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臀位是临床常见的异常胎位之一,围产儿死亡率及窒息率明显高于头位。剖宫产术已成为降低臀位围产儿两率的手段之一。如何掌握剖宫产指征是当前产科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我们回顾性地分析单胎足月臀位围产儿死亡的原因,探讨了臀位分娩的方式,现报告如下。1资料分析1.1单胎足月臀位发生率。1999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674例,单胎足月臀位123例,发生率为4.60%,其中初产妇82例,占66.67%,经产妇41例,占33.33%。1.2单胎足月剖宫产术率。123例单胎臀位中,剖宫产57例,剖宫产率为4.60%,其中初产妇82例,剖宫产49例,剖宫产率为59.75%,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位外倒转术对足月单胎臀位产妇外倒转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足月单胎臀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研究组行臀位外倒转术,对照组行膝胸卧位。对比两组的臀位矫正成功率、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臀位矫正成功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43.33%(P<0.05)。研究组的阴道分娩率为56.67%,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的胎膜早破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两组的脐带绕颈、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位外倒转术可有效提高足月单胎产妇臀位矫正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障母儿安全,提高产科质量,我院从2002年1月开始进行巨大胎儿分娩安全措施的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对巨大儿诊断的准确性,指导正确处理产程,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降低并发症,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1月—2005年1月,共分娩新生儿1326例,其中巨大儿152例,除臀位、母儿有严重并发症及产前诊断为巨大儿指征选择性剖宫产的48例外,其余104例均为单胎头位,然后采取积极方法,放宽剖宫产术指征等措施。另选择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未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单胎头位104例作为对照组。1.2方…  相似文献   

4.
臀位分娩方式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62例臀位产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分娩总数为1720例,单胎臀位62例,发生率占3.6%, 其中单臀位16例,足位38例,混合臀位8例。1.2 臀位类型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62例中臀助产22例,占35.48%。臀牵引8例,占12.9%。剖宫产32例,占51.6%。其中足位行剖宫产术12例占75%,  相似文献   

5.
气囊助产法是采用气囊充气,使宫颈达到胎头大小,减少胎头下降阻力而顺利分娩的新的助产方法。我科用该法对60例单胎足月妊娠孕妇进行气囊助产,临床效果显著,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l.1对象1997年11月至1998年1月,我们选择足月,单胎,年龄21~34岁,宫颈BISh。P评分>6,无头盆不称,无产前出血,无骨软产道畸形,估计可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例(其中头位57例,臀位3例)为实验组,另选条件相似的初产妇60例为对照组。1.2仪器由吉林腾达高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TD200型电脑全自动气囊助产仪。1.3方法实验组全部采用气囊助产。助产…  相似文献   

6.
段凌云 《现代保健》2009,(25):94-95
目的探讨足月单胎初产妇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的发生原因及其与难产的关系。方法对1996年6月至2008年12月间足月单胎初产妇临产时胎头未衔接病例93例作回顾性分析,与同期足月单胎初产妇胎头人盆孕妇89例作比较。结果胎头未衔接组难产率及分娩期发生异常产程率增加。胎头浮动越高,难产发生率越高。结论临产时胎头未衔接增加了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但胎头未衔接并非是剖宫产的指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要求择期剖宫产的产妇逐渐增多,术中遇到胎头高浮的情况亦越来越多,下腹部横切口,娩头困难的几率随之增加,如处理不当可发生母儿严重并发症。我院对胎头高浮的病例使用乙状钩助娩,收到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1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择期剖宫产时胎头高浮者共389例,随机选取采用乙状钩助娩的196例为观察组,徒手助娩的193例为对照组。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孕足月,无胎儿宫内窘迫。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娩头时间超过1 m in为娩头困难。1·2操作方法。术者右手四指沿子宫切口一侧进入宫腔,经胎头顶骨滑向胎头后方,左…  相似文献   

