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院的AGFA自动洗片机由3部分组成:MG3000影像控制器,它与CT、MR等大型设备相连,负责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LR3300激光相机,负责图像的打印; HT530洗片机,负责洗片。激光相机与洗片机采用并联模式连接,相机打印的胶  相似文献   

2.
我院的AGFA自动洗片机由3部分组成:MG3000影像控制器,它与CT、MR等大型设备相连。负责图像的存储和传输;LR3300激光相机,负责图像的打印;HT530洗片机,负责洗片。激光相机与洗片机采用并联模式连接,相机打印的胶片可以直接在洗片机上洗出来。该机平均每天的洗片量超过200张,机器一旦出现故障,直接影响到MR、CT的诊断工作,甚至影响到全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因此,如何保证自动洗片机正常地运转,减少停机时间,提高机器使用率,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PACS中DICOM打印图像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胶片打印是PACS需要实现的重要功能之一,打印输出的胶片是影像信息的最终表达,并直接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因此打印的胶片质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PACS系统中,对影响DICOM打印图像的有关因素进行研究,以实现DICOM胶片打印质量的控制.方法数字影像表达是DICOM标准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胶片打印是数字影像表达方式之一,因此从DICOM中数字影像的表达即表达值P与胶片密度D之间的转换关系,遵循DICOM打印图像的测试以及图像的后处理和洗片机等打印整个环节上,对DICOM网络打印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结果]在PACS中CT、MR、数字胃肠等各种不同设备的图像可以在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DICOM相机打印出胶片,因而影响胶片质量的因素比一台设备连一台相机更加复杂.但合理选择和调整户值和D值等打印参数,对激光相机按有关标准进行校准和调试,以及做好图像后处理及洗片机的工作,是可以较好控制DICOM胶片图像的打印质量.  相似文献   

4.
故障现象1:开机自检结束后显示READY,不能进入正常状态ONLINE. 故障分析与检修:我院的AGFA自动洗片机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MG3000影像控制器,它与Cr、MR等大型设备相连,负责图像的存储和传输.第二部分是LR3300激光相机,负责图像的打印.第三部分为HT530洗片机,负责洗片.激光相机与洗片机采用并联模式连接,相机打印的胶片可以直接在洗片机上洗出来.自检结束后显示READY,说明激光相机和洗片机部分工作正常.不能进入ONLINE,说明激光相机与影像控制器之间存在故障.查看影像控制器,发现控制板上的红灯一直亮着.该灯在正常情况下应熄灭,拆下该控制板检查,尚未发现明显故障,尝试对该控制板进行清洁处理,故障仍未排除.后通过对激光相机内的FOI板及其光纤接口处进行清洁处理,故障排除.故障原因可能是由于使用时间过久,光纤接口处有灰尘,相机控制器的信号不能传输到激光相机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柯达DryView8900激光相机结构原理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基本结构 柯达DryView8900激光相机的基本结构包括:完成激光扫描的激光打印系统:使胶片曝光并完成胶片传送的胶片传送系统:将主机成像装置所显示的图像信息进行排队打印,确保连续图像输入和图像打印无锁定进行的信息传递与存储系统及控制激光打印程序、幅式打印、图像质控调节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一种将CT三维重建影像打印为立体照片的方法。方法将CT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组,将重组后图像选取适当角度进行存储,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再次存储,生成立体图像时,经滤光、合成处理生成立体照片。结果合成后立体图像具有三维立体信息,可以通过立体眼镜观察到三维立体图像,具有三维空间感,为临床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信息,并可以打印在彩色照片或胶片上,便于携带和观察。结论普通的CT三维重建影像是一种单像成像技术,实质上是一种二维成像技术,单幅图像不能显示被检部位的前后关系,经过合成处理后的图像是真正的三维立体图像,可以观察到三维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7.
AGFA自动洗片机的故障检修3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故障现象1开机自检结束后显示READY ,不能进入正常状态ONLINE。分析与检修我院的AGFA自动洗片机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MG3000影像控制器 ,它与CT、MR等大型设备相连 ,负责图像的存储和传输。第二部分是LR3300激光相机 ,负责图像的打印。第三部分为HT530洗片机 ,负责洗片。激  相似文献   

