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60岁以上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我国老年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0%~50%,居老年心脑血管病之首位。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约有50%~60%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其余为普通高血压病。其中,普通高血压病是由老年前期演变而来,表现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在老年期后发病,以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不高和脉压增大为临床特点。无论老年人所患的是单纯  相似文献   

2.
<正>脉压差就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人的脉压差大约为40毫米汞柱。高血压病者的脉压差一般相应增大,低血压者则较小,一般为30毫米汞柱左右。脉压差增大常见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最多见于老年人,比如170/80毫米汞柱,在老年人高血压中大约有40%~50%属此种类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主动脉硬化,心脏收缩时硬化的主动脉不能适度扩张,使收缩压急剧增高;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回缩能力也减弱,不能充分推送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老年人自身生理、病理的特点,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发病、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与非老年人不同。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概括起来可以简化为"三高与三低"。所谓"三高"是指收缩压升高、清晨血压高、脉压差增大。一般来说,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而舒张压在早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由于动脉硬化的逐渐进展,在60岁以后开始回落,导致脉压差增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即血压持续升高,或3次  相似文献   

4.
YES or NO     
脉压差增大危险多YES 脉压差,是收缩压减去舒张压的差值。随着年龄的增大,高血压痛程的延长,脉压差会增大。脉压差是反映动脉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真正原因是动脉硬化,不仅是粥样硬化,还有纤维化。脉压差大表示血管弹性差。 高血压、糖尿病、衰老等都可以改变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管壁变硬,弹性变差,动脉扩张,导致脉压增大。一般50岁以后脉压差开始增大。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一样,脉压差增大是心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当收缩压高于130毫米汞柱时,收缩压越高,舒张压越低,则危险性越高。  相似文献   

5.
衰老可改变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大动脉僵硬度增加,并将直接引起动脉顺应性下降和动脉脉搏波传播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的增快,反射波时相提前,最终导致老年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差显著增大.目前,已完成的多个临床试验均证实,脉压增大与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冠心病)的发生率之间呈现强相关性,并且其相关性独立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2].因此,通过增加大动脉的扩张性和顺应性,减慢PWV,优化波反射可能是治疗收缩期高血压进而降低脉压差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以往曾认为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脑卒中及心肌梗塞)的危险主要与舒张压升高相关,因而众多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试验都是针对降低舒张压进行的,忽视了收缩压增高的风险,甚至导致一种误解,认为老年人的收缩压增高是随年龄增高的一种生理性改变。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发现收缩期高血压也是确立冠心病、脑卒中和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资料显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可增加心血管发生危险的2~4倍。因此,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应当进行降压治疗。特别对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7.
正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以及多合并有心脑肾等慢性疾病,因此给降压治疗带来不小的难度。老年人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避免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血压过低会影响大脏器供血老年高血压有以下特点:①多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往往以收缩压增高为主,舒张压增高不明显甚至偏低,脉压增大;②血压波  相似文献   

8.
顾名思义,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压高于140mmHg,而舒张压却低于90mmHg,这种血压的表现占老年高血压病人总数的一半以上,年龄越大这种血压越多。老年高血压大部分是由于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导致动脉弹性明显减退,这与人体的生理老化和病理老化有着直接的关系。50岁以前的高血压病人很少有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现象,60岁以后病人的收缩压会慢慢地升高,不易控制,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脉压差越来越大,到70~80岁时,这种现象达到了顶峰,以后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增高,超过16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却正常,小于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病。在6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中,约有一半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比例越来越增大。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0.
《长寿》1997,(4)
人们习惯把收缩压称为“高压”,舒张压称为“低压”,常常以为只有“高压”才是高血压的标志,而忽略“低压”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叫做脉压差。大多数老年人由于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低,血流阻力增高,故有收缩压增高和脉压差增大的趋势。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老年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及舒张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患者为年龄65岁的老年人,临床特点为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差增大、血压波动性大、有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等。老年高血压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会随着病情发展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事件等。老年高血压早期会导致血管压力增高、心脏负荷过重,进而损害靶器官,病情发展容易致使心肌扩张与变薄,而且会扩大心室整体结构,并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也是脑卒中和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控制好血压,能够降低脑卒中和心脏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进行长期持续性的药物治疗。本文针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治疗老年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卓康小分子团水十年来经过3万多人饮用实践证明,的确能治愈已患了三四十年的高(低)血压,包括七八十岁的老人,停药后血压也能稳定在110~130/70~80mmHg的正常水平,脉压差为35~45mmHg的理想值,表明主动脉、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已消除,血管恢复了弹性。许多用户不断反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其中包括许多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老年人喝小分子水理疗后,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减轻和逆转,使收缩压降低,而舒张压升高,血压长期稳定在正常值内,而且可停药,症状消除,取得比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老年人高血压多数表现为以收缩期血压增高为特点的动脉硬化型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专家信箱     
《健康世界》2008,(9):66-67
Q:老年的高血压患者有哪些特点,在治疗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A:老年人主动脉硬化程度较高,动脉的弹性差,高血压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表现为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较低,脉压大。同时血压的波动幅度比较大,易受情绪的影响。老年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  相似文献   

15.
280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秋飞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03-1904
目的探讨本地区老年人高血压的I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6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160例(57.1%),脉压差〉60mmHg者140例(50%);合并心脑肾损害者188例(67.1%);合并糖尿病者140例(50%);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40例(14.2%)。单用一种降压药能控制134例(47.9%),联合两种以上降压药治疗者146例(52.1%);因降压过快而发生意外事件25例(8.9%);死于心脑危害64例(22.85%)。结论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所占比例较大,脉压差大,并发症多且严重;合理用药;缓慢降压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32例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经过统一健康宣讲和4周的药物治疗后,血压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显效286(86.1%)例,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有效39(11.7%)例,患者血压较用药前明显降低,无效7(2.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较为多见;脉压差大,低舒张压的收缩期高血压较为常见;血压波动大;合并症较多,病死率高;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病因学、临床特点复杂,临床工作中应更加重视对其健康教育和诊断治疗,早期预防和干预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硝酸异山梨酯片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将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的30例设为对照组,将给予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的设为治疗组,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血压、脉压差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明显,P<0.05,而治疗组仅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下降不明显,在缩小脉压方面,对照组变化不大,而治疗组变化较大,P <0.05;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硝酸异山梨脂片能显著降低老年ISH患者的收缩压,但却不影响舒张压,因此对老年ISH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有些老年高血压患者,常常表现为收缩压(高压)升高,而舒张压(低压)正常或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约有一半属于上述这种类型。医学上将收缩压持续高于16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持续低于90毫米汞柱,称为单纯收缩期性高血压病。现在认为,就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而言,收缩压升高和脉压差增大,要比舒张压升高更  相似文献   

19.
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部分原因是主动脉弹性降低,主要原因是小动脉硬化、水钠潴留所致周围血管阻力增加,使收缩压增高更为突出,脉压差增大。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71岁的田大伯,长期患有高血压,最近检查发现,在吃药的情况下,收缩压控制在130~140mm Hg之间,舒张压在50~55mm Hg之间,有点偏低。那么像田大伯这种情况下还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吗?或者服用什么降压药才合适呢?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下降,顺应性降低,会出现脉压增大的现象,也就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正常或反低,这种情况称为"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本病强调个体化治疗,需考虑血压波动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