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征  李亚平 《陕西中医》2022,(4):531-533,53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对患儿的生活、学习等社会功能及家庭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中药复方基于整体观念和个体化辨证论治,常以补虚泻实、和调脏腑、平衡阴阳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现就近年来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临床诊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提...  相似文献   

2.
周义山 《北京中医药》2018,37(6):570-572
目的探讨王俊宏教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王俊宏教授治疗ADHD首诊中药处方57首,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进行药物间关联度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分析,获得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新处方,绘制出常用药物网络图。结果挖掘出13个核心组合和6首组合新处方。结论从气阴两虚辨治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同时根据药物配伍组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儿童多动症中医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儿童多动症中医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9家协作组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27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按照中医临床路径治疗方案进行辨证施治,疗程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量表及行为量表积分、多动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通过中医证候及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评价不同性别、年龄及病程患儿的疗效差异。结果进入路径的270例患儿中有15例退出,实际完成研究255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儿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量表及行为量表总积分、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量表积分、多动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均P0.01)。患儿疾病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87.8%(224/255),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为87.5%(223/255)。分别从中医证候或疾病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路径中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不受性别、年龄、病程的影响。结论采用中医临床路径对多动症患儿进行干预可改善患儿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状,其疗效不受性别、年龄、病程影响。  相似文献   

4.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特征的心理行为疾病.阎兆君教授基于志意辨证体系,认为其基本病机系肾志不足,脾虚意任.分别从志行、志气、志敢、志功、志觉五个方面说明了肾志不足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影响;从意向、意恒、意行、意欲四方面解释了意任时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本病多由外伤、饮食劳倦...  相似文献   

5.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57-1159
目的:总结刘红权教授诊治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研究历代中医文献中的经验,引述近现代医家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辨治思路,阐述刘红权教授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及用药特色,以及典型医案的举例。结果:刘红权教授认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为心肝风火、先天不足,治疗大法为初期清心平肝息风、补肾填髓,后期健运脾胃。所举案例,疗效明显。结论:刘红权教授辨证分析紧扣儿童生理特点,从心火、肝风、肾不足切准病因病机,突出清补兼施、性味轻灵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  唐宇轩 《江苏中医药》2004,25(11):32-3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笔者于1998年5月~2002年5月间,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本病96例,并与用西药治疗的91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名多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也可能存在过度活动和行为冲动。中医学无"多动症"的病名,根据其神志涣散、多语多动、冲动不安,可归属于"脏躁""躁动"证。由于多动症患儿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差而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故又与"健忘""失聪"有关。目前,多动症的辨证分型尚无权威性的标准,有关文献报道的中医证型较为纷繁复杂,分型种类多样。本研究根据心理测量原理和中医分型原则构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医证型评估量表,并对其信度效度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辨证治疗儿童多动障碍症9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凤荣 《河南中医》2005,25(7):57-57
儿童多动障碍症又称注意缺陷障碍,为儿童常见的心理发育与行为疾病之一,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笔者1997年8月~2004年8月辨证治疗儿童多动障碍症9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静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并与静灵口服液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54例气阴两虚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7例口服中药静宁颗粒,对照组27例服用静灵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多动指数、划消试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NAP-Ⅳ)以及相关安全指标的变化,比较2组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54例患儿中,脱落4例,剔除2例,共48例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划消测验、多动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中医次证面色不华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此项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静宁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多动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疗效与静灵口服液相当,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悬吊训练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注意力缺陷障碍患儿4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如脑蛋白水解物、理疗、感统治疗、心理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悬吊训练,比较两组的ADHD得分及其它行为问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多动指数及多动-冲动得分显著下降(P0.05),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得分也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结合采取悬吊训练治疗,可获得非常显著的效果,改善患儿多动表现,促进其注意力水平提升,具备推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