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消癖安乳汤治疗乳腺增生病;方法对不愿服西药治疗的患者采用中药汤剂消癖安乳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红外线扫描乳腺肿块的变化;结果治愈20例,显效8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中药对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有绝对优势;结论消癖安乳汤具有改善乳腺局部循环,抑制乳腺增生,改善临床症状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2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中医称“乳癖”。是女性乳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变。笔者经20余年临床经验,悟出消癖汤(自拟)一方,临床总结215例,疗效满意,管窥之见,不揣冒昧,敬希同道指正。1 临床资料年龄最小21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5年,平均1.5年;部位:双侧乳腺增生152例,右侧21例,左侧42例。所有病例都有乳房胀痛症状,查体可扪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内有颗粒状、片状或索条状物。2 治疗方法消癖汤:醋炒柴胡10g、炒白芍10g、当归10g、元胡10g、川楝子30g、桔梗10g、夏枯草30g、丹参30g、昆布20g、党参10g、王不留行10g、青皮10g、白芥…  相似文献   

3.
罗会华 《河南中医》2007,27(3):69-70
笔者2006年1~5月采用乳癖消片合乳宁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女性门诊病人,年龄最小21岁,最大52岁,平均34岁;其中育龄妇女112例。多普勒彩超检查:双侧乳腺增生102例,单侧乳腺增生18例。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乳癖的诊断标准:①具有明显的乳房单侧或双侧的肿块及胀痛的特征症状;②多普勒彩超检查具有乳房增生改变;③除外生理性乳房疼痛。2治疗方法中成药乳癖消片(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1021822)是由鹿角、蒲公英、昆布、夏枯…  相似文献   

4.
自 1 991年~ 2 0 0 0年 8月 ,笔者用自拟中成药配合方治疗乳腺增生病 60例 ,获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0例均为女性 ,年龄在 1 9岁~ 47岁之间 ,平均31 .6岁 ;病程半年~ 2年 ;未婚 1 1例 ,已婚 49例 ;病发于单侧者 1 8例 ,双侧者 42例。全部病例均未发现“橘皮征”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经近红外光乳腺透照检查均符合乳腺增生病诊断 ,其中小叶增生型 40例 ,纤维腺病 1 7例 ,囊性增生型 3例。2 治疗方法乳治 号 :乳核散结丸、逍遥丸、公英片。乳治 号 :乳癖消、逍遥丸、公英片。乳治 号 :乳核散结丸、公英片。乳治 号 :乳癖消、…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中医谓“乳癖”。笔者自2001年4月至2007年4月用乳癖康合剂加减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病例选择1.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本病中医、西医诊断标准。多由情志内伤、肝郁脾虚、痰瘀凝滞而致。1.2排除病例标准所有病例治疗前均经红外线扫描,钼靶X线乳房摄片,组织病理学检查,除外乳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而确诊为乳腺增生病。2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病例均为女性,180例,按5∶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已婚120例,未婚30例,年龄20~30岁50例,31~40岁80例,41~52岁20例,平均年龄34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  相似文献   

6.
张春花  王冬娜 《河北中医》2001,23(12):937-937
乳腺增生病 ,中医称为乳癖。1 996~ 2 0 0 1年 ,我们自拟消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5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均为门诊病例 ,诊断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 中乳癖的诊断标准 ,结合乳腺近红外线扫描、B超检查 ,除外其它乳腺疾病。年龄最大 52岁 ,最小 1 9岁 ,平均 35岁 ;病程 6个月~ 1 3年 ,平均 1 0个月 ;双侧乳腺增生 1 9例 ,左侧 1 5例 ,右侧 2 4例 ;周期性胀痛33例 ,非周期性胀痛 2 5例 ;乳房肿块呈圆形 (大小不等 )者 31例 ,条索状结节者2 3例 ,囊性肿块者 4例。2 治疗方法均予消癖汤加减治疗。基本方 …  相似文献   

7.
王尊状 《山西中医》2008,24(12):15-15
目的:观察夏枯消癖汤加微波照射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疗效。方法:92例经彩超确诊为乳腺增生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应用夏枯消癖汤加微波照射治疗,功率10 W,每次20 min,每日1次。对照组45例,口服乳癖消加逍遥丸治疗。均10天为1疗程,3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98%,明显优于对照组46.7%(P<0.01)。结论:夏枯消癖汤加微波照射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农杆内(乳癖)为临床常见乳腺病之一,相当于乳腺小叶乳腺管增生、乳腺增生,近30年来在治疗该病时总结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筛选出疗效明显的方药,并由我院制剂室生产了傣药雅农杆(乳结消胶囊)、雅底农杆(乳结消膏),近年我们用本方药内服外贴治疗乳癖疗效甚佳。1临床资料67例病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3.5岁;病程半年至5年16例,6年至10年39例,11年以  相似文献   

