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分光光度计和电泳等实验技术,研究了红花种子萌发初期过氧化物酶、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甘草种子萌发初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了甘草种子萌发初期过氧化物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的伸长,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断升高,同工酶谱带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在24h内较缓慢,24h后变化加快。  相似文献   

3.
牛蒡种子萌发初期的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蒡种子萌发初期的代谢变化。方法:采用电泳方法检测过氧化物酶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随着牛蒡种子的萌发进程,过氧化物酶的谱带不断加深,一些原有谱带缺失,一些新的谱带出现。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主要是颜色深浅的变化,萌发96h后和萌发120h后谱带的变化最明显。结论:牛蒡种子的萌发存在着复杂的代谢过程,萌发96h和120h是代谢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甘草种子硬实,表面蜡质包被是影响组织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甘草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组织培养条件下提高甘草种子萌发率和消毒效果的方法。方法:将甘草种子用98%硫酸处理、灭菌热水处理、各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考察种子萌发及消毒效果。结果:组织培养条件下,常温水浸泡24 h的甘草种子吸胀率为36.67%,发芽率为10%,经过浓硫酸浸泡80 min、60℃热水浸泡24 h(自然冷却至室温)和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的甘草种子吸胀率分别达到100%、42.16%和46.7%;发芽率分别为77.79%、36.67%和24.44%。浓硫酸和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的甘草种子消毒效果较好。结论 98%硫酸浸泡80 min或者60℃热水浸泡24 h(自然冷却)后再用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均能使甘草种子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和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5.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中草药》1997,28(9):532-534
用电泳方法分析了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芽、鳞片近轴面表皮和鳞片内部组织的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变化。芽的酯酶同工酶谱带较多,变化明显。鳞片内部组织的酯酶同工酶谱带较少,变化较小。芽、鳞片近轴面表皮和鳞片内部组织可溶性蛋白质图谱的变化主要是颜色深浅的变化。结果说明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的过程是由芽和鳞片共同完成的,鳞片近轴面表皮在芽和鳞片内部组织的相互关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甘草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适宜的处理方式,为甘草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通过对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种子进行不同处理,比较其发芽率和出苗率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对甘草种子发芽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机械研磨处理的甘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其次为浓硫酸处理3 h的甘草种子;浓硫酸处理、机械研磨与高温浸种处理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对照的出苗率,其中随着浓硫酸处理时间的延长,甘草种子的出苗率呈明显增高而后又下降的趋势。结论:和其他处理相比,机械研磨和硫酸浸种3 h的处理发芽率和出苗率有明显提高,适宜于大面积种植甘草时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7.
空间条件对红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空间环境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红花种子为材料,搭载返回式卫星,经空间飞行完成后在地面进行种子发芽的观察,同时用电泳方法检测种子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图谱。结果:空 间飞行各组种子材料的平均发芽率高于地面对照组。飞行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高于地面对照组。飞行与地面材料的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图谱在种子发芽阶段略有变化,但绝大多数谱带一致。结论:空问环境的微重力和 辐射对红花种子发芽均有影响,但它们在种子发芽阶段对基因表达影响不十分明显。失重可能与造成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的重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茉莉酸甲酯(MeJA)能否抑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种子萌发并初步了解MeJ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机理。方法配制含10-4~10-8mol/L MeJA的系列溶液对甘草种子进行处理,试验分析其对种子发芽率、幼苗生长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作用效果。结果高浓度(10-4~10-5mol/L)的MeJA抑制甘草种子的萌发,影响其幼苗生长,低浓度(10-6~10-8mol/L)的MeJA对甘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具明显的促进作用,甘草幼苗的POD活性也随着MeJA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结论 MeJA对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表现出"双重性"效应。  相似文献   

9.
甘草柠条水浸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甘草与柠条种间化感作用的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为甘草柠条复合种植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甘草和柠条根、茎叶和枯落物的水浸液处理彼此的种子、幼苗和移栽苗。结果:柠条根和茎叶水浸液(1~50 g·L-1)对甘草种子萌发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影响的程度很小。高质量浓度(50 g·L-1)柠条茎叶水浸液对甘草种子萌发的抑制程度较大。柠条的枯落物、根和茎叶的水浸液对甘草移栽苗的外部生长和内在质量都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甘草根和茎叶的水浸液对柠条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但影响的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试验所采用的水浸液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甘草柠条的种间化感作用不明显,彼此之间没有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甘草及黄芪种子的醋酸薄膜电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杨韬  楚惠媛  周天照  王颖  郑建峰 《中药材》2001,24(3):159-161
利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可对甘草和黄芪种子进行鉴别。不同种或同种(野生、栽培)种子的电泳图谱也有差异。用98%的浓硫酸处理甘草和黄芪种子,萌发率随处理时间而不同,萌发过程中蛋白质谱带数目也有变化。  相似文献   

