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锌、铁、镁、钙、铜水平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关系。方法:检测4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锌、铁、镁、钙、铜水平,同时选择48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锌、铁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2.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等行为问题与睡眠障碍(SD)的关系。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4月在长沙市5个行政辖区随机抽取1736名6~12岁儿 童,对受试儿童的家长进行睡眠状况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问卷调查。结果 1736名儿童中SD发生率为31.9%。SD组注意缺陷发生率为21.7%、多动冲动13.7%、 白天嗜睡35.9%,均较非SD组13.0%、7.9%、24.7%高(P<0.01)。行为问题与打鼾的频度有关,经常打鼾组的注意缺陷发生率为31.3%,高于从不打鼾组及偶尔打 鼾组(分别为13.9%、16.2%,P<0.01);多动冲动的发生率为18.2%,亦高于从不打鼾组及偶尔打鼾组(分别为8.8%、9.9%,P<0.05)。在SD的评分中,注意缺 陷发生率高分组达19.2%~26.2%,明显高于其他低分组的10.9%~12.3%(P<0.01);多动冲动最高分组为16.2%,亦比低分组的5.7%~8.3%为高(P<0.01)。SD 、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的发生率均存在性别差异,以男性为高(P<0.01)。结论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行为问题与SD相关,对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的 儿童,有必要关注其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儿童心理咨询的特点,为儿童心理卫生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 对280例儿童心理咨询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男女比例为2.41∶1;心理问题范围广泛,以情绪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适应障碍、抽动障碍、智力低下居前;不同年龄儿童心理问题构成有差异.结论 儿童心理问题随年龄、时间变化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冲动行为与其执行功能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科、郑州市儿童医院保健部的187例ADHD儿童(均符合DSM-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与126名对照组儿童分别进行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版(BIS)和威斯康星(WCST)卡片分类测验。结果 ADHD冲动组、ADHD非冲动组和对照组组间WCST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IS的3个因子及冲动总分与WCST卡片分类测验的非持续性错误数呈显著的负相关(P < 0.05)。结论 ADHD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的执行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冲动行为越强烈,儿童出现随机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动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前后脑电波的变化。方法对134例多动型ADHD儿童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治疗2~4次,每次20~25min,20次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3~4个疗程,训练前后采用Thompson脑电波量化评价系统对儿童进行测试。并将脑电波数据进行数据转换对比。结果多动型患儿训练后脑电波量化指标改变速度α/β〉θ波、θ/β〉α波,β波改变较SMR波早,α/β训练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θ波、θ/β、β波训练30次有意义,SMR波、α波训练4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动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干预40次后更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IOU)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关系。 方法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YDQ)、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SDQ)、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父母版(ADHDDS-P)对64例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 和64名对照中学生进行评定和比较,并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中的ADH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访谈。 结果(1)IOU组符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学生有14例,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5例,多动冲动为主型1例,混合型8例;对照组中符合ADHD诊断标 准的学生有3例,均为混合型。(2)SDQ:IOU组多动注意不能、品行问题、情绪症状、困难总分等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亲社会行为因子 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3)ADHDDS-P:IOU组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因子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4)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注意缺陷、多动注意不能是IOU的危险因素,亲社会行为是IOU的保护因素。 结论互联网过度使用中学生存在着较多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可能是造成中学生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父母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ADHDDS P)的中国城市儿童常模,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方法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等单位于2004 08—2005 04在全国12个城市采样1616例(男777例,女839例),年龄6~17(1110±280)岁,由父母填写ADHDDS P。 结果常模样本男性在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分量表和总分都高于女性;注意缺陷分量表在各年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多动冲动分量表和总分6~8岁得分最高,随年龄增加而得分递减。信度:间隔4周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r=072;Crobacha系数091;项目与总分的一致性r为061~071;父母和教师之间的一致性032。效度:与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多动指数(r=075),CBCL的注意问题(r=065)、外化性问题(r=065)相关;ADHD儿童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组;以常模第93百分位作为划界分,对ADHD诊断的灵敏度为092,特异度为090。因子分析提取三因素模型: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 结论ADHDDS常模分布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其信度效度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可用于我国儿童ADHD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发病率高,且病程较长,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汪淑艳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出发,运用中医药理论,在治疗上善于滋肺阴清肺热兼顾护脾肾,并重视日常护理,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研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将沈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2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因支气管炎或肺炎近1年仅住院1次,既往身体健康的患儿100例为对照组.两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两组患儿合并胸膜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患儿合并重症肺炎及病程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既往反复发生喘息、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体质、鼻炎鼻后滴患儿观察组和对照组人群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史和出生时体重低,以及是否母乳喂养、体液免疫功能异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较既往免疫功能正常患儿无明显差异.既往反复发生喘息、肺炎支原体感染、特异性体质、鼻炎鼻后滴为儿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生素A辅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现状。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时间范围为1999-01-01/2009-12-31,获得国内有关维生素A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文献;对11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89篇关于维生素A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年龄、疗程及疗效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维生素A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治疗一般为学龄前儿童,以1个月为治疗疗程。