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门诊60例特发性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托品卡胺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复方妥布霉素眼膏进行局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论治加服中药汤剂,每天1次,疗程2周。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急性前葡萄膜炎可使病程缩短,复发率减少,但未能减少虹膜后粘连的发生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急性前葡萄膜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一使用西医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治愈时间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愈率相同,但治愈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较单一西药疗效为佳,且可缩短疗程,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葡萄膜炎瞳孔膜闭及其并发白内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5日至2016年7月25日于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就诊的前葡萄膜炎瞳孔膜闭患者60例(70眼),对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辨证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与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0.00%与30.00%;观察组视力矫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葡萄膜炎瞳孔膜闭及其并发白内障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临床效果。方法: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90例(10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55眼),对照组45例(45眼),对照组用阿托品、托品卡胺、地塞米松眼药滴眼,强的松龙混悬液行球结膜下注射,每周1次,共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与体征,分为4个证型论治。两组均以两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病情可比性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5%高于对照组82.0%(X2=3.911,P<0.05);治疗组复发率9.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X2=3.91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较单一西药疗效为佳,且可缩短疗程,减少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为前葡萄膜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和观察组(蒙西医结合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蒙西医结合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为8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疗法对前葡萄膜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相似文献   

7.
于兆秀  蔡颖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1):682-68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2 5例采用中药汤剂配合吗托品眼膏等西药治疗 ;对照组 10例单用吗托品眼膏等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 6 0 % ,两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前葡萄膜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为90.0%,对照组明显不及观察组;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18.2±5.7)d,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13.7±4.6)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7%,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0.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可有效降低激素使用量,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疗效及其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前部葡萄膜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独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清肝明目方中草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在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C-反应蛋白化验指标恢复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部葡萄膜炎具有提高治愈率、促进免疫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复发性葡萄膜炎患者3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复发性葡萄膜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常规西药加中医辨证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视力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提高,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组内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葡萄膜炎可有效提高视力,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92-119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慢性前葡萄膜炎病人(46例52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27只眼)和对照组(22例25只眼)。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对照组予单纯西药。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治疗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4.8%,对照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9.0%;观察组患者会阴局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7.1%,对照组患者会阴局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6.2%;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7%,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16.7%;观察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相结合治疗会引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疾病,不仅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对会阴部组织的损伤,还可以保证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1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葡萄膜炎患者(185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125只眼)、对照组43例(60只眼),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祛风活血丸,并配合中药熏洗及针刺治疗,通过详细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观察,对其病因、解剖分类及性别分布进行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3例葡萄膜炎患者中,依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葡萄膜炎58例(47.1%),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58.6%;非感染性葡萄膜炎65例(52.9%),其中男性患者比例为61.5%。依据发病部位分为前葡萄膜炎72例(58.5%),中间葡萄膜炎15例(12.1%),后葡萄膜炎8例(6.5%),全葡萄膜炎28例(22.9%),其中男性发病比例为56.9%,高于女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4例除不采用中医治疗外,余同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6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0.63%,对照组为23.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前葡萄膜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感染、平喘、化痰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苇茎汤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疗效。方法:78例(78只眼)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局部抗炎、散瞳等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两组治疗1周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4%、对照组8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尿量、脉率、血压的变化上,实验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芍药清肝散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治疗的200例(200眼)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100眼予以散瞳、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药物等西医治疗,观察组100例100眼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芍药清肝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9.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经Z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5.00%(15/100),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00%(2/100),经χ~2检验,观察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芍药清肝散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临床疗效,有效提高葡萄膜炎治愈率。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药结合治疗)45例和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4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进行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中,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治疗葡萄膜炎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效果显著,中西医合用,有效提高治疗葡萄膜炎患者治愈率,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