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对儿童首针水痘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建卡儿童,按不同护理干预分三组,即2012年9月出生的453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开展以"家长学堂"形式健康教育及接种告知单为主的干预;2013年9月出生的399名儿童作为观察一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强调标准化告知的干预,2014年3月出生的427名儿童作为观察二组,在观察一组干预的基础上,进行短信提醒及催种干预。观察三组儿童水痘疫苗的接种率、接种及时率。结果观察一组、二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二组儿童水疫苗接种率、接种及时率高于观察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以综合干预方法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微信平台干预后来预防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12例作为干预组,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满意率,两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流动儿童监护人的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及时率,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微信平台干预后来预防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12例作为干预组,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满意率,两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流动儿童监护人的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及时率,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0):1645-1646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102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研究主体,通过电脑随机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各51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儿童接种及时率、儿童接种依从性、家长满意度以及家长对接种知识的了解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预防接种的儿童,通过精细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以及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同时,提高儿童家长满意度以及家长对接种知识的了解程度,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冲突。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妈妈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为今后开展宣教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7—2018年在上海市临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预防接种并接受调查的421名新生儿及儿童的对应监护人各1名。采用来我院接种疫苗的相关顺序进行编号,并按编号单双数随机将家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家长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经济收入上无明显差异。干预组是除门诊普通宣教外进行"妈妈班"的培训活动。此培训为由本院派出专业的预防接种人员为家长进行疫苗基础知识、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教育。对照组则进行门诊普通的宣教。1个月的培训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手段进行两组的比较。结果干预组的家长对疫苗基础知识了解率(97.65%、87.99%、80.75%)均高于对照组(95.59%、42.16%、39.22%)。干预组的家长在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上知晓率(84.04%、88.73%、92.02%)均高于对照组(36.76%、47.06%、50.49%),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干预组的家长在不良反应应对的正确率(90.14%、92.96%、92.02%)上均高于对照组(56.37%、61.76%、62.75%),且都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总体满意度上,干预组99.06%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的94.12%,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妈妈班"开展提升了家长对疫苗接种各项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提高了家长对接种疫苗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减少学龄前患儿术前恐惧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学龄前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0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术前访视指导,对照组50例术前采用常规方法访视指导,对比两组儿童非抗拒性进入手术室的合作率、麻醉诱导配合率、心率和血压变化等.结果 干预组进入手术室的合作率为87%,对照组的合作率为58%,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7.16,P<0.01).干预组配合诱导麻醉率为80%,对照组为56%,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61,P<0.01).两组患儿进入手术室前后心率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1);血压变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P<0.05).结论 认知行为疗法术前干预能显著降低学龄前儿童的手术恐惧反应,提高患儿麻醉诱导的依从性,对降低学龄前儿童术前恐惧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疫苗接种前后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吸附百白破疫苗的1300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0名,观察和比较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疫苗接种前后进行护理干预可避免或减轻接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来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467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9月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后来我院预防接种门诊接种麻风疫苗的儿童489例作为观察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儿童接种及时率、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儿童接种及时率优于对照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儿童接种及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气质-策略对应式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6月于某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疫苗接种的健康学龄前儿童120例为研究对象,单日接种者设为对照组,双日接种者设为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气质-策略对应式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预防接种配合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89,P<0.001),接种前后脉搏差值、接种耗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28.669,P<0.001;t=-8.622,P<0.001);预防接种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1.971,P=0.049)。 结论 采用气质-策略对应式护理对学龄前预防接种儿童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儿童预防接种配合度,缩短接种耗时,使其在接种过程中维持较为平稳的身心状态,深受护理对象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儿童监护人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方法 将150名儿童监护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预防接种态度、预防接种行为、应对方式、二类疫苗接种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预防接种态度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接种前自查儿童状况、主动询问未来接种信息、接种后主动留观等预防接种行为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应对方式问卷的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二类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浙江省台州市适龄儿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接种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台州市所辖9个县(市、区)随机抽取45个乡镇、90个村和9个流动人口聚集地,采用入户见人查证方法进行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2202名儿童,其中本地儿童1922名,流动儿童280名。本地儿童22剂次NIP疫苗接种率,除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V-A+C2)外,其余疫苗接种率均95%,含麻类疫苗首针(MCV1)及时接种率89.64%,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98.60%、五苗全程(BCG、OPV1-3、DTP1-3、 HepB1-3、MCV1)接种率96.63%。除(MPV-A+C1)、(MPV-A+C2)和 OPV4外,本地儿童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流动儿童除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第4剂(OPV4)90.28%、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1剂(MPV-A+C1)89.44%、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剂(MPV-A+C2)90.00%、甲型病毒性肝炎疫苗(HepA)91.89%、白破(DT)疫苗94.12%外,22剂次NIP疫苗其余剂次接种率均95%;含麻类疫苗首针(MCV1)及时接种率84.46%、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率91.79%、五苗全程(BCG、OPV1-3、DTP1-3、 HepB1-3、MCV1)接种率94.64%。流动儿童各年龄组加强免疫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台州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NIP疫苗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且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白破疫苗接种率较2013年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达州市通川区城区2004~2009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达州市通川区儿童计划免疫现状,评价2004~2009年报告接种率情况,为加强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提高预防接种质量提供依据,为指导本区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查通川区城区、西外、北外、南外四个片区,按《全国常规免疫接种率监测方案》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连续抽查6年。结果全区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DPT)、麻疹疫苗(MV)全程接种率在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调查中分别为83.9%、84.4%、87.2%、89.4%、92.2%、93.9%;各单苗接种率由2004的86.7%提高到2009的97.5%;乙肝疫苗(HBV)6年的种率分别为92.8%、93.3%、94.4%、95%、97.2%、97.8%;建卡率、建证率和卡疤率也提高到97%左右。结论本地区儿童计划免疫仍保持着工怍的连续性并将儿童接种率维持在一定水平,各指标逐年提高,到2009都达到了或接近了97%,但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3.
