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rrjk》2014,(11)
<正>有些患者卧位时血压正常(舒张压≤90毫米汞柱),立位时血压升高(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150毫米汞柱),且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此种高血压可称为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多见于轻型高血压。一般情况下,血压正常或持续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会随体位的变动而有所改变,但不会超过10毫米汞柱。而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动则可超过15毫米汞柱,且常伴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等症状。研究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它是一个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独立疾病。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找不出血压升高的原因。高血压是指在未服用降压前时,成人(>18岁)连续非同日3次测坐位血压,收缩压≥140mg及(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正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最初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 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或卧位收缩压≥160 mm Hg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30 mm Hg、或对于那些血压基线较底患者,在站立位时收缩压90 mm Hg时均可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体位发生改变时血压明显下降,而引起头晕、疲劳、视力模糊、认知障碍、头痛和晕厥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刘淼  何耀 《保健医苑》2011,(10):12-13
<正>高血压的定义及诊断标准高血压是由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紊乱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原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5%~10%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如慢性肾炎的一种表现,称为继发性高血压。《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界定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于90毫米汞柱为单纯  相似文献   

5.
正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病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分为两个类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病患者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仅是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是指舒张期和收缩期动脉血压的增高。诊断高血压应在一个月当中,在不同的日子里量三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当其高于正常值时,才可诊断高血压。成人正常血压其收缩压应为≤140mmHg,舒张压应为≤90mmHg,以往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60mmHg和舒张压≥90mmHg,但鉴于舒张压>90mmHg已可引起轻度靶器官(心,肾,脑)的损害,如眼底及基本实验室检查,尿分析,血钾,胸透或心电图,血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提示已有异常,故我认为成人血压>140/90mmHg已可以算是高血压了,凡是舒张压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学》2006,(9):41
所谓体位性高血压是指在站立或坐位时血压增高,而在平卧位时血压正常.这种高血压在国内高血压患者中占4.2%,国外报道占1 0%.此病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特征,多数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发现,其血压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且波动幅度较大.个别严重者可伴有心悸、易疲倦、入睡快等.血液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较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8.
孙云芝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57-185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舒张压高低对冠心病发病率的影响,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方法对112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病人的血压监测及同时并存冠心病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舒张压>90 mm Hg的患者患冠心病发病率的31.3%,≤90 mm Hg的患者患冠心病发病率的75.5%.舒张压低的比舒张压高者导致冠心病发病率高1.4倍.结论高血压病出现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现象,说明动脉血管硬化严重,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是发生冠心病的前兆,是一项有意义临床观测指标.在今后高血压的治疗中应合理使用降压药,减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飞行人员早期高血压病诊治更全面的评价方法,为飞行人员早期高血压病诊治及医学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32例男性诊室血压(OBP)1级高血压飞行人员,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24 h血压均值将其分为2组:ABPM高血压组和白大衣高血压组(WCH组),分析其ABPM参数,同期纳入30名健康男性飞行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ABPM高血压组17例,占OBP高血压总数的53.13%。WCH组15例,占OBP高血压总数的46.88%。夜间收缩压下降率(n SBPF)、夜间舒张压下降率(n DBPF)3组差异无显著性。24 h收缩压负荷(24 h SBPL)、24 h舒张压负荷(24 h DBPL)3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ABPM高血压组和WCH组血压仍保持正常的昼夜节律。24 h SBPL、24 h DBPL是区分3组的较敏感指标。ABPM能更客观地评价飞行人员早期高血压病的病情,可作为飞行人员早期高血压病诊治和医学鉴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求医信箱     
问:编辑同志,前几天我因头痛去医院检查,发现血压偏高(收缩压为15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90毫米汞柱),医生嘱咐我要注意观察病情,并定期测量血压。请问:这是不是患了“高血压病”?该注意些什么?多长时间测量一次血压为好?需不需要治疗? 吉林 李汉为 答:“临界高血压”是指血压超过正常值,但未达到诊断高血压的标准,即舒张压在90毫米汞柱—95毫米汞柱,和(或)收缩压在141毫米  相似文献   

