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是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和流行病.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的内分泌疾病,以高血糖为主,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在临床上多以Ⅱ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的措施,对早期和轻症糖尿病往往有效;但对病程在1年以上者,绝大多数患者还需要加用口服降糖药才能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现结合临床工作体会谈一下合理应用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具遗传倾向的全身性内分泌代谢失调疾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又称Ⅰ型,青年型,起病急,症状重,三多一少明显,血糖波动大,除严格饮食控制外,需要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又称Ⅱ型,成年型,起病缓,症状轻,饮食控制即可,有时也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长期良好的病情控制,不仅可以纠正糖尿病代谢紊乱,消除症状,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的自我保健知道是综合性的,包括相关知识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心理指导等诸多方面,忽略了哪个方面都不可能达到满意的疗效,因此每位糖尿病患者不但要有长期与医生密切配合的信念和决心,而且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治疗控制及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多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和胰岛素功能减弱所致。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B细胞逐渐凋亡,并且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英国的一项研究报告,当确诊为2型糖尿病时,患者的胰岛B细胞机能以降低至50%[1]。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有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不论其根本原因如何,其主要表现是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所引起的营养物质,特别是糖的代谢紊乱,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的控制饮食,可减轻B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糖尿病在临床上多以饮食、运动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饮食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岁~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其基础治疗方案主要是药物治疗、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患者对糖尿病饮食控制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和糖尿病饮食方法的难易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关键[1]。2型糖尿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预防和控制都应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可导致相  相似文献   

6.
Ⅱ型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病程长,不良反应多,可发生急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尚无有效根治药物。糖尿病的治疗原则为改善糖尿病病情,保护胰岛细胞,延缓病情进展,防止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临床上治疗Ⅱ型糖尿病主要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持患者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主要使用的药物为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等。虽然糖尿病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得到根治,但是通过有效的控制饮食和合理用药,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对Ⅱ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的深入研究,各种新制剂不断出现,糖尿病不会再无法根治。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很大比例,除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外,还要在一定时期内配合.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往往使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其进行心理护理,笔者临床护理5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的慢性疾病之一。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除了坚持有效的饮食控制、合理的运动治疗之外,药物治疗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药物治疗中胰岛素的治疗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如何合理有效的用好胰岛素,使2型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目前使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本文试就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作一介绍,以期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治疗是由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五大要素构成的综合性过程,这五个治疗环节在临床是对糖尿病良好控制缺一不可的。其中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最佳的药物之一。Ⅱ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如患者糖化血红蛋白〉7.5%时应使用胰岛素治疗。而胰岛素的天敌是消化酶和胃酸,目前只能通过注射法进入人体,传统的胰岛素注射法剂量计算复杂、胰岛素保存困难、携带不便易污染,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水平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紊乱综合征,多在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1].随着病程的进展,该病累及血管、肾脏、视网膜等身体重要组织和器官,是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促使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格列齐特是一种新型磺脲类降糖药物[2] ,降糖效果良好;二甲双胍肠溶片是双胍类降糖药物[3] ,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药物.为评价二甲双胍肠溶片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首先从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开始,若控制无效的情况下会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然而临床上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口服药物种类较多,其临床疗效也不同。本研究主要对我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3种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接诊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实践证明:单纯饮食和运动疗法仅对少部分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初期有效。大部分(约占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是需用药物治疗的。口服降糖药的作用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磺脲类和双胍类。近年来,一些新型口服降糖药已在临床开始应用: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餐时血糖调节剂等。现将五类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2型糖尿病流行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把近三年来的1280例首次来我院就诊住院治疗的IGT和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同等临床治疗护理的条件下,根据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接受程度和能否长期坚持配合治疗进行分组管理,即自愿组和常规组,常规药物治疗.对自愿组1050人(其中IGT者158人)长期跟踪指导完成和完善基础治疗方案(合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锻炼、有效心理疏导),以及适量的高压氧治疗;常规组230人住院期间按临床护理路径完成护理计划,出院时建档随访.结果 自愿组血糖控制稳定,体重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正常,158例IGT患者93例痊愈,治愈率58.86﹪.常规组反复住院,血糖控制不稳定,多次发生低血糖等急性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前三年得到规范、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养成良好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能有效预防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正确使用胰岛素和降糖药,保持血糖正常稳定,促进胰岛功能恢复,减少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是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具有遗传易感性的内分泌代谢性 疾病。本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 上对本病的治疗多以增强胰岛β细胞的敏感性或促进胰岛素分泌稳定血糖为主,其中包括饮食运动治疗、口服 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治疗等。传统医学认为2 型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病位在肺、胃、肾,其基本病机是阴虚 燥热,辨证时多采取“三消辨证法”。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现有的中西医治疗方 法已经无法全方位、多层次的满足临床2 型糖尿病患者的需要,所以寻求安全高效的治法迫在眉睫。无论是从基 础理论、分子机制、动物实验还是临床研究来看,从肝脾论治2 型糖尿病存在着独特优势,逐渐成为当今的研究热 点。该文将从肝脾论治2 型糖尿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临床治疗2 型糖尿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患者(主要是2型糖尿病)的数量迅速增加,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已居肿瘤、心血管之后第3位。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的相对不足有关,治疗首选饮食及运动疗法,控制体重,并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在非药物治疗不能使血糖控制满意的情况下,才考虑药物治疗,主要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对于胰岛素的治疗应提倡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持续血糖和糖尿升高为特点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有四种类型:①Ⅰ型:胰岛β细胞破坏,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这类患者必须用胰岛素治疗,过去又称胰岛素依赖型.②Ⅱ型: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一般不需用胰岛素治疗,仅用饮食调节加用口服降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过去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③其他:由胰腺内、外原因和其他疾病、药物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④妊娠糖尿病.我国Ⅰ型糖尿病约占5.6%;Ⅱ型约占糖尿病的93.7%;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其治疗是控制血糖升高及防治并发症,现就中药抗糖尿病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逐步增加。我国糖尿病病人数已居世界第二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胰岛素治疗是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经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不能满意控制以及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救治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临床上准确安全地使用胰岛素显得优为重要。否则造成患者血糖不稳定,也直接影响医生调整胰岛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辅以运动疗法,分别检测患者运动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法治疗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血脂水平明显低于运动疗法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同时改善血脂代谢异常,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8例初诊2型糖尿病(符合1999年WHO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人胰岛素(诺和灵)强化治疗,对照组未给任何胰岛素治疗,追随3年,对其仅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人数、住院次数和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后期主要以饮食、运动和双胍类降糖药治疗,减少了住院次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更为理想.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能缓解和恢复β细胞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无论在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糖尿病正以迅速发展的势头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病 ,目前已跃居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 (第 5位死因 )的疾病之一 ,并成为影响公共健康的几大主要病症之一 ,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卫生和经济问题。糖尿病一般分为胰岛素依赖型 (1型 ,IDDM )和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 ,NIDDM)两类。在糖尿病患者的三项基本治疗措施(饮食、运动、药物 )中 ,口服降血糖药物占重要地位。本文就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1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1型糖尿病是病毒感染对有遗传倾向的人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胰岛 β细胞的异常反应 ,致使胰岛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