平果县免疫接种率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明高 《疾病监测》2005,20(12):641-644
目的了解平果县免疫接种率现状。方法对近年计划免疫相关资料和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平果县1995~2003年四种疫苗[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联合疫苗(DPT)、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估算接种率为55.44%~84.51%;1993~2003年OPV强化免疫估算接种率为66.90%~90.25%;1995~2003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24.01/10万,<3岁发病占30.13%,61.12%的麻疹病例无免疫史。结论平果县常规免疫和OPV强化免疫都存在免疫空白。免疫空白主要在<1岁儿童,提示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查漏补种,才能消除免疫空白和提高免疫接种率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包头市九原区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现状,评价2006—2009年出生儿童接种率情况,为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有效提高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组群抽样法抽查10个行政村、2个社区、3个农贸市场,按《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方法进行接种率评价。结果本次共调查流动儿童120名,本地儿童124名,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epB)"五苗"全程接种率分别89.2%、99.2%,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分别为92.5%、98.4%;全区2006—2009年出生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1.8%、93.7%、95.0%、96.7%。结论九原区2006—2009年出生儿童免疫接种率逐年提高,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各年龄组儿童建卡建证率无显著性差异;接种率水平无性别差异;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接种率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仍需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5~2009年鲍曼不动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情况及其耐药趋势,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09年间所有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菌株在标本与病区的分布及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从2005年的0.39增至2009年的1.39;其在呼吸道标本的分离率最高(61.69%),其次是尿液(11.3%) ;病区分布以重症监护室(ICU)最高(44.48%);鲍曼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2005年仅有五种〉50%,而到2009年仅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50%,其他14种耐药率均〉50%;其耐药率均呈递增的趋势,耐药性增幅列前3位的分别是:环丙沙星38.1%~76.3%、妥布霉素29.4%~78.3%、庆大霉素39.2%~80.1%.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在逐年增加,其对多数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且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快速增长,应引起临床抗感染治疗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杭州市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接种情况。方法 运用浙江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登记在册的2005-2012年出生(3~10岁)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信息进行描述性及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杭州市共出生儿童665 288人,水痘疫苗接种率为85.78%,其中男性接种率为85.72%,女性接种率为85.84%(P=0.087)。3~10岁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 0.001)。本地户籍儿童接种率为85.80%,外地户籍儿童为85.74%(P=0.51)。不同本地户籍儿童之间和不同外地户籍儿童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老城区接种率为89.23%,新城区为84.17%,郊县市为82.78%(P 0.001)。12~18月龄接种水痘疫苗的比例呈逐年递增趋势(P 0.001),从2005年的36.96%增长到2012年的80.33%。结论 杭州市出生儿童水痘疫苗接种较及时,且接种率较高。要继续保持水痘疫苗的高接种率,进一步控制水痘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Heart rate (HR) as an estimator of oxygen consumption (VO(2) ) usually requires HR to be individually calibrated in a separate tes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validity of a new HR - and HR variability-based method (Firstbeat PRO heartbeat analysis software) in the estimation of VO(2) in real-life tasks. The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espiration rate determined from HR variability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on/off dynamics of HR and VO(2) , and no calibration tests are needed. Ten men and nine women performed 25 tasks representing different types of daily activities. Portable devices were used to measure R-to-R intervals (ECG), VO(2) and respiration rate. In poole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estimated VO(2) accounted for 87% of the variability in the actual VO(2) , SEE 3·5 ml min(-1) kg(-1) (1 MET). At group level, the method underestimated slightly the measured VO(2) (mean difference - 1·5 ml min(-1) kg(-1) or - 0·4 METs). Some of the values at low exercise intensities were markedly underestimated, but the agreement was better during light and heavy activities. The limits of agreement for the data were from -8·4 to 5·4 ml min(-1) kg(-1) or from -2·4 to 1·5 METs. At individual level, the average deviations of the predicted VO(2) ranged from -1·0 to 0·6 METs and R(2) from 0·77 to 0·94, respectively. The present data indicate that the prediction method may be considered sufficiently accurate to determine the average VO(2) in field use, but it does not allow precise estimation of VO(2) .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调查3间ICU各导管感染核心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导管使用率及相关感染率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中心重症监护室(ICU)、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急诊监护室(EICU)置管患者进行每日现场评价。结果〓253例住院置管患者中,ICU执行率最低为89.3%,EICU为92.8%,NICU为95.4%|3种防控方案之间总体有差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感染率为6.01‰,中心静脉导管及尿导管感染率分别为1.75‰和1.15‰|2019年执行规范与2014年未执行规范相比较,VAP导管组和尿导管组有明显差异,中心静脉导管组无明显差异|尿导管使用率较高为90.61%,而VAP和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分别为61.60%和33.73%|检出耐碳青酶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8株,分别检出产KPC-2的肺炎克雷伯菌及产NDM-5的大肠埃希菌。结论〓加强导管的每日评估,掌握器械相关感染的特点、易感因素、病原菌流行病学及综合防控措施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并研究其与心率变异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0例.根据两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Hoher)资料,计算震荡初始(T0)及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分别计算T0、TS与24h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的标准差(SDNN)、24 h每5分钟窦性RR间期的掺准差的平均值(SDANN)及全程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值(rMSDD)的相关性. 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组'r0及偈均与SDNN、SDANN及rMSDD明显相关(r=-0.587、r=0.679、r=-0.423、r=0.513、r=-0.336、r=0.417)(均P<0.05);TO与1"3不相关. 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后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可用于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