,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目前对本病的证治由于认识上的不同各有侧重,陈凯佳等对500例慢阻肺研究发现,在发展期以痰热壅肺型为主,缓解期则以脾虚和肾虚为主[1]。吴银根教授根据慢阻肺临床表现结合现代西医学,主张临床诊治时以咳、喘、痰、炎分四个要点展开[2]。曹世宏教授认为慢阻肺最重要的病因是肺脾气虚、痰瘀滞肺,指出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