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门诊在专科医院发展中的特色优势,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与发展。方法:通过前期调查中医护理门诊需求,制定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服务内容,成立中医护理门诊工作小组。确定中医护理门诊人员资质,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参观、培训。院内门诊大厅进行中医护理技能的体验活动,同期进行媒体、网络宣传报道。按计划开设中医护理门诊,优化诊疗流程,制定中医护理门诊考核机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方便患者就诊需求,丰富专科护理内涵。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达97%。彰显中医特色,提高医院美誉度。结论:中医护理门诊的设立应符合患者需求,与医院服务能力相匹配,其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探讨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通过前期调查对中医护理门诊的需求,制定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门诊服务内容,成立中医护理门诊小组,确定中医护理门诊人员资质,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参观、培训,培养中医护理门诊人员才能。并按照制定的计划优化中医护理门诊流程。制定考核机制,从而在运行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方便患者就诊需求,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患者满意度100%,彰显中医特色、提高医院美誉。中医护理门诊工作,结合现代中医门诊实践,不断完善,丰富护理学的内容。结论中医护理门诊的建设更符合患者需求,但中医博大精深,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从而积极发展具有中医特色的门诊服务。  相似文献   

3.
耿鹏飞  陈迎 《光明中医》2023,(9):1786-1789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政策的出台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医护理门诊逐渐出现,这在方便患者就医、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此文就中医护理门诊在中医护理内涵建设、中医护理技术推广、中医治未病护理、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养和未来发展与思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设立中医护理门诊的可行性,对开设中医护理门诊的必要性进行思考,为临床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住院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认知情况和需求程度。方法我们自行设计调查表,采用书面自陈问卷法收集资料。结果住院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的认知程度低,而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需求如中药用药指导(按需求量排序)等方面需求量大。结论开展住院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可为住院病人有针对性增加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种类和数量,实现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了解情况,根据结果对中医护理服务做出相应改进,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金华市10家中医医疗机构,对其中的1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对中医护理方法的感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度等。结果:患者对中医护理的认可度达到69.2%,对中医护理的了解程度不足,对中医护理服务的态度持中肯态度,对中医护理方法多数人并不知道具体原理,但是91.3%的患者表示对中医护理需求。结论:患者对于中医护理的需求是极大的,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及服务态度持中肯意见,应加强中医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发挥中医护理特色,推进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医护理在临床工作中要发挥特色优势。方法:根据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满足广大患者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门诊输液患者实施中医特色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6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70例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门诊输液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用于中医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中医护理门诊情况,结合《中医医院评审细则要求》《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等制定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比较标准实施前后中医护理质量评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和患者依从性等情况。结果: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项目明显多于实施前,患者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能够有效提高中医门诊的护理质量,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护理特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妇产科门诊患者对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426例患者,对其进行专科护理咨询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认为妇产科应设立专科护理咨询门诊,应将妇科和产科咨询服务分开,开展针对性强的咨询服务;妇产科的患者虽然文化程度不同,但对健康咨询服务需求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设立专科护理咨询门诊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可为护理队伍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的效果和意义。方法:2014年浙江省新昌县中医院护理部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建立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不定期检查与护士考核,通过发放对护士及患者调查问卷,对护士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水平进行测评,并调查患者对中医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同时与2013年未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之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后,护士各项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成绩明显提高(P0.05),且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总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士技能操作水平及整体护理质量,具有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通过对病人需求调查,制订健康教育讲座内容,每周开展一期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并不断改进讲座内容及形式.结果: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满足了病人对中医知识的需求,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护理人员对中医专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提高了职业认同感.结论: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有利于培养中医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中医护理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医病房实施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讲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儿科病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科室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结果: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以来,科室内中医氛围日益浓厚,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大大提高,从2011年的68%提升到2013年的96%,同时家长对中医特色护理的信任程度也大大提高。