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E—瑰玫花形成试验(Ea—RFC. Ea—RFc)检测60例瘤型麻风病人的细胞免疫,并检查其细菌密度指数(BI)。结果表明,瘤型麻风病人的LTT,Et—RFC和Et—RFC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均<0.001);24例查菌阳性,BI为0.2—2.0.BI与LTT、Et—RFC无明显相关,与Ea—RFC呈负相关(r=0.42 p<0.05 n=24)。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重视了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认识到细胞免疫及免疫功能失调对肝炎发病有着重要意义。1977年以来我们应用E一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RFT)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观察了各型肝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状况。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麻风菌素,PHA皮肤试验,E玫瑰花形成试验(Et—RFC,Ea—RFC)和淋巴细胞转化试渡(TT)对80例麻风患者(LL型60例、TT型20例),20名健康人进行了细胞免疫的检测。结果显示,麻风患者细胞免疫明显低于对照者,尤以LL型患者更为显著,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均<0.01 )。  相似文献   

4.
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方法,现有体内法与体外法两种。植物血凝素(PHA)是测定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内法之一。为了探索病毒性肝炎的PHA皮试的临床意义,我们初步对正常人157例和各型肝炎病人205例进行PHA皮试,并对228例肝炎病人作了玫瑰花结形成试验(RFT)、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LMIT)与PHA皮试对照,初步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是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常用方法之一。人体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在刺激原的作用下,能转化成淋巴母细胞。转化时细胞中的RNA与DNA合成显著增加,因而大量摄取胸腺嘧啶核苷(TdR)以复制DNA,所以测定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中~3H—TdR参入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为了了解小儿时期及肺炎患儿的细胞免疫状态,我们应用~3H—TdR参入淋巴细胞DNA观察淋巴细胞转化,对100例各年龄组健康人及125例肺炎患儿的淋巴细胞转化功能进行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机体的免疫反应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为进一步探索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近年来已建立了许多检测的技术,这些技术大致可归纳为体外及体内法二大类,体外法主要有(1)测定T淋巴细胞的E玫瑰花结试验、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2)测定淋巴因子的细胞毒试验、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7.
<正> 继1966年Nowell发现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能刺激淋巴细胞出现母细胞转化现象之后,Rchrek证明,加入结核菌素或其纯蛋白衍生物(PPD)作为刺激原,进行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时也出现转化现象。这种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性有密切关系。PHA为非特异性抗原刺激物,应用淋巴细胞在其刺激后的转化指数作为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特异性刺激因子(如结核菌素、病毒、细菌等)进行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国外也有报道。Gupta等应用PPD刺激末梢淋巴细胞,以淋巴母细胞转化指数作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的辅助证据。Scott和Welliver等采用纯化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作为刺激原,应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进行RSV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以观察细胞免疫在RSV感染发病机理的作用,说明特异性抗原在体外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可用以测定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的发病原理和病程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顺利恢复健康者,特异性体液与细胞免疫一般都正常,转为慢性者则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不论用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还是特异性的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下称MIF)或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下称LAI)都支持此说。因此,在目前尚无肝炎特效药物的情况下,设法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似为合理可行之方案。免疫RNA(下称iRNA)带有免疫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由于对淋巴细胞的深入研究,使我们了解到细胞免疫与恶性肿瘤,器官(组织)移植、自身免疫病以及某些传染病的关系非常密切,特别是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与某些疾病发生发展有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国内外己广泛采用绵羊红细胞与T淋巴细胞形成自然花环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来检测细胞免疫水平。现己明了E花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细胞免疫能从外周血中的 T 淋巴细胞水平反映出来的原理,用两种 E 玫瑰花瓣试验来测定肾移植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一种方法测得正常人血中的E玫瑰花瓣发生率为53~85%(平均72.5%),该数大约是血中 T 细胞的总数,故称其为总数 E 花瓣(E_T—RFC)。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活性和脾细胞E玫瑰花结反应作为指标,对H615带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带瘤动物外周血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和T/B比值,以及脾细胞的E—RFC阳性率在H615生长的潜伏期均无明显变化,进入缓慢生长期后则均明显升高,处于H615的快速生长期时均显著降低,且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脾细胞E—RFC阳性率的变化时相,规律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2.
膜标志和~3H-TdR渗入率的研究证明,EHF的异型淋巴细胞是由不同淋巴细胞亚类组成的混合体,代表着机体对抗原刺激发生的多克隆细胞免疫反应。异淋与淋转率关系的研究提示,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受抑制的原因之一是抗原竞争性的结果;其临床意义可能反映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增强。本文没有发现异淋与病情轻重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机体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免疫反应(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免疫的测定方法很多,有体外法和体内法。体外法有玫瑰花状反应,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试验,癌细胞集落抑制试验等。方法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抗小鼠L_3T_4、LyT_3单克隆抗体检测小鼠脾细胞中T_h、T_s数、~3H-TdR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测定的方法,对经口接种卫氏并殖吸虫囊坳小鼠及感染此虫并接受IL-2治疗的小鼠进行了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观察.结果显示感染小鼠脾细胞中T_h减少、T_s增多;T_h/T_s比值降低.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受抑制.IL-2诱导及活性测定中,靶细胞掺入cpm值降低.提示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可使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紊乱、降低.接受IL-2治疗组,脾T淋巴细胞转化及IL-2活性水平高于感染组,接近正常对照组;提示IL-2对增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3H-TdR掺入法检测了甲状腺素在体外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S_(180)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及胸腺细胞转化的影响,并对ConA刺激相应细胞转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甲状腺素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荷瘤鼠脾淋巴细胞及胸腺细胞的转化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1),甲状腺素可明显提高ConA刺激相应细胞转化。表明甲状腺素对机体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影响小儿肝炎病情及转归的因素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采用中医辨证与免疫学的一些方法来观察肝炎病儿身体内在因素。发现中医辨证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对肝炎患儿的临床分型、转归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一)中医辨证与肝炎患儿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的关系主要应用非特异性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以下简称淋转),少数以测定HBsAg为抗原观察特异性的白细胞粘附抑制试验(LAI),对55例肝炎患儿(其中急肝  相似文献   

