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力扬 《现代康复》1997,1(2):88-90
颈椎病系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临床表现的总称,根据受累及组织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若干类型。在各型颈椎病中以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最为严重,常需进行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严重还可发生瘫痪,其手术治疗亦比较复杂。现就其几个主要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最为严重的亚型,也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原因。目前认为除了椎管狭窄造成的机械压迫和缺血性改变构成其病理生理基础外,颈椎的动态不稳也是造成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其临床表现及查体复杂多样,常常需要与一些老年病相鉴别,除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所致的异常长束征,约51.9%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同时伴有根性病变。可疑脊髓型颈椎病者,磁共振成像为首选检查方法,弥散张量成像检测早期患者的敏感性更高。建议中、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轻度患者自诊断开始3年之内可考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更正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临床上可引起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甚至行走困难,躯干有约束感,严重者可致四肢瘫痪,大小便障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麻烦。尽早手术治疗是争取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最佳疗效的方法。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正确的康复指导对患者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颈椎病类型,常常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一般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前路手术其减压直接并且更符合生物力学原则,近年来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钉板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讨论前路减压并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选择指征。结果全组病例手术疗效满意,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实施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关键。脊髓单节段或两个节段受压者,选择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多节段脊髓受压者,选择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经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实施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术后随访0.5~7年,平均随访时间3.5年。结果临床疗效用JOA评分,术前平均5.5分,最终随访平均为14.6分.平均改变率为79.1%。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随着影像学的迅速发展,对诊断脊髓型颈椎病是否确定手术治疗较为容易,手术治疗已成为广大学者所共识,但选择何种手术方式,许多学者尚存在分歧。本文就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体位、气管食管推移、排痰训练;术后做好体位、切口、饮食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治愈31例,好转2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脊髓型颈椎病33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体位、气管食管推移、排痰训练;术后做好体位、切口、饮食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并进行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治愈31例,好转2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并在围术期进行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的病理改变对颈脊髓产生压迫而引起的脊髓压迫症状,好发于40~60岁人群。患者常诉手足无力,行走不稳,四肢麻木,胸腰部有柬带感或负重感,重症者可出现行走困难,二便失禁,甚至瘫痪。当已经出现肌张力高等阳性体征时,应尽早选择手术治疗。目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靠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前路颈椎管减压加椎骨融合术。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施行该项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0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体感诱发电位对颈椎病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0例颈椎病患者以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其颈脊神经功能,发现凡颈神经后根及脊髓因颈椎病变受挤压,均可导致体感诱发电位的改变。在四型颈椎病中,神经根型以N9波改变最为明显,椎动脉型以N11波改变,混合型以N9、N11改变,脊髓型以晚成分改变为主,因此,体感诱发电位可作为协助诊断颈椎病及疗效判断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颈椎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12例,统计术后2周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1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41例,占13.1%。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损伤6例,脊髓损伤加重7例,脑脊液漏4例,颈部切口血肿1例,钢板松动2例,肺部感染4例,低钠血症13例,深静脉血栓2例,应激性溃疡2例。结论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较多,手术操作并发症可通过提高手术技能减少发生率;对其他并发症提高认识,积极防治,也可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颈椎前后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严重的颈椎疾病,临床上可引起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甚至行走困难,躯干有约束感,严重者可致四肢瘫痪,大小便障碍,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麻烦.尽早手术治疗是争取脊髓型颈椎病获得最佳疗效的方法.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正确的康复指导对患者功能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补肾活血中药对兔慢性颈脊髓压迫的电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脊髓型颈椎病所致的慢性颈脊髓压迫.可造成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研究证实补益肝肾和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但其有效性仍未得到公认。本实验拟通过慢性脊髓压迫动物模型,探讨中药治疗对慢性颈脊髓压迫动物电生理变化的影响,及其在脊髓型颈椎病应用条件的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70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方法 对70例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病人重点加强术中体位和耐受力的训练,术后指导四肢功能锻炼,尤其手的捏与握功能的锻炼,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 表明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有利于该病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3例病人随访中Odom's临床疗效评定,其优良率达80%以上。结论 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中至关重要,良好的心理康复与躯体康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55岁以上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颈椎病。严重者可发生四肢瘫痪。因此也是一种危害最大的颈椎病。手术是目前治疗CSM最有效的方法.CSM确诊后应尽早手术。颈椎外科手术原则是直接、彻底的去除脊髓致压物,稳定脊椎,重建颈后生理曲度。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1]。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邹军  王与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68-1769
目的 探讨影响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1992年9月-2001年1月的7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前路手术后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作一分析。结果 病程及年龄与疗效有关,手术范围及融合方式与疗效无关。结论 建议脊髓型颈椎病患确诊后尽早手术治疗,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减压范围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显微内镜下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的应用。方法 对1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显微内镜下颈椎间盘摘除,同时行椎间植骨。结果 14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改善率为86.2%,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无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论 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副作用少的优点,在实施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安全可行,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  相似文献   

19.
颈椎前路减压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累及其周围组织所导致的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综合征。中、老年人易患此病,大多可通过非手术治疗缓解症状。但对于症状重,有严重椎间盘突出或外伤骨折脱位而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非手术治疗很难奏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人体平衡检测在颈椎病临床中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颈椎病在临床上可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其中以混合型者居多。对颈椎病患者作人体平衡检测,可以发现其平衡检测参数较正常人有明显的改变。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颈椎病患者73例,男性30例,女性43例,年龄31~60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