11.
《rrjk》2017,(8)
目的:通过对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有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观查其干预前后血压、焦虑和抑郁情绪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大场医院体检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所有90例研究对象均接受高血压基础知识教育,此外,干预组45例研究对象在接受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结果: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了高血压病的最新标准是:1、18岁以上的成年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等于0.133千帕)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病;血压小于130毫米汞柱/85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血压130毫米汞柱~139/85毫米汞柱~89毫米汞柱为正常值的高限;血压小于120毫米汞柱/80毫米汞柱为理想血压。2、血压的分类:废除过去将高血压分为Ⅰ、Ⅱ、Ⅲ期或轻、中、重的分类方法;改为等级分类法:140毫米汞柱~159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99毫米汞柱为Ⅰ级高血压病;160毫米汞柱~179毫米汞柱/100毫米汞柱~109毫米汞柱为Ⅱ级高血压病;大于等于180毫米汞柱/110毫米汞柱为Ⅲ级高血压病。无论收缩或舒张压均以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老年人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者。老年人高血压多数表现为以收缩期血压增高为特点的动脉硬化型高血压。这类高血压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病的大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血压联盟根据我国当前的条件和国际上的共识,第五次修订我国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标准和高血压防治重点如下。 高血压病的诊断 未服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按病人的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3级,即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毫米汞柱;2级高血压(中度):160~  相似文献   

15.
华琦 《药物与人》2001,14(9):52-52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随年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持续增高。老年人高血压又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①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多(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②常有严重的“白大衣”高血压现象;③低肾素者多;④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收缩压下降20mmHg较常见;⑤血压波动较大;(易发生心力衰竭)。老年人在发现高血压以后,有条件者应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除外“白大衣”高血压,并应在诊断及决定治疗前,常规测量卧位、坐位及直立位的血压。由于舒张压随年龄增长到55岁左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而收缩压高峰则延至70岁左右,故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1992年3月至1995年3月共收治经头部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HIH)228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作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28例,男138例,女90例,平均年龄为53.6±5.8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152例,余76例发病时血压偏高。有14例系第二次患脑  相似文献   

17.
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兰  何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44-264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4h血压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动态血压仪监测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4 h的血压变化。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5例,轻度子痫前期23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化呈日节律性,中午和夜间血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午时段(16∶00~20∶0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上升,重度子痫前期组尤为明显,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的高低与夜间的收缩压(P<0.001)和白天的舒张压(P<0.05)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夜间的舒张压与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0.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血压变化呈日节律性,血压的变化和胎儿的宫内情况及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程度,指导临床医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及24 小时血压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莉 《职业与健康》2006,22(22):2001-2002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高血压病特点及24 h血压动态变化.方法 受检者采用无创伤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DS-250,北京)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携带记录仪照常进行日常活动并可记录血压.结果 在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的患者中,伴心脏损害者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最低,伴脑损害次之,伴肾损害及多脏器损害者平均SBP、DBP最高;42例单纯SBP增高,33例为SBP及DBP增高,17例临界高血压,8例血压正常.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特点是患病率高,并发症多而严重;24 h血压变化多呈非杓型,甚至反杓型.  相似文献   

19.
华平 《家庭医学》2006,(18):41-41
所谓体位性高血压是指在站立或坐位时血压增高。而在平卧位时血压正常。这种高血压在国内高血压患者中占4.2%,国外报道占10%。此病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特征。多数在体检或偶然的情况发现。其血压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且波动幅度较大。个别严重者可伴有心悸,易疲倦、入睡快等。血液检查血浆肾素活性较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20.
张严高 《健康人生》2016,(11):26-27
人们常说的高血压,就是指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目前国际上统一标准,即在安静休息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诊断为高血压. 我国有2亿高血压病患者,绝大多数(90%)为轻、中度高血压.每年新发均1000万人.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较低.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血压的高发和多发?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一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