9.
黄英 《吉林中医药》2003,23(3):25-25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的常见病 ,笔者自 1998年起 ,用自拟消癖汤治疗本病 4 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4 2例均为门诊病人 ,已婚 31例 ,未婚 11列 ,其中 2 5例已生育。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5 0岁。双侧乳房可触及肿块者 2 6例 ,单侧乳房可触及肿块者16例。全部经远红外线透照检查、远红外线热图象检查或高频X线机乳腺摄影检查 ,诊断为乳腺增生病 ,并排除恶性病变。中医诊断参照《乳腺增生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修订稿 )》[1] 。2 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为治则。方用自拟消癖汤 :柴胡 10g ,当归 10g ,白芍 10g ,茯苓 10g…  相似文献   

10.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为进一步了解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我们做了有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随机收集152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最大者46岁,最小者25岁,平均33岁.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病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后到绝经前,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乳癖消、逍遥丸、天冬素片及三苯氧胺等。我们研制了乳痛灵I号口服液,3年来治疗观察384例病人,并与乳癖消、逍遥丸相比较,疗效满意。1 一般资料选择本病患者848例分为三组:乳痛灵I号组384例,乳癖消组268例,逍遥丸组19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4±2.6岁,为本院乳腺病门诊病例。病程最长10年,最短1个月。双侧乳房肿块286例(74.5%),单侧98例(25.5%),合并乳房纤维瘤87例(22.7%)。2 诊断标准1一侧或双侧乳房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肿块,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乳房经前…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属祖国医学的“乳癖”、“乳疬”范畴,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好发于中年妇女,本病为乳腺癌前病变,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我们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以疏肝开郁理气豁痰、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治疗原则,自拟中草药治疗215例乳腺增生患者,获效尤为显著,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年龄最小23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6岁;病程最短为半年,最长为5年,平均1.5年;双侧乳腺增生152例,左侧42例,右侧21例;所有的病例都有乳房胀痛症状,查体可扪及一例或双侧乳房内有颗粒状、片状或索条状物。2治疗方法药物组成:柴胡10g、酒炒白芍15g、白术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成药乳癖消、乳增宁对乳腺增生病不同辨证分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在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病人中,随机抽取乳癖消组和乳增宁组各200例,进行组间比较并分别对各中医证型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乳癖消组和乳增宁组治愈率比较P0.05,总有效率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肝郁气滞、痰瘀互结和冲任失调各证型治愈率比较中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乳癖消和乳增宁也要辨证施治乳腺增生病才能产生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乳腺增生病,中医谓之"乳癖",是以乳房局部发生肿块或刺痛,兼有胸闷、嗳气等症状,且与女性生理周期有关为特征的乳房疾病。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目前已将本病列为乳癌前病变。笔者2011年4月~2013年6月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共50例,已婚40例,未婚10例;年龄20~30岁20例,31~40岁27例,41~51岁3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阳散结汤治疗阳虚痰湿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阳虚痰湿型乳腺增生症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温阳散结汤和乳癖消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和评估。结果:温阳散结汤与乳癖消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分别为:治愈:13例,5例;显效:11例,9例;有效:4例,10例;无效:2例,6例。结论:温阳散结汤治疗阳虚痰湿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优于乳癖消,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乳癖消减方抗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乳癖消减方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致大鼠乳腺增生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乳癖消片组(生药4 g·kg-1)、乳癖消减方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g-1),模型对照组15只,其余每组各10只.大鼠连续ig给药9周,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并对第二、三对乳房常规固定染色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乳癖消减方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乳癖消减方中、高剂量组不仅可以使乳腺增生大鼠雌二醇与孕酮的比值恢复正常(P<0.01),且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乳腺增生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乳癖消减方对大鼠乳腺增生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笔者根据古代医家理论结合个人实践,以内服外敷并用之法治疗60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文6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37岁。未婚9例,已婚51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达8年。本文60例均经西医外科确诊为乳腺增生病。治疗方法: 一、内服汤剂基本方药:柴胡15克、香附10克、郁金15克、全瓜蒌30克,白芥子15  相似文献   

18.
乳消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症 ,为女性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发病率高 ,严重者可成为癌前病变 [1、2 ]。治疗该病目前西医尚无较好方法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 ,采用自拟乳消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症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34例均为 1996 - 1998年因乳腺增生 ,用乳癖消或小金丹治疗不佳而来就诊者。全部病例均为女性 ,年龄为 2 0~ 5 3岁 ,平均 35岁 ;病程 5个月~ 10年不等。病变单侧 5 0例 ,双侧 84例。节结状 76例 ,囊状 35例 ,块状 2 3例 ,随机分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 71例。1.2 方法 治疗组予乳消冲剂 ,药用 :柴胡 10 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乳癖消汤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方法:乳腺增生患者78例,运用自拟乳癖消汤,煎汤口服,配合针灸(选穴膻中、合谷、天宗、肝俞)治疗。结果:治愈46例,好转3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结论:自拟乳癖消汤配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口服乳消汤加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90例。治疗组口服乳消汤并外用中药热敷治疗;对照组口服乳癖消片并外用10%硫酸镁水溶液热敷治疗。2组均以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65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乳消汤口服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