8.
长亚洁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328-432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不同的单胎臀位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单胎臀位分娩产妇2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按产妇分娩方式为A组和B组,A组为剖宫产分娩组,B组为阴道分娩组。比较并观察两组产妇经不同分娩方式后两组新生儿的颅内出血率、窒息率以及死亡率。结果单胎臀位分娩产妇经不同方式分娩后,剖宫分娩的新生儿窒息率(3%)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25%),剖宫分娩的新生儿的死亡率(1%)也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5%),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单胎臀位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和死亡率,而且更能降低产后出血,产祳感染等母体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月单胎臀位外倒转术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分析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及成功后的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该院产检的足月单胎臀位孕妇425例,其中90例自愿接受外倒转术(研究组),其余335例不接受外倒转术,不做任何处理(对照组),两组均经B超证实为臀位。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转为头位的比例、剖宫产率、外倒转术成功后的分娩方式以及胎膜早破、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外倒转术成功率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分娩时转为头位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外倒转术成功后的剖宫产率为23.1%,阴道分娩率为76.9%。胎头可探及、胎头不可探及外倒转术成功率为78.3%与42.9%,先露入盆与不入盆外倒转术成功率为41.7%与7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初产妇与经产妇、前壁胎盘与非前壁胎盘、单臀与非单臀、体重指数(BMI)<25 kg/m~2与≥25 kg/m~2、孕周37~38~(+6)周与≥39周、新生儿体重≤3 kg与>3 kg、无脐带绕颈与脐带绕颈≤2周实施外倒转术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胎盘早剥及脐带脱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足月单胎臀位孕妇实施外倒转术,联合硬膜外麻醉、宫缩抑制剂、B超及电子胎心监测,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孕妇及其胎儿、新生儿发病率,胎头可探及、先露未入盆是臀位外倒转术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京  王惠娟 《工企医刊》1996,9(2):39-40
本文对足月妊娠以蓖麻油引产餐的产妇50例和足月妊娠以催产素引产的产妇病例50例相对照,进行效果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服用蓖麻袖引产餐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催产素组,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回顾性抽样分析了我院1990年1  相似文献   

11.
<正> 我所用TY型胎位移正器对无合并症的单胎臀位孕妇进行转胎,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为1990年1月~1994年8月来我所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胎儿臀位孕妇122例,孕28~38W,平均年龄24.8岁。 孕妇排空膀胱后取仰卧位,两下肢屈曲外展,暴露腹壁。术者立于孕妇右侧,复查胎位及胎先露,听胎心音并记录其频率。仪器开始工作后,将传感小平面放在胎头相应的腹部,停留3~5min后按胎方位进行顺时针(右骶前)或逆时针(左骶前)诱导。传感头贴腹壁  相似文献   

