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前瞻性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参考。方法 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座城市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8 102名青少年,分别采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调查和抑郁症状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达标比例为37.0%,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6%。分学段、性别后,MVPA达标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均低于MVPA未达标组(χ2=7.62~34.54,P值均<0.05)。抑郁症状程度严重青少年具有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长、高强度体力活动(VPA)时间短的特点,抑郁症状程度较轻或无症状青少年MVPA时长更长。不同抑郁症状程度青少年总体LPA、VPA;男生LPA,女生LPA、VPA;初中生LPA、VPA,高中生LPA、中强度体力活动(MPA)、MV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46.48,10.31,18.06,25.02,29.54,30.25,1...  相似文献   

2.
探讨天津市大学生体力活动水平与身体成分的相关性,为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招募天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363名在校大学生为测试对象.采用InBody 520人体成分分析仪测量身体成分,采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记录7d体力活动数据.运用SPSS 2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男生肌肉量、去脂体重、骨骼肌、躯干肌肉量均高于女生,体脂百分比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6.20,6.16,6.18,6.47,-3.09,P值均<0.05).男、女生每天静坐时间均为10 h,女生每天中高等体力活动时间低于男生.男、女生每天静坐时间与体脂百分比、体脂肪均呈正相关,与肌肉量、去脂体重、骨骼肌、躯干肌肉量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每天轻体力活动时间、每天中高等体力活动时间、日均能量消耗、每周运动次数、每周运动时间与体脂百分比、体脂肪均呈负相关,与肌肉量、去脂体重、骨骼肌、躯干肌肉量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静坐时间过长是天津市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增加中等以上体力活动时间可以降低肥胖风险.  相似文献   

3.
了解中国视力障碍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模式和久坐行为时间,为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加速度计对中国西部地区某特殊教育学校78名7~23岁视力障碍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和模式进行测量.结果 男女生相比,男生身高略高、身体略重(t值分别为2.81,2.46,P值均<0.05).基于Puyan等加速度计切点值,学生平均每天进行轻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时间为(285.18±47.29) 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physical activity,MPA)时间为(141.92±57.63) min,高强度身体活动(vigorous PA,VPA)时间为(17.66± 14.83) min,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to-vigorous-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MVPA)时间为(159.58±69.83) min,久坐时间为(988.38±110.18)min.98.7%的受试者达到了WHO关于青少年每天应至少进行60 min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身体活动的推荐量.结论 中国西部地区特殊学校视障青少年每日进行促进身体健康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水平达到且超过WHO身体活动推荐量.  相似文献   

4.
了解拉萨市藏族初中生体力活动状况及其与身体成分之间的关联,为藏族初中生青春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支持.方法 按方便抽样,兼顾城郊分布的原则,在西藏拉萨市6所初中的1 246名藏族学生进行身体成分及体力活动调查.结果 拉萨市藏族初中生久坐时长为(562.5±88.3) min/d、中高强度为(54.2±11.2)min/d;男生中强度、高强度、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4,38.91,17.50,P值均<0.01);男生总体力活动量、总能量消耗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98,23.28,P值均<0.01);每天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达60 min及以上人数比例为28.1%.初中生超重、肥胖体型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4%,7.5%,腰高比≥0.5的学生占19.7%.男生在身高、体重、腰围、去脂体重指标方面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18,14.94,8.58,23.26,P值均<0.01);男生体脂百分比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33,P<0.01).男生和女生腰高比、身体脂肪含量、体脂百分比与久坐时长均呈正相关,与低强度、中强度、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结论 拉萨市藏族初中生体力活动水平相对较高,体力活动时间与身体成分呈负相关,保持一定体力活动对身体脂肪控制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基于成分数据分析的研究,系统评价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 PA)、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 SB)和睡眠与肥胖的关联或等时替代效应,为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SPORTDiscus、Web of Science和Medline数据库检索发表于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1日的相关研究。2名有经验的评价员独立完成文献的筛选、数据提取以及质量评估。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文献质量得分范围为7~12分。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睡眠与肥胖均呈负相关,且MVPA替代其他行为可降低肥胖风险,替代时间为1.5~60 min/d。低强度身体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 LPA)、SB与肥胖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MVPA是儿童青少年肥胖干预的主要着眼点,在现有身体活动水平的基础上,每周增加60 min的MVPA可能是降低肥胖风险的最小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力活动(PA)、久坐(SB)和睡眠(SLP)之间等时替代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体脂率(FAT)的关系,为控制青少年肥胖提供有效措施。方法 2022年5—8月在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和滨湖中学招募12~15岁青少年193名,使用常规测试方法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BMI;采用三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测量受试者的PA、SB和SLP。结果 15 min的等时替代结果发现,增加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时间并减少其他活动时间时,BMI-Z减少0.17~0.22个单位、WC-Z减少0.16~0.20个单位、FAT-Z减少0.17~0.22个单位;MVPA与SLP、SB、低强度身体活动(LPA)之间的替代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MVPA替代SB产生的效用>MVPA替代SLP产生的效用>MVPA替代LPA产生的效用;MVPA替代其他行为在MVPA时间增加5 min时最大(0.06~0.08个单位)。结论 MVPA在青少年肥胖的控制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减少SB时间的同时应该增加MVPA时间,保证每天不低于55 min的MVPA时间才能有效...  相似文献   

