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蔡和利  马善美  林洁 《医学信息》2010,23(5):1251-1252
目的 观察阿拉坦五味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阿拉坦五味丸治疗,对照组仅予一般处理及对症处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及病理组织掌改善情况.结果 主观症状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组织学改变改善,显著优予对照组.结论 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2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5.7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萎胃复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高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1日~2014年4月30日在我院中医科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随机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吗丁啉、多酶片及猴菇菌片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口服中药萎胃复元汤的中药治疗,治疗4w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7.92 d、治疗有效率为96.43%、不良反应率为7.14%,显著优于对照组,且<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萎胃复元汤可以迅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且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药物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手段,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中西药物联用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和缓解有效时间都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其特点是疗程短、副作用小、疗效肯定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到2009年两年内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17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只培予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17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在治疗6周后复查胃镜且有完整的资料记载,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在治疗组中,痊愈率21.6%(38/176),显效率34.1%(60/176),有效率为34.7%(61/176),无效率为9.7%(17/176),总有效率90.3%(159/176);在对照组中,痊愈率8.0%(14/176),显效率23.3%(41/176),有效率为47.2%(83/176),无效率为21.6%(38/176),总有效率78.4%(138/176).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药物联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62例。该院将这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联合甲硝唑与阿莫西林治疗,而观察组采用的是联合中药进行治疗。该院在两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及时的记录与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其特点是疗程短、副作用小、疗效肯定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果胶铋和克拉霉素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25%,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9.12%,治疗总有效率为78.53%,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结果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红新 《医学信息》2018,(13):151-153
目的 观察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胃黏膜EGF,EGFR、TGF-a水平、黏膜萎缩、IM和Dys积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高于对照组的7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痛、嗳气、乏力、口苦等临床症状评分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胃黏膜EGF,EGFR、TGF-a表达量均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黏膜萎缩、IM和Dys积分下降,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变组织的增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西医组(予以西药常规治疗)和中医组(予以中医辨证治疗),每组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医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优于西医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明显低于西医组的(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高,不容易复发,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中医活血化瘀与西药联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实施治疗,研究组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西药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中医活血化瘀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茂先 《医学信息》2010,23(13):2088-208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到2009年两年内经胃镜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的患者176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只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176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病例均在治疗6周后复查胃镜且有完整的资料记载,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作用。结果在治疗组中,痊愈率21.6%(38/176),显效率34.1%(60/176),有效率为34.7%(61/176),无效率为9.7%(17/176),总有效率90.3%(159/176);在对照组中,痊愈率8.0%(14/176),显效率23.3%(41/176),有效率为47.2%(83/176),无效率为21.6%(38/176),总有效率78.4%(138/176)。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普遍存在情绪低落、处事消极、容易悲观失望等典型的抑郁症状。本文对246例CAG患者进行了SCL-90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1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3例予以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54例予以阿莫西林+兰索拉唑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50/54),高于对照组73.58%(3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3/54),对照组为11.32%(6/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85%(1/54),低于对照组15.09%(8/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阿莫西林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生活质量,且预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He-Ne激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He-Ne激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的影响,将5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非治疗组及各激光治疗组。