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舒筋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8例和对照组103例。对照组给予怡开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活血舒筋汤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2%高于对照组的75.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舒筋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机体微循环的同时还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有效的预防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阳珍 《医学信息》2010,23(5):1312-1313
目的 评价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饮食控制、常规降血糖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以盐酸丁咯地尔联合甲钴胺.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50%,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临床上盐酸丁咯地尔和甲钴胺联合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温阳化痰活血法与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2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使用温阳化痰活血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15例患者为显效、11例为有效、15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63.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例、9例、25例及39.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痰活血法应用于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何用数字表法随着分为两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长海痛尺疼痛评分、踝-肱指数(ABI)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11%)、ABI(1.06±0.16)明显高于对照组;长海痛尺"疼痛得分(2.63±1.36)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活血化痰中药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CRP、SOD、M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中风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9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活血通络化痰中药方加减变化治疗,治疗后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HCY、CRP、SOD、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HCY、CRP及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愈、显效及有效组患者的血清HCY、CRP及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临床疗效的增强,患者血清中HCY水平,CRP水平及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述指标与临床评估结果具有一致性.结论 活血通络化痰中药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治疗作用显著,具有较强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脉冲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康复治疗,同时辅以电脉冲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对照组只使用常规药物和一般康复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4天。治疗前后均进行运动功能测评。结果:研究组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辅以电脉冲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吴洲  武风云 《医学信息》2007,20(4):337-338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将57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每日静滴20ml治疗3周,并在治疗12周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血糖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组对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肢体疼痛、麻木、发凉、感觉异常和/或减退等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8.57%,较对照组51.72%,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改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疗效,是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葛根素、弥可保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应用葛根素、弥可保治疗组62例,单纯用弥可保作对照组4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总有效率93.56%,而对照组62.5%。结论葛根素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92例,均使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用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2w.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总有效率69.5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血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对糖尿病患者血浆ET-1和sICAM-1水平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金芪降糖片和降糖类西药同时服用治疗糖尿病,并与只服西药治疗组进行比较。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因子ET-1和sICAM-1水平,同时观察血糖和血脂、HbA1c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金芪组治疗后血糖和血脂、HbA1c均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仅血糖有明显变化(P〈0.05);金芪组治疗后ET-1和sICAM-1均显著降低,分别为P〈0.05和P〈0.01,对照组两者水平皆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金芪降糖片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中ET-1和s/CAM-1水平,从而保护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在西药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再加以中药辨证施治,可以提高临床对糖尿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凉血活血法对肝炎高胆红素血症(TBIL)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凉血活血中药煎剂,1剂/d,分2次日服,疗程4周,对照组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促肝细胞生长素80-120mg,10%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高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0.55%,对照组显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凉血活血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煮血症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患者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96例SPI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汤治疗,均连续治疗2 w.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白介素(Interleukin,IL)-2、6、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较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效果较佳,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双侧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5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甲钴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1次/d。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4w后观察两者临床疗效及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极中药离子穴位透入对偏瘫肢体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随机抽取80例脑梗死所致的偏瘫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及主、被动功能锻炼,同时辅以电极中药离子穴位透入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主、被动功能锻炼.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20天,治疗前后均进行肌力测评.结果:研究组的肌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治疗辅以电极中药离子透入治疗对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强化神经营养方案辅助胰岛素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5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入到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强化神经营养联合胰岛素方案.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高达90.57%,而对照组为75.4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氧化应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氧化应激指标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神经营养方案辅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降低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依照常规治疗服用降糖药物,并根据患者血糖值差异调整用药量。观察组在对照组使用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方法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在对其疾病的认知与相关行为上比较,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良好疗效,且对患者心理及行为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在降糖药物基础上联合西酞普兰20mg/d和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仅用降糖药物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结果经8周治疗后,研究组显效率为80.0%,对照组为32.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比对照组抑郁评分下降显著(P〈0.05),两组间HAMD减分率于第2、4、8周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西酞普兰联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具有良好疗效,而且副作用没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4月期间,一共收治了60例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将此次治疗和研究的60例患者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患者采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显效患者25例,占83.3%;有效患者有3例,占10.0%;无效患者有2例,占6.7%;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患者20例,占66.7%;有效患者有4例,占13.3%;无效患者有6例,占20.0%;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15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正常的降糖、改善微循环、补充维生素等基础治疗,观察组除基础治疗外采用中药治疗,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20 d治疗后,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共痊愈25例,总有效率达94.67%;对照组痊愈7例,总有效率78.67%。两组疗效痊愈人数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采用辩证施治,对不同类型的患者采用不同方剂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