7.
调查初中生上学日及周末进行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时间及频繁程度的变异性,探究学生MVPA与体质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回龙观中学初一及初二学生共79名.使用改编的一日体力活动记录工具调查学生1周8:00-23:00的体力活动情况,依据能量代谢当量(MET值)将每日体力活动分为MVPA及非MVPA部分,制作上学日连续5d及周末连续2d的体力活动时间序列,并计算MVPA总时间及序列的lempel-ziv复杂度.探究MVPA情况与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上学日中,男生与女生的MVPA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P>0.05),女生MVPA时间较男生有更大的变异性(58.9%,53.5%);性别间MVPA复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05).2天休息日中,性别间MVPA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P>0.05),男生MVPA时间的变异系数(CV)低于女生(]41.5%,152.8%),复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3,P>0.05),男生MVPA复杂度CV略高于女生(55.1%,48.1%).青少年在上学日的MVPA时间CV,男生上学日及周末(53.5%,141.5%)较女生略低(58.9%,152.8%).男生上学日MVPA复杂度与体质量指数(BMI)中等程度相关(r=0.41),女生MVPA时间与体重和BMI有低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30,-0.31),复杂度均与体重和BMI有低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31,-0.33)(P值均<0.05).结论 初中生在上学日较周末MVPA更活跃,但进行MVPA活动的时间段相对单一.学校可以通过分散一天内MVPA的活动时段达到高效促进体质的效果.MVPA复杂度作为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可能与初中生BMI的关联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和静坐时间的日间变异程度,为探究影响青少年体力活动日常变异特征的可能因素和适宜的干预对策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初、高中学生148名,连续佩戴一周ActiGraph GT3X+型号加速度计,记录学生日常MVPA和静坐时间,并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结果  青少年上学日的MVPA[(49.39±30.36)min/d]高于周末日[(34.24±30.30)min/d](t=6.61,P < 0.05),男生上学日和周末日MVPA均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42,2.18,P值均 < 0.05);上学日和周末日静坐时间分别为(566.48±156.84)和(588.55±152.93)min/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05);男生静坐时间均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8.20,-2.51,P值均 < 0.05);青少年MVPA的变异系数上学日(0.39±0.17)低于周末日(0.59±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 < 0.01),静坐时间的变异系数上学日(0.17±0.08)与周末日(0.15±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青少年一周内MVPA的变异系数(0.52±0.18)高于静坐的变异系数(0.18±0.07)(t=14.43,P < 0.01)。  结论  上学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较高,周末日体力活动不足情况更明显;一周内MVPA时间变异程度较高,尤其周末日;静坐时间稳定处于较高水平。除学校采取积极措施增加青少年体力活动外,加强对女生、周末日的干预对增加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等量时间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低强度身体活动(LPA)、久坐行为(SB)相互替代对于体质量指数(BMI)、腰高比(WHtR)、体脂率(BFP)产生的健康效益。方法 于2021年11—12月选取天津市一所初中1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测定身高、体重、腰围、BFP,并计算BMI和WHtR,佩戴Actigraph GT3X加速度传感器7d,记录MVPA、LPA和SB,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活动的等时替换对BMI、WHtR和BFP产生的效应。结果 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4.0%(27人)、17.1%(33人),腹型肥胖率25.4%(49人)。超重肥胖儿童和腹型肥胖儿童MVPA和LPA表现出更低的水平,MVPA、LPA与BMI、WHtR、BFP均呈负相关(r=-0.416、-0.352、-0.430、-0.358、-0.337、-0.324,P<0.01),SB与BMI、WHtR、BFP均呈正相关(r=0.456、0.360、0.414,P<0.01)。使用15min/d的MVPA替换同等时间的LPA,BMI、WHtR、BFP均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0.
肥胖、超重青少年通气功能与体成分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肥胖、超重和体重正常青少年的通气功能差异,探讨体成分对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肥胖、超重筛查标准,对筛选出的肥胖(64人)、超重(56人)和对照(75人)3组青少年进行体成分和通气功能测定.结果3组青少年用力肺活量(FVC)测量值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213,P=0.000).单位体重深吸气量(IC)、单位体表面积最大通气量(MVV)均表现为对照组>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6,P=0.000;F=9.660,P=0.000).3组青少年小气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超重男生体重及瘦体重含量与通气功能呈显著正相关,肥胖男生腰围、体脂百分比与通气功能呈负相关;肥胖、超重女生体质指数(BMI)与通气功能呈负相关.结论与对照相比,肥胖、超重青少年通气功能有一定影响,小气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超重男生瘦体重对通气功能有正性作用,体脂百分比对肥胖男、女青少年通气功能有负性作用.中心性体脂分布模式对男生通气功能有负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