结论维生素A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辅助治疗以学龄前患儿效果更好,患儿越早补充维生素A越能够有效的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并对控制病情的反复与迁延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加锌防治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35例脑瘫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玉屏风散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或抗炎对症处理,玉屏风散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屏风散颗粒,观察组在玉屏风散组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连续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其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6%(43/45),玉屏风散组有效率为77.7%(35/45),对照组有效率为35.5%(16/45)。结论玉屏风散加锌防治小儿脑瘫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喘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84例年龄3岁以下MP感染患儿,根据其有无喘息症状进行血清IgE水平及有无特异性体质如湿疹史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并对所有患儿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MP感染患儿喘息组血清IgE水平明显高于无喘息组儿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特应性体质或家族史比例高于无喘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所有患儿随访喘息组因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住院比例高于无喘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P感染合并喘息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于无喘息组,应向家长详细交代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小儿呼吸道感染占儿科疾病的首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小儿免疫功能的特点与呼吸道感染的因果关系的探讨,进一步了解小儿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即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与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医学以中焦为主辨证施治的方法,对儿童锌缺乏症引起的厌食症、反复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及智力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3例儿童锌缺乏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观察组根据临床证候不同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脾肺不足、脾肾不足5种证型,分别采用曲麦枳术丸、六君子汤、养胃增液汤、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及补肾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同时口服葡萄糖酸锌(元素锌)1 mg/(kg&#183;d),总疗程3个月.对照组单纯口服同剂量葡萄糖酸锌,总疗程3个月.对两组临床治疗治愈率及好转率、治疗前后血清元素锌变化情况,对厌食症、反复呼吸道感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为75.41%(92/122),高于对照组62.81%(76/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血清锌浓度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厌食症患儿治疗3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90/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1年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8.53%(67/68),对照组为81.82%(5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年内呼吸道感染频次、发热、咳嗽和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两组身材矮小患儿经治疗后患儿身高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生长速率明显加快,并且观察组身高增长及生长速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智力低下患儿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无论在IQ值,还是操作分数及语言分数方面,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医以中焦辨证施治为主的方法,对儿童锌缺乏症有显著疗效,可全面改善患儿的机能状态,改善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和智能改善.  相似文献   

1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与同龄儿童相比,有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征。ADHD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行为障碍,学龄儿童患病率为2%~10%[1]。 ADHD通常于6岁前起病,70%患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1/3可延续至成年[2]。ADHD易共患其他疾患,如抽动障碍、抑郁、睡眠障碍等,处理不当易出现严重心理、人格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其远期预后。本文就ADHD及其伴随的睡眠障碍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小儿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慢性鼻-鼻窦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而无典型鼻部症状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慢性鼻-鼻窦炎经治疗好转后,随访1年,其中46例(76.7%)患儿每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2次。结论小儿慢性鼻-鼻窦炎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正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对减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7.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病机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作为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冬春季节变化剧烈时尤易反复,治疗不当将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由于高复发性以及迁延难愈性,导致临床治疗的棘手,中医学结合自身特色,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独特的方法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在扶正祛邪、增强抗病能力以及改善体质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ADHD的发病有所增加,已经引起了儿童家长们的广泛重视。ADHD是指儿童时期起病,表现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伴或不伴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分场合地点的过度活动、行为冲动的一种综合征。多见于6~10岁儿童,智力大多正常范围内,病程长或严重时可出现轻度的认知障碍或学习困难。当小儿出现多动、注意力涣散或情绪冲动时应首先注意其病因,判断是否为生理性多动,然后再进行ADHD的诊断、智商测定等,最后寻找其伴发的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继发性ADHD其实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那些早产、母孕期异常、出生后患过各种脑膜炎、颅脑外伤、热性惊厥、癫痫、脑出血、药物或食物中毒、营养不良或过剩等或就诊时存在发育落后、语言障碍、学习困难、代谢异常等的儿童。诊断ADHD时病因诊断与鉴别诊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以注意障碍为主型(ADHD-I)、以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和混合型(ADHD-C)的临床特点。 方法将1999年9月至2004年4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就诊的符合DSM-Ⅳ中的ADHD诊断标准者748例分为ADHD-I型398例,ADHD-C亚型307例和ADHD-HI亚型43例,比较3个亚型的共患疾病,以及Rutter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中的行为问题。 结果ADHD-C亚型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共患率显著高于ADHD-I和ADHD-HI亚型(P<0.01);ADHD-I学习困难的共患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亚型(P<0.001)。Rutter儿童行为问卷中ADHD-C亚型伴有的总行为问题和A行为问题明显多于ADHD-I与ADHD-HI亚型;ADHD-I亚型伴有的M行为问题多于ADHD-C与ADHD-HI亚型(P≤0.001)。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中ADHD-C和ADHD-HI亚型出现品行问题、冲动和多动、多动指数问题的比例均高于ADHD-I亚型(P≤0.001)。 结论ADHD-C亚型的破坏性行为问题突出,而ADHD-I亚型的学习困难问题明显。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胃泌素释放肽受体(GRPR)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的多态性表现,分析GRPR第二外显子的基因序列结果。方法 2005—2007年西安市儿童医院的120例ADHD初诊患儿和126例正常儿童,用红细胞裂解法提取外周静脉血DNA,通过PCR扩增并测序得到GRPR第2外显子基因序列。分别观察ADHD组、正常对照组间和多动/冲动、注意力障碍、混合各表型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GRPR第二外显子450和661位点存在TT、TC和CC 3种多态性;正常儿童组和ADHD组间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0、0.52、1.34、0.30,P均 > 0.05);多动/冲动、注意力障碍及混合各型间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37、0.49、0.63,P均 > 0.05)。结论 未得出GRPR基因第二外显子多态性与ADHD患儿存在相关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