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周炜主任认为正虚痰伏、邪阻肺络是哮喘主要病机,发作期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阻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内因不除,外因屡犯,所谓风有动静、痰有鼓息,导致哮喘时作时止、反复发作。发作期治疗祛风解痉、降肺气贯穿,治喘不离治痰;缓解期强体固本,不忘宣通肺气。组方遣药配伍发作期善用虫类药祛风,除用杏仁、苏子、半夏等降气外,更用旋复花、代赭石下气化痰,重镇降逆,寒热并用,常以麻黄、细辛配伍石膏、黄芩;缓解期提倡益气固表、调和营卫,以玉屏风散合桂枝龙骨牡蛎汤;自拟祛喘丸,以紫河车配伍黄芪、白芷、辛夷、防风,意在补虚而不忘祛邪,补气不忘行气,防止过补壅塞脏腑气机。  相似文献   

2.
总结史锁芳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临床经验。认为气虚夹风、风痰阻肺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益气祛风、宣痹化饮法是其主要治法,并自拟祛风宣痹方,根据兼夹证候加减化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1哮喘 马某,男,3岁,2007年10月5日来诊。近半年来,每月感冒后哮喘,每月住院1次,此次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治疗14天后,仍咳嗽,哮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舌质红苔薄白,指纹紫。诊断为哮喘。辨证为寒饮郁肺。治以散寒宣肺,降逆化痰。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用射干8g,麻黄3g,杏仁8g,干姜3g,细辛2g,法半夏8g,紫菀8g,款冬花8g,鱼腥草15g,甘草6g。  相似文献   

4.
风寒束表、痰湿阻肺用麻黄、桂枝、紫苏、防风、五味子、半夏、甘草、射干、苏子、白术各10g、白芍、黄芪各20g,白茅根、鱼腥草各30g,干姜9g,细辛5g。痰热阻肺用芦根、白茅根、冬瓜子、瓜萎、公英各30g,黄芩15g,贝母、浮海石、款冬花、沙参、麦冬、五味子、苍术、防风、地龙、桃仁、杏仁、莱菔子各10g,川大黄6g。痰浊阻肺、肺脾肾虚用芦根、冬瓜仁、薏苡仁、鱼腥草各30g,桃仁、杏仁、贝母、莱菔子、苏子、五味子、淫羊藿、甘草、地龙各10g,  相似文献   

5.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咳嗽、胸闷、喘息)同时兼有鼻、支气管(肺)特征,本人认为外感风邪、痰阻气痹、肺气失宣为共性病机,提出祛风宣痹、疏肝化痰是其基本治法,但临证时仍需要辨证施治,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6.
张骠 《江苏中医药》2021,53(12):1-2
1 黄龙止咳方 组? 成:炙麻黄6?g,杏仁9?g,紫苏子9?g,桑白皮9?g,前胡9?g,地龙6?g,蝉蜕5?g,旋覆花6?g(包). 功? 效:祛风解痉,宣肺化痰,清气降逆. 主? 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痰痹阻、肺热气逆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方? 解:方中炙麻黄味苦辛性温,宣肺降气、祛风平喘;地龙味咸性寒,清肺和络、解痉平喘.两药相合宣降并举、平喘解痉,使肺气宣达通畅,则咳自止而喘自平,皆为君药.  相似文献   

7.
1 祛风宣肺汤 组 成:炙麻黄5 g,炒杏仁10 g,牛蒡子10 g,蝉蜕6 g,白前10 g,桑白皮10 g,蜜紫菀10 g,佛耳草15 g,炙全蝎3 g,甘草5 g. 功 效:祛风宣肺、化痰止咳. 主 治:咳嗽(风痰恋肺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 解:方中炙麻黄辛温发散,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杏仁降逆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之宣降,二者相配亦可加强宣肺止咳之功.紫菀温润止咳化痰,白前降气化痰止咳,二者相合,一润一降,止咳化痰、降气利膈.牛蒡子性寒味苦,可疏风宣肺;桑白皮性寒味甘,专入肺经,能泻肺平喘,与牛蒡子合用可制麻黄之辛燥,使之温而不燥.佛耳草性平,可祛风止咳化痰;蝉蜕、全蝎,二者皆为虫药,性猛走窜,相伍可息风解痉抗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升中有降,温中有润,共奏祛风宣肺、化痰止咳之功.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韩某,男,48岁,工人,1989年1月23日初诊。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呼吸急促,有哮鸣音,咳喘痰多而粘,咯出不爽,胸膈满闷如窒,舌苔白腻,脉浮紧。此乃风寒外束,痰饮阻肺,宣降失司使然。治宜祛风散寒,温肺化痰,止咳平喘。用玉真散化裁:天麻6g,胆星、防风、白芷、川羌活、杏仁,白附子各15g,麻黄、细辛、五味子、干姜各12g,每日  相似文献   

9.
对李慧教授临证治疗肺系疾病常用药对进行总结。治疗虚实喉痹,桔梗—甘草调和寒热升阳气,木蝴蝶—岗梅根清热凉茶治喉痹,玄参—麦冬治燥火;治疗喘咳虚嗽,蜜麻黄—杏仁宣肺降气治咳喘,地骨皮—五味子治黄昏嗽,山茱萸—补骨脂益子实母治虚喘,丹参—三七—地龙祛久病瘀;治疗痰浊水饮,半夏—厚朴温燥脾土治痰湿,竺黄—胆星豁痰开窍清湿浊,泽漆—白术行水健脾治胸水,干姜—细辛—五味子温化痰饮;治疗郁热口苦,柴胡—黄芩疏肝利胆治口苦。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散寒敛肺刘某,男,35岁,工人。1983年12月3日因咳嗽伴恶寒二十余天初诊。患者服宣发化痰之剂虽恶寒见轻,但咳嗽不减,有泡沫痰,口中和,食欲尚可,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浮稍紧。证属肺气已散,寒邪未尽。治宜散寒解表,敛肺止咳。处方:麻黄8克杏仁12克甘草3克干姜6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诃子8克。三剂。服药后恶寒症除,咳嗽减轻。原方去麻黄、细辛,加款冬花8克,乌梅10克,服四剂后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