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全切术病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付楠  杨海玲  耿向旭  张红 《护理研究》2004,18(16):1433-1434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见手术之一,是根治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严重宫血等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子宫全切术会使病人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绝望等。抑郁心理容易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对病人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常产生负面影响[1]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更多的是关注其生理功能的恢复,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够重视。本文采用量表及访谈的形式对42例子宫全切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问题,探索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1 调查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2 0 0 3年3月—2 0 0 3年12月在我院行子…  相似文献   

2.
孟会玲 《护理研究》2007,21(7):1901-1902
全子宫切除手术是根治妇科子宫恶性肿瘤、子宫肌瘤、严重宫血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会使病人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如抑郁、紧张、焦虑、恐惧等,这些不良的负性情感反应容易引起免疫功能异常,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常产生负面影响。为了解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心理应激状态及影响因素,本文应用自评问卷调查,对78例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病人进行测评分析,期望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在子宫全切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8年10月接受子宫全切术的7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全切术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干预,使用自制的子宫全切术病人心理状况调查问卷、视觉模拟焦虑评分尺(VASA)、自制的手术配合度量表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病人心理状况评分、焦虑评分、心率及血压波动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多理论框架的系统化心理护理模块对子宫全切术病人施加干预,可明显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降低身心应激反应,提高治疗配合度。  相似文献   

4.
李又环 《全科护理》2012,10(8):708-709
回顾性分析经阴式子宫全切除术15例和经腹子宫全切术20例病人的资料,术前做好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切口、阴道、饮食与排便、尿管等护理,指导病人早起活动,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35例病人恢复良好,住院7d~14d痊愈出院,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认为做好子宫全切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病人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我院2009年2月~2010年8月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妇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抑郁、焦虑和生活质量三个指标。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有积极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应重视对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心理开导,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工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杨绍平  马兰  伍倚欣  郭桂英 《全科护理》2012,(35):3269-327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子宫全切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两组病人的心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中恐怖、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人际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病人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治疗子宫肿瘤最好的方法是手术切除,虽然手术可以切除肿瘤组织,但手术同样也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会给病人带来暂时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治疗和生存质量。因此,对子宫肿瘤病人两种术式(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切术)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以指导护士做好护理工作,减少病人因手术所造成的疼痛,使其轻松度过康复期,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章竹青 《全科护理》2013,(16):1475-1476
子宫全切术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手术方法,适用于子宫本身及附件、宫颈重度病变或其他原因不需要保留子宫者、妇科常见的良性或者恶性肿瘤等。但因子宫是女性孕育生命的器官,在切除子宫前病人常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1]。现分析子宫全切术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的一种常见手术,是根治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手段.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器官,大部分妇科病人由于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担心子宫切除后减弱或丧失性欲会影响夫妻生活,影响到夫妻关系.因此,切除子宫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尤其是未绝经病人,而子宫切除后性生活的恢复与病人的心理关系密切,多数病人术后产生心理障碍,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可以减轻心理障碍,改善性生活质量.2007年3月-2007年8月我院妇科对子宫全切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并与未干预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12例子宫全切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其发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患者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给予212例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心理护理是减轻或消除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护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中青年妇女子宫全切术后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参照 EORTCQLQC30量表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009年—2011年199例子宫全切术后病人的一般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社会功能、性生活质量方面进行了随访调查,调查结果数据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各因素与病人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并发疾病、术后时间等因素对中青年妇女子宫全切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应重视术前术后相关知识的宣教,要因人施教,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指导,让病人及其配偶掌握一定的女性生理常识,充分认识该术式对病人生活的影响程度,对提升病人的自信心,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采取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不良情绪的影响以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验证数据中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纳入的58例子宫全切术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进行分组,即参照组(n=29例)与研究组(n=29例),将采取常规护理的作为研究参照组,将采取围手术期心理干预的作为研究研究组,对比观察参照组与研究组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数据研究发现,研究组子宫全切术患者管理满意度计算值高于参照组数据,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数据,P <0.05,统计学形成显著参比意义。结论:将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应用在子宫全切术患者中的护理作用明显,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3.
我科2006年1月-2008年2月因各种疾病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246例。对于子宫全切后的患者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必然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和心理反应。我科护士注意收集分析病人的有关心理反应和相关资料,施以恰当的心理护理技术,使病人心理处于安宁和平静,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的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傅红波  黄飞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01-2003
目的 阐释Neuman系统模式的核心内容,探讨以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在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入住的136例子宫全切术后存在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根据Neuman理论设定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治疗和生活护理,并于干预前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D)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心理干预后治疗组患者HAMD总评分显著改善(P<0.05),同时焦虑/躯体化、阻滞、认知障碍3类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以Neuman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方法,在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子宫全切术是用于治疗妇女子宫疾病常见的手术之一,它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一些不良因素可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的恢复,也会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损害。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鉴于子宫全切术对妇女会造成特有的心理社会压力,而心理社会因素又会影响到手术的成功及术后的恢复。我们对9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在同手术期加强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子宫切除病人的舒适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子宫全切术后对病人实施舒适护理与一般护理相结合的效果。[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护理后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及生理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前、术时血压升高人数、更年期症状明显改变者少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情况及病人满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子宫全切术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有效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子宫全切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的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患者离婚率低于对照组(P<0.05)。加强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手术引起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促使患者术后积极调适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式子宫全切术新术式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有子宫全切术指征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采用新术式子宫全切术108例为观察组与行传统的腹式子宫全切术108例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切口疼痛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术后病率、术后残留卵巢综合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术式腹式子宫全切术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明显优于传统腹式子宫全切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子宫全切术后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及一般护理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护理后对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及生理跟踪观察。结果研究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和术后2年表现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于有效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芳 《护理研究》2007,21(5):1188-118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妇科手术对性生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子宫全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子宫是女性的一个重要生殖器官,病人会对此产生很大的顾虑。我院通过对子宫全切除术病人的术后随访,了解她们在子宫切除后的生理、心理变化,为护理人员对子宫全切除术病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