11.
W Gao  Z Li  P Xiao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0):594-5, 638-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abolic changes of the seeds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germination in Arctium lappa. METHOD: By means of electrophoresis the changes of peroxidases and soluble proteins were assayed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germination. RESULTS: The color of some original bands was enhanced, some original bands disappeared, and some new bands were detected in peroxidase patterns during the germinating process. The color changes were the main expression in soluble protein patterns. The bands of soluble proteins changed most obviously at 96 h and 120 h after germination. CONCLUSION: It follows that the metabolic process in the seeds of Arctium lappa at the stage of germination is complex and 96 h and 120 h after germination are the key times of metabolism.  相似文献   

12.
严硕  高文远  路福平  黄滔 《中草药》2010,41(1):126-129
目的对从野生甘草中选育出的新品种甘草(乌新Ⅰ号)进行种质评价。方法观察了其发芽率、可溶性蛋白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比较。结果乌新Ⅰ号可溶性蛋白量产生了变化,过氧化物酶活性显示乌新Ⅰ号具有较高活性。通过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技术(ISSR)进行多态性分析,在所使用的22条随机引物中,6条随机引物产生了不同DNA条带,表明乌新Ⅰ号甘草与对照组相比产生了基因多态性变化。结论这些变化表明乌新Ⅰ号是一个具有前景的品种并且能在将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甘草种子处理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田茂忠  孙子亮 《中药材》1994,17(10):6-7
应用增温复浸法和碾米法处理甘草种子,使甘草种子由自然出苗率不足20%提高到85-90%。这二种方法操作简便,易被药农接受,适宜于大面积种植甘草时进行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甘草种子、种苗质量分级标准,为甘草药材规范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全国主产区所流通的甘草种子、种苗为样本,通过收集种子的发芽率、净度、含水量、千粒质量,种苗的根长、芦头直径和百株质量等指标信息,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标准差法、平均值法并结合生产实践对甘草种子、种苗进行分级,并开展田间栽培比较试验,对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甘草种子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各级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不低于8 g,含水量不低于10%,一级种子:发芽率≥90%,净度≥90%;二级种子:90%>发芽率≥85%,90%>净度≥85%;三级种子:85%>发芽率≥80%,85%>净度≥80%。甘草种苗质量等级划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根长≥45 cm,芦头直径≥0.8 cm,1.3 kg≤百株质量<0.8 kg;二级种苗:45 cm>根长≥35 cm,0.8 cm>芦头直径≥0.6 cm,0.8 kg≤百株质量<0.4 kg;三级种苗:35 cm>根长≥25 cm,0.6 cm>芦头直径≥0.4 cm,0.4 kg≤百株质量≤0.2 kg。结论:经验证,甘草种子、种苗质量等级划分合理,便于生产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5.
周韬  荣健  孙吉康  王平  李强 《中草药》2018,49(19):4628-4635
目的克隆表达蚬壳花椒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脂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研究该基因在蚬壳花椒种子外源激素赤霉素(GA)促萌发下调控蚬壳花椒种子人工萌发分子机制。方法根据蚬壳花椒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克隆油脂代谢关键基因,并利用原核表达体系表达纯化目的蛋白,对其编码产物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种子萌发实验分为清水对照组与GA促萌发实验组,设定0、6、12、24、48 h为萌发取样点,相对荧光定量分析该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通过克隆该基因片段及序列分析,确定该基因编码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将其命名为ZdICL。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728 bp,编码产物包含575个氨基酸。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ZdICL,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对该基因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其与甜橙同源性最高,而与模式生物拟南芥同源性最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其表达量在GA促萌发过程中第48小时前逐步降低,到第48小时表达量升高,与外源激素GA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动员代谢调控相吻合。结论通过对ZdICL基因进行克隆表达以及表达量分析,初步认为蚬壳花椒种子自然繁育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可能是自身内源激素GA含量不足,导致ICL活性不足,无法有效保护种子抵御氧化损伤,致死种现象较多,同时为探索该基因在蚬壳花椒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调控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