应用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的混合溶液灌胃8周,刺激大鼠胃黏膜,并结合劳累、饥饱失常等多因素方法建立大鼠CAG模型,各治疗组在造模完成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6.24J·cm-2,4.80J·cm-2,3.36J·cm-2)的He-Ne激光照射,每日一次,连续20d,观察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变化。发现3.36J·cm-2的He-Ne激光组与非治疗组比较,胃黏膜变厚(P<0.01),炎细胞减少(P<0.05),细胞形态、结构、体积、均恢复或接近正常;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表明3.36J·cm-2的He-Ne激光照射能够促进CAG大鼠的胃黏膜功能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胃镜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80例(Hp阳性组),另选取院同期治疗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Hp阴性组).对比单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Hp感染者病理改变分布情况,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不同病理特征Hp感染程度.结果:Hp阳性组患者胃部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发生情况均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患者炎症、中性粒细胞浸润、肠上皮分化、胃粘膜萎缩情况为中-重度者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不同病理特征之间患者Hp感染程度不一,胃粘膜萎缩患者其Hp感染程度以强阳性为主,炎症患者则以弱阳性为主(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病理特征存在密切联系,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Hp诊断、根除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消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黄连素并吗丁啉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应用黄连素并吗丁啉疗效观察张健桂(兰州市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应用黄连素并吗丁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方法:将有症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分为二组,黄连素并吗丁啉组,黄连素组两组疗效观察。结果:黄连素并吗丁啉组症状缓解一周达84...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用于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筛查的临床价值,确定适合我国人群的最佳筛选临界值和筛查方案.方法 人选因消化道症状到我院消化门诊及病房就诊并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根据内镜检查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结果对受试者进行分组,以病理结果为判断AG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比较PG Ⅰ、PG Ⅰ/PG Ⅱ比值、CEA、CA72-4、CA19-9和CA242用于AG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共人选受试者323例,分为正常对照组(148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53例)、萎缩性胃炎组(95例,分为轻度萎缩48例、中度萎缩34例和重度萎缩12例)、胃溃疡组(17例)及胃癌组(10例).因胃癌组病例数少,未对该组进行统计学分析,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年龄、性别、血清CA72-4、CA242、CA19-9及CEA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G Ⅰ及PG Ⅰ/PG Ⅱ比值在萎缩性胃炎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随胃粘膜萎缩严重程度的增加PGⅠ及PG Ⅰ/PG Ⅱ比值逐渐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和P=0.200).PG Ⅰ/PG Ⅱ比值和PG Ⅰ对AG具有较好的筛选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1和0.725,大于目前常用的指标CA72-4、CA242、CEA和CA19-9的AUC,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GⅠ/PG Ⅱ比值和PG Ⅰ筛选AG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72和<58.6ng/mL,此时筛选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PGⅠ/PGⅡ比值为91.4%和65.1%,PG Ⅰ为81%和52.8%.综合考虑,推荐采用PGⅠ/PG Ⅱ比值<5.72作为判断标准筛选AG,灵敏度可达到91.4%,特异性为65.1%.结论 血清PG Ⅰ及PG Ⅰ/PG Ⅱ比值可用于临床筛选AG患者,不仅有助于早期识别胃癌高风险个体,还能减少不必要的侵人性检查对患者带来的伤害.与传统的胃部肿瘤标志物相比,血清PG Ⅰ及PG Ⅰ/PG Ⅱ比值在筛选AG上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探讨慢性胃炎和胃癌中PGI、PGII、PGR、G17水平变化、感染Hp不同毒力因子的阳性率及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判断所观察指标在慢性胃炎和胃癌中的诊断价值,为胃炎及胃癌的筛查诊断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收治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59例患者作为CNAG组,同期收治的经胃镜结合病理明确诊断为萎缩性胃炎165例患者为CAG组,确诊为胃癌51例患者为GC组。受试者于入院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后检测PGI、PGII、PGR、G17水平及Hp毒力因子CagA、VacA、UreA。比较各指标的水平变化、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性能。结果 CNAG组、CAG组、GC组之间PGI、PGR、G17水平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NAG组比较其余两组PGI、PGR水平均显著下降,与CNAG组比较其余两组G17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75例患者,其中Hp阳性患者226例,阳性率为60.27%。CNAG组、CAG组、GC组Hp阳性率分别为52.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智能分光比色内镜(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e,FICE)、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患者及200例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以上患者及100例正常人的PG Ⅰ、PGⅡ水平及PGR(PG Ⅰ/PGⅡratio)变化.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白光内镜组及FICE内镜组,分别180例.所有患者再次进行胃镜检查,白光内镜组不染色而仅肉眼观测常规取活检;FICE内镜组在FICE内镜下染色后在可疑病灶处取活检.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GC、CAG患者的PG Ⅰ及PGR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Ⅱ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GC组和CAG组PG异常检出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ICE内镜组阳性检出率(93.3%)显著高于白光内镜组(6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ICE内镜较白光内镜检出率更高,FICE内镜联合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筛查及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