12.
邢萌萌  卫国 《现代预防医学》2020,(16):2971-2975
目的 调查深圳市龙岗区足月单胎新生儿窒息发病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深圳市龙岗区23家助产医院2017年1 - 12月所分娩的27 439例足月活产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窒息情况,按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分为窒息组和正常组,使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龙岗区足月单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46%(127/27 439)。两组母亲孕次、产次、羊水、胎盘、脐带、分娩方式及胎儿胎方位、性别、畸形、出生体重等分布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初产妇(aOR = 1.48, 95%CI = 1.02~2.14)、脐带异常(aOR = 1.85,95%CI = 1.08~3.17)、产钳助产(aOR = 8.44,95%CI = 4.20~16.97)、抬头吸引(aOR = 14.27,95%CI = 3.31~61.53)、臀位助产(aOR = 12.00,95%CI = 1.46~98.79)、男婴(aOR = 2.06,95%CI = 1.40~3.03)、胎儿畸形(aOR = 3.69,95%CI = 2.04~6.66)、出生体重<2 500 g(aOR = 2.67,95%CI = 1.14~6.26)为足月单胎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结论 足月单胎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影响因素有初产妇、脐带异常、助产、男婴、低出生体重和存在畸形,提示我们应加强围生期管理,提高助产水平,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我院从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分娩产妇3580例,发生产后出血的8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23%。本组病例,采用了止血、补血、抗感染等处理,并及时采取了预防和护理措施,无1例产妇死亡。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文产后出血80例,其中自然分娩25例(31.25%),胎吸助娩34例(42.5%),臀位助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全面二孩"背景下该院2016年全年731例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了解该地区高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度在该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以上、年龄≥35岁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31例高龄孕产妇中单胎妊娠724例,双胎妊娠7例;高龄孕产妇顺产306例,剖宫产418例,产钳助产6例,臀助产1例;单胎妊娠早产61例,其中剖宫产44例,顺产16例,臀助产1例;剖宫产指征占前5位的分别是前次剖宫产史及其产科合并症、高龄初产及其产科合并症、头盆不称、子痫前期重度、臀位;单胎足月妊娠663例,其中剖宫产368例,占55. 51%;顺产290例,占43. 74%;产钳助产5例,占0. 75%。731例高龄孕产妇中,单胎妊娠分娩巨大儿50例,其中顺产37例,剖宫产11例,产钳助产2例。结论加强高龄孕产妇管理,降低妊娠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臀先露是指胎儿以臀部最先进入孕妇骨盆入口处,常通过临床查体发现,主要靠超声确诊.孕中期胎儿臀先露较多见,随着孕周增大部分胎儿会自发转成头先露,其中孕28周时臀先露约占25%,孕足月时仍为臀先露约占3%~4%[1].根据胎儿双下肢的姿势分为单臀先露、完全臀先露、不完全臀先露3种类型.臀先露阴道分娩的母胎风险大,易发生脐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河北省某市剖宫产的情况及其时间趋势,分析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为合理降低剖宫产率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河北省某县级市卫生统计信息网络直报系统中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15~49周岁育龄产妇住院分娩的病案首页数据12507份,剔除重复、死产、死胎等病例1043份,共11464份病例纳入本研究。应用修正版Robson法进行分类,按照孕周(妊娠≥37周、妊娠<37周)、产次(初产、经产,有无剖宫产史)、胎位(头位、臀位、横位或斜位)和胎数(单胎、多胎)等变量将所有产妇分为8组,分组计算剖宫产频数及构成比,计算组内剖宫产率和各组对总剖宫产率的贡献。修正版Robson分类的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组相当于经典分类中自然临产初产妇组与引产或临产前剖宫产初产妇组之和,单胎头位足月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组相当于经典分类中自然临产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组与引产或临产前剖宫产无剖宫产史经产妇组之和。结果共纳入3年内住院分娩的11464例孕产妇,平均剖宫产率为56.8%,2015—2017年剖宫产率55.5%~59.1%。应用修正版Robson分类发现,剖宫产构成比最高的是单胎头位足月有剖宫产史经产妇组(45.7%),其次是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组(33.5%)。单胎头位足月有剖宫产史经产妇组对总剖宫产率的贡献从2015年21.5%(95%CI:20.2%~22.9%)上升至2017年31.2%(95%CI:29.6%~32.7%),增长了9.7个百分点,是对总剖宫产率贡献的最大组(26.0%,95%CI:25.2%~26.8%)。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组对总剖宫产率的贡献排在第2位(19.0%,95%CI:18.3%~19.7%)。结论单胎头位足月有剖宫产史经产妇是对总剖宫产率贡献最大的人群,应在具备明确的适应症情况下,开展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技术来控制剖宫产率的不合理增长。降低无医学指征的初次剖宫产,可消减未来有剖宫产史经产妇的分娩比例,对降低剖宫产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2):1523-1524
胎膜早破为产科常见并发症,而妊娠<37周的孕妇发生胎膜早破常导致早产,其临床处理较为复杂。现将本院近3年来发生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62例),进行临床分析及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9月~200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发生胎膜早破共206例,而妊娠28~36+6周胎膜早破者62例,占30.1%,该组病例平均妊娠34+5周,平均年龄25.5岁,其中初产妇56例,经产妇6例,单胎55例,双胎6例,3胞胎1例,胎死宫内2例,新生儿共68例,新生儿死亡5例,共存活新生儿63例。1.2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2结果2.1胎膜早破的原因。本资料中有流产引产史、臀位、多…  相似文献   

18.
患者32岁,因孕足月第二胎入院。否认难产史。检查:宫底剑下1.5cm,先露部为臀,浮,胎心14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1cm。初步诊断:孕足月第二胎,臀位。入院后产程进展缓慢,遂行催产素5u静脉点滴,内诊查:宫口开大3cm,  相似文献   

19.
子痫前期并发心衰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5):F0004-F0004
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6例子痫前期并发心衰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0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子痫前期并发心衰36例,患者年龄24~41岁,平均29.1岁;初产妇27例;单胎28例,双胎7例,三胎1例;心衰首发妊娠晚期28例(其中7例心衰发作后有外院转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1990年至1993年在我院分娩的双胎围产儿202例进行分析,以总结围产期双胎儿高危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参考资料。1 资料分析1.1 一般资料3年间我院双胎分娩总数101对,占同期分娩的1.2%,双卵双胎72对(71.3%),单卵双胎29对(28.7%),男婴95例,女婴107例.剖宫产占46.5%,臀位助产占23.8%,顺产占16.8%,胎头吸引产占12.9%。1.2 双胎与母孕期合并症的关系101例产妇中有妊娠并发症者61例(60.4%),同时具有两个以上并发症20例(32.8%),妊高征占首位46例(45.5%),是同期单胎的5倍,差异显著(P<0.01),其次胎膜早破19例,妊娠贫血14例,产后出血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