17.
肿瘤免疫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所以了解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外测定细胞免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以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E玫瑰花试验比较简便,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应用。 E玫瑰花试验的原理是由于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的受体,因此当二者相遇时,T淋巴细胞能吸附绵羊红细胞,在其周围绕有数量不等的绵羊红细胞,形状宛如花结。1973国际免疫学会已公认这是T淋巴细胞的特征之一。通常以周围有3~4个绵羊红细胞即算作一个花结。根据花结形成速度的不同,可将花结分为两种:“早”玫瑰花结(Early rosette)  相似文献   

18.
参加核潜艇90昼夜航行的98名艇员航行前后的E—玫瑰花试验(E—RFC)、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BT)和航行后的血液流变学及体液免疫、补体C_3、C_4、B因子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末梢血T淋巴细胞的体外培养,在特异性抗元或非特异性刺激物(如PHA)的刺激下,可以转化为淋巴母细胞,DNA和RNA合成明显增多。~3H—TdR是DNA合成的前体物,而DNA又是淋巴细胞转化的物质基础。在淋巴细胞培养中投入~3H—TdR,经一定时间孵育后,测定~3H—TdR掺入细胞中多少,客观地从细胞复制DNA能力的大小而精确地判定淋巴细胞转化的程度,以此来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本文应用同位素掺入法对正常人和部分肿瘤病人作微量血液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同时对PHA的体内(皮试)及体外(淋转)试验作比较。  相似文献   

20.
动物实验证实,淋巴细胞转化水平与机体免疫状态存在平衡关系,故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用于检测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我院自1980年开始,以植物血凝素(PHA)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观察了正常妇女及妇科良、恶性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材料与方法(一)对象正常妇女及妇科良、恶性肿瘤病人各48、34及44例,良性肿瘤中卵巢及子宫良性瘤各18及16例,恶性肿瘤中卵巢癌、内胚窦瘤及未成熟畸胎瘤各35、8及1例。均作PHA激发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并比较三组受检者之间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