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自1983年落实降氟改水措施以来,截止2007年年底.全市有63个病区相继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占总病区数的80.77%,受益人口为9.3万人.为了解灵武市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2008年5月对32处改水工程进行了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20年改水降氟工作进展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河北省20余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改水降氟工作进展,评价改水降氟控制地方性氟中毒的效果.方法对全省2001年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年报表、改水井水氟动态监测、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到2001年底,累计改水5 604处,总改水率为63.04%.在各类氟中毒病区中,重病区村的改水率最高,达到82.37%;中病区村的改水率次之,为71.04%;轻病区村的改水率最低,为54.76%.平均改水合格率为63.73%,大部分市的改水井水氟合格率较高,有5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83.26%~98.75%,有3个市的水氟合格率在70.90%~79.59%.省级氟中毒监测点病情监测发现,除1个市外,其余各市的监测点8~12岁学生氟斑牙的患病率均达到非病区的标准(<30%).累计受益人口679.93万,占病区总人口的73.04%.结论河北省的改水降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辽宁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调查降氟改水工程使用现状,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7月,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已改水的48个县(市、区)饮水型氟病区的1234处降氟改水工程进行了定位调查,采集工程的经纬度、海拔高度,采集水样,检测水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降氟改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对地氟病区的降氟改水工程实施科学、数字化、系统直观的管理.结果 建立了辽宁省降氟改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全省13个市、48个已改水的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的降氟改水工程分布在东经39.39°~43.37°,北纬119.25°~125.50°,海拔高度在为-6.60~801.14 m.病区的1234个降氟改水工程中,能正常供水运行的工程927处,占调查工程的75.1%;修建尚未交工使用的工程29处,占2.4%;停运、报废工程278处,涉及344个病区村(屯)的供水,占调查工程的22.5%.有63处运行工程的水氟大于1.2 mg/L,占运行工程的6.8%;正常运行且水氟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工程864处,占调查工程的70.0%.结论 建立辽宁省降氟改水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对全省饮水型氟病区的改水工程实施科学管理,能为辽宁省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决策提供了准确、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2005-2007年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测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水氟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的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2004、2005和2006年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分别于2005、2006、2007在山东省17个市的113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县(市、区)对改水降氟工程的使用现状进行调查;对未改水病区村进行水氟筛查;对改水降氟工程进行水氟检测;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结果 山东省共有改水降氟工程5816处,工程以打井为主,水源主要为地下水;正常运行的工程占72.80%(4234/5816),间歇运行的工程占3.11%(181/5816),报废工程占24.09%(1401/5816).共筛查了16个市、100个县、6940个病区村(包括未改水和改水降氟工程报废的病区村)的饮水水样,其中水氟≤1.00 mg/L的病区村为2987个,占43.04%(2987/6940);水氟>1.00mg/L的病区村为3953个,占56.96%(3593/6940),最大值为13.31 mg/L.调查了17个市、95个县、4415处改水降氟工程,其中水氟≤1.00 mg/L的工程为2983处,占65.53%(2983/4415);水氟>1.00mg/L的工程为1522处,占34.47%(1522/4415),最大值为9.71 mg/L.结论 山东省仍有1/2以上的病区村和1/3以上的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并且近1/4的改水降氟工程已经报废,氟中毒防治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应尽快落实防治措施和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濮阳市是河南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严重的地区之一,病区分布广泛。改水降氟是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举措。濮阳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兴建改水降氟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83%的病区村改水任务,为掌握病区改水后饮用水氟现状及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评价改水效果,2012、2013年共抽取了3个已改水病区村开展了相关调查。1对象与方法1.1调查点的选择2012、2013年在濮阳市濮阳县、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1984—1992年共完成了112个病区村的改水降氟任务、建设工程96处,使病区群众基本摆脱了氟害,目前运转时间最长的已近17年。为了了解运转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提出控制措施,使改水降氟工程更好地为病区群众服务,现将改水降氟工程监测调查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82年首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濮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呈高强度流行,病区县5个,病区自然村773个,氟斑牙患者约44万人,临床诊断氟骨症4694人。由于近30年来地下水位变化、农村居民取水方式的多样化和降氟改水工程的兴建等因素,以前上报的病区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为给水利部门提供准确的病区资料,有计划的进行降氟改水,充分发挥资金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澄清病区分布情况十分必要。为了解改水降氟效果,对3个已改水村进行了连续5年的防治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17.
开封市地处豫东平原,属碱性土壤,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区,病区人口约157.20万人。自1982年至2000年对病区470个病村进行降氟改水,使20余万病区群众摆脱了高氟水的危害。为了科学评价降氟改水防治地氟病的措施,作者对开封市尉氏县苗庄村进行了降氟改水预防儿童氟斑牙16年(1985~2000年)的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 ,安阳县在改水降氟工作中 ,出现个人投资建设、管理改水降氟工作的做法 ,并在短时间形成了一种热潮 ,极大地推动了该县改水降氟工作的开展。这一做法有无生命力 ,能不能持续发展 ,有无推广价值 ,对此进行了调查 ,并对这种做法的效益进行了探讨。安阳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 ,人口110万 ,其东半部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病区人口 2 0 .73万。该县改水降氟工作始于 1984年 ,前几年改水降氟工作和全省一样 ,都是省、地、县按 4:33比例补助 1万元后村委会组织群众集资进行改水。多为压力罐式 ,这种模式在改水初期曾为改水降氟工作起到了一定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掌握张家口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水氟含量,为饮水型氟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张家口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选择截至2010年修建的降氟改水工程,调查改水工程的运转情况、资金来源情况等.在每处正常使用的改水工程处,采集1份水源水和2份末梢水,采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测定水氟.结果 共调查386处降氟改水工程,其中正常使用工程310处,占80.31%;间歇使用工程6处,占1.55%;报废工程70处,占18.14%.对316处降氟改水工程进行了水氟调查,其中水氟合格工程175处,占55.38%;水氟超标工程141处,占44.62%.调查的386处降氟改水工程中,共投资2186.82万元,其中国家、集体、个人分别投资1007.80万元、621.04万元、557.98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46.09%、28.40%、25.51%.结论 张家口市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现状令人十分担忧,应进一步加大病区改水力度,坚持可持续降氟改水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在山西省病情重、范围广,严重危害病区人民的身体健康,降氟改水是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措施.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下大力气进行改水降氟工作,连续对山西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进行水质和病情监测,现将山西省2004~2005年国家级监测点盐湖区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