讨论: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服务,住院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需求度显著增高,医生及护理人员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项目的认同与参与更加积极,科室内整体中医护理质量日益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门诊开设的方法,探索专科护理门诊工作体系。方法: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PICC护理、伤口护理、母婴专科护理、中医特色专科护理门诊,建立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小组,制定专科护理门诊制度及人员职责。结果:实施5年后共开设了5项专科护理门诊,培养了5支专科护理团队,患者与家属对专科护理门诊满意度在98%,专科护理年门诊量已达2600余人次。结论:开设专科护理门诊,构建适合的专科护理门诊工作体系,能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推动护理学科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设具有非药物处方权中医护理门诊的成效。方法:医院门诊部于2019年增设中医护理门诊,授予取得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资质认证的中医护理人员非药物处方权,开展具有非药物处方权的中医护理门诊管理,选取期间收治的600例患者为实施后,选取2018年收治的600例患者为实施前,采用传统中医护理门诊管理,比较实施前后门诊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中医护理门诊质量评分明显提高(P<0.05),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开设具有非药物处方权的中医护理门诊,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的中医护理服务供需差异性,针对性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20年1~5月住院治疗的1 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方式,统计心内科、脑科、普外科、呼吸内科、骨科、康复科患者在中医护理项目上的供需差异、不同科室患者的供需差异,提出针对性管理建议。结果:中医护理操作、健康养生指导、中药调护、康复护理、情志干预、饮食指导不同科室存在明显的供需差异(P<0.05),最不能达到自身期望的中医护理项目前5位为日常饮食指导、家庭康复指导、中药的煎服方法、中医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后中医护理随访;不同科室患者对开展的中医护理项目的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康复科、骨科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科室(P<0.05)。结论:目前医院的中医护理服务项目开展尚难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部分科室的中医护理开展明显不足,需进一步落实中医护理项目,增加特殊中医护理项目,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的中医护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消化内科患者在中医药方面的需求情况,从管理角度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23年1—6月消化内科的50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的中医药需求进行调查。内容包括4部分,患者个人信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过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的需求、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相关知识的需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96份,其中接受过中医药技术诊疗的465例,占93.8%;在同时接受多种中医药技术治疗的患者中,接受中成药治疗的患者占比最高,为62.5%,其次为中药治疗,共261例,占52.6%;在中医药技术需求方面,97.2%的患者认可中医诊疗方案,其中需求最高的为中药治疗,占96.6%;其次为中医特色治疗,占87.1%。在中医药技术相关知识需求方面,96.9%的患者认为需要进行中医药技术说明和中医健康教育,其中对中医特色治疗说明的需求度最高,占89.7%;其次为疾病的中医膳食干预,占72.9%。结论:消化内科患者对中医药技术的认同度较高,需求较大,医院应据此调整服务内容,适当增加中药和中医特色治疗的比例,增加中医健康教育的比重,满足患者的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及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相关需求,为中医医院护士针对性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自制的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调查问卷、广安市社区居民中医就诊行为及护理需求调查问卷,对627名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以及871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纳10位相关专家建议。结果: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优良率为69.22%~95.69%;对超过20项中医护理技术的掌握熟练度排名(取前5名)为耳穴压豆、穴位敷贴、拔罐、中药熏洗、刮痧;对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排名(取前5名)为拔罐、穴位敷贴、中药熏洗、蜡疗、中药泡洗。超过86.40%的社区居民认可中医护理技术,超过91.39%的社区居民进行过中医护理技术治疗;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需求排名(取前5名)为中药应用、拔罐、刮痧、推拿技术、穴位敷贴。专家从知识储备、感情以及技术操作3个层面制定了10项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中医护理培训内容和培训目标。结论:广安市社区医院护士的中医护理知识储备、技术操作仍存在缺陷,对相关中医护理技术培训需求强烈;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技术认可度及需求度较高;专家所提出的培训方案合理可行。广安市社区医院应基于上述需求针对性地开展中医护理技术相关培训,优化护士中医护理行为模式,满足患者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为社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镇辖区具有代表性的居民50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法对中医护理的认知和需求进行面对面及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发放调查表500份,回收480份,回收率96.00%(480/500)。通过调查统计,(46.37±5.63)分152人,(75.57±4.53)分286人,(85.98±5.79)分62人。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技术,中医用药的护理及用药注意事项、中医饮食调理、情志护理、慢性病的护理、急救的护理、传染病护理、老年护理等方面均有需求。结论: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知程度低,对中医护理存在多方面的需求,要在社区开展中医护理,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护理的认可与接受,应对社区居民做好中医护理相关知识的宣教,并尽可能的入户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以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科门诊患者的需求与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眼科门诊的4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患者的就诊需求,分析需求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管理对策。抽取对策实施后眼科门诊的43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眼科门诊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对眼科门诊的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对就诊过程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眼科门诊患者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能有效提升诊疗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科病区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成效。方法:2010年9月至今,充分利用资源,突显病区中医特色氛同;通过更新护理管理理念,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中医特色护理培训,进行中医特色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建立中医特色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尝试具有中医特色的中医优势病种的护理书写,运用循证的理念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项目,更好地运用中医护理技能服务患者。结果:患者及家长的满意度提高,对中医特色护理的需求度明显提高,医生护士对中医特色护理的参与度明显提高,科室中医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护士中医科研能力提高。结论:儿科病区通过开展中医特色护理,不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使护士的中医护理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