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目的:研究总结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儿科于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8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记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患儿采用常规加干预护理,对照组38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对比观察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对重症肺炎患儿病情的转归情况。结果:通过统计比较发现,常规护理组7-14d病情转归出院22例占57.89%,14-21d病情转归出院16例占42.11%;常规加干预护理组7-14d病情转归出院37例占88.10%,14-21d病情转归出院5例占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配合干预护理的方式对小儿重症肺炎的病情转归更加有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患儿观察病情变化,制定合理治疗、护理方案。结果:92例患儿治愈88例,死亡2例,转院2例。结论: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法可提高小儿重症肺炎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给酚妥拉明和多巴胺各0.3~0.5mg/(kg.次),溶于10%葡萄糖30~50ml静滴,每分钟5~8滴,根据病情6~8小时可重复1次。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68%。结论:酚妥拉明加多巴胺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衰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病情重,变化快,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等,且在抢救治疗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再度出现,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小儿重症肺炎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于2007年6月-2008年1月收治小儿重症肺炎6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原因。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我科收治的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42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各系统表现于2~3 d减轻或消失;治愈30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5例。结论重症肺炎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在重症肺炎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原发病不能解释的临床表现时,需及时做血钠测定,做到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6.
陈晓 《中医临床研究》2014,(11):126-127
目的:探讨临床辨证治疗婴幼儿泄泻的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泄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68例患儿临床治疗方法。结果:68例患儿经辨证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给予辨证治疗,有助于婴幼儿早日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按照婴幼儿重症肺炎诊疗常规进行救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400 mg/(kg.d),连用3~5 d。结果观察组发热、发绀消退,咳嗽、气促缓解,肺部啰音消失,肺部阴影吸收以及并发症控制时间均较对照组为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未发现丙种球蛋白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丙种球蛋白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且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期水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心血管病医院水痘患儿36例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儿经治疗均痊愈,病程5~10 d。结论:经临床治疗及护理恢复皮肤完整性,病情观察,预防感染和传播,做好家庭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塞式无创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SIMV)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7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分为两组,40例采用nSIMV治疗,另36例采用常规吸氧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采用nSIMV治疗24 h后,心率、呼吸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均较常规吸氧疗效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IMV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吸氧疗效明显,住院天数较常规吸氧疗效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SIMV可快速有效地改善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程瑞蓉 《河南中医》2016,(2):198-199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9例重症肺炎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及常规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5.5%、79.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206,P=0.021);治疗组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儿科重症肺炎的处理方法,以提高临床的诊治水平,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收集我院儿科住院重症肺炎患儿共78例,通过对其病例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此病的诱因、治疗方法和愈后情况。结果:78例中细菌感染61例(78.21%)、病毒感染12例(15.38%)、支原体与其它感染5例(6.4%),共72例(92.31%)总体治疗有效,共死亡5例(6.4%),其中由于呼吸衰竭3例(3.8%)、心力衰竭2例(2.6%)。讨论:儿科重症肺炎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细菌感染多见,早期防治是降低重症肺炎、病死率的关键,临床医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配合雾化吸入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婴幼儿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中接收的84例咳嗽患儿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穴位敷贴配合雾化吸入结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 d、7 d后观察组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时间、哭闹次数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 0.05)。结论:穴位敷贴配合雾化吸入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婴幼儿咳嗽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03例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经验。探讨低体重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我科体重在10kg以下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203例,根据婴幼儿的解剖生理特点,从术后呼吸系统的管理、循环系统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及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3例,其中15例出现并发症,术后死亡3例,死亡率1.5%,176例痊愈出院(其中复杂先心病21例,9例仍需做二期手术)。结论:完善低体重先心病患儿的术后综合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对降低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理恰当的小儿呼吸道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5月儿科住院的4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应用抗感染、化痰、平喘、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及气管内分泌物,随时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合理恰当的呼吸道护理。结果:40例患儿在经过合理有效的呼吸道护理后,治疗成功率显著提高,40例患儿的治愈率达87.5%。结论:做好重症肺炎患儿的呼吸道护理,是抢救小儿肺炎的重要环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与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09年2月~2011年2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护理和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68例患者中显效5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4.12%。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5.65±1.68)d,咳嗽消失时间为(6.88±1.76)d。经6个月随访,复发3例,复发率为4.41%。结论:有目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使患儿和家长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较大的提高,增强了患儿及家长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指导患儿合理用药,规范、长期、有效治疗,使大多数患儿哮喘症状得到理想控制、减少复发乃至不发作,从而改善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丙种球蛋白辅治婴幼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并介绍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重症肺炎患儿 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静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平均住院天数、气促消退时间、肺部罗音、咳嗽及吼喘消失时间和治愈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对婴幼儿重症肺炎有明显的辅助治疗作用;高质量的护理亦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俯卧位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重症肺炎患儿配合俯卧位引流及护理方法的临床资料。方法:50例患儿采用俯卧位体位引流为主,每次俯卧位1.5—3小时,每日2—3次,将强基础护理如气道湿化、有效叩背吸痰、挤压胸壁震荡等方法结合应用。结果:采用俯卧位体位引流后,患儿吸出呼吸道分泌物量及性质、肺部听诊、血氧饱和度、胸部x线射片、减少住院天数都有明显改善。结论:俯卧位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应用,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节约了住院费用,增加了床位周转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药疹的患者64例进行临床护理并总结分析护理方法。结果:64例重症药疹患儿均住院治疗,采取对应治疗及以上相应措施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20~28d,平均19.6d。结论:正确的护理对于小儿重症药疹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闭锁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儿科诊治和护理的30例行手术治疗的肠闭锁新生儿进行保暖、胃肠减压、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营养支持护理。结果:30例患儿术后平均3日排便,平均住院天数12d。痊愈26例,死亡4例,痊愈率为86.7%。1例发生电解质紊乱,1例发生吸入性肺炎,2例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随访2年,患儿营养状况和排便情况均正常。结论:加强肠闭锁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患儿呼吸衰竭及其它并发症发病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观察妈咪爱、恩密迭、清热除湿止泻颗粒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就诊于我院社区卫生服务诊所的60例婴幼儿腹泻患者,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对照组30例,男18倒,女12例。两组患儿年龄均为6个月-4岁。治疗前病程均为12小时-6天,其中82%的患儿病程在3天以内;65%的患儿有发烧;68%的患儿病初有呕吐。两组惠儿的年龄、性别和病情具有均衡性。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思密这、妈咪爱和清热除湿止泻颗粒联合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显著有效,此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