8.
AGFA激光相机常见故障及维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SCOPIXLP5200是AGFA公司推出的一款实用型一体化激光相机。该机出片质量好、分辨率高,自动化程度高并可多机输入,一台激光相机可以联接数台影像成像设备,每台设备和图像信息可同时输入打印机,无时间锁定,互不干扰,并可实现连续打印。由于机内安装多个硬盘作为图像缓冲处理,把它  相似文献   

9.
在原有的RC-310眼底血管造影机基础上购置一套数字化摄像系统,将原来配备的普通光学相机改造成数字化成像影机及打印系统。该系统可以立即获得成像结果,病人可以马上拿到图文并茂的彩色检查报告,同时可长期保存清晰的数字化图像。  相似文献   

10.
将眼科光学仪器获得的图像及数据。输入并存储到计算机内进行处理,能对获得的视频信号进行冻结,存储,再现,放大,空间旋转,负片等处理,能测量两点间距离,夹角,曲率半径,点密度。能将测量的数据。图像存储,打印。  相似文献   

11.
在原有的RC-310眼底血管造影机基础上购置一套数字化摄像系统,将原来配备的普通光学相机改造成数字化成像影机及打印系统。该系统可以立即获得成像结果,病人可以马上拿到图文并茂的彩色检查报告,同时可长期保存清晰的数字化图像。  相似文献   

12.
柯达公司DV8100干式激光相机是2000年初推出,现目前非常普及的一种医用激光相机。该机使用热敏胶片,半导体红外激光器,无水无腐蚀,能自动跟踪检测每一张照片的影像密度,自动校准灰阶参数,自动故障诊断,可同时接CT、CR、核磁共振等DICOM接口的医学影像检查设备。我院于2004年初和年中购进两台该种机型。一台用于CT机影像图像的打印,一台用于CR950以及配用新益华影像工作站的X光图像的打印。  相似文献   

13.
柯达8900型干式激光相机故障检修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相机光学系统故障1.1现象在打印的CT胶片上有一条横向的暗条伪影,使用6×5格式打印胶片在第三行图像中部水平位置,显现一条横向5cm宽的低密度影。1.2分析首先要排除是否是胶片本身的质量问题,可更换一盒新胶片(最好不是同一批次的胶片)试一下,结果发现故障现象不变,因此我们判断故障可能是光学系统方面的问题。1.3检修打开相机的面板,将激光系统组件打开,用无水乙醇棉签擦拭激光头和光学通道的镜面,清除上面的浮尘,然后开机打印胶片,故障现象消失。2相机拾片系统故障2.1现象胶片用完更换新胶片后,相机不打印,屏幕提示“21-119内部硬件故障…  相似文献   

14.
德国AGFA LR3300P激光相机维修经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宋磊 《医疗设备信息》2002,17(10):69-69
激光相机以其图像清晰度高、成像速度快等优点 ,在越来越多医院的影像科取代了多幅相机的位置。德国AGFA公司的LR3300P型激光相机是相机、洗片机一体机 ,激光相机在下 ,洗片机在上 ,打印的胶片可以直接洗出来 ,具有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故障率低、多台主机可共享使用等优点。我院有一台LR3300P激光相机 ,已使用5年。作者参与过几次故障维修 ,总结如下。故障1相机更换新的显影、定影液后 ,开机自检正常 ,随后对显影、定影液进行加热 ,但温度始终保持在初始的20多摄氏度 ,升不上去(正常应达到34℃才能正常工作)。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建立CT图像局域PACS系统的方法。方法对于CT图像进行采集,通过局域网传输,实现CT图像资料的共享,诊断报告的打印,无胶片存储及管理。结果通过局域网PACS的建立,提高了图像的质量,实现了胶片存储及资源共享,一年可节约成本20多万元,提高了效益。结论局域PACS的建立可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并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叙述了柯达DV5800激光相机的故障类型及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国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2):138-138
电子内镜系将微型电荷耦合器CCD置于内镜前端,CCD把动态的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图像处理中心将电信号处理后存储,在显示器上还原出图像并由打印设备输出。  相似文献   

18.
李琳  刘刚 《医疗设备信息》2013,(4):34-35,33
普通胃肠X线机在图像生成及传输过程中均采用模拟信号传输方式,导致信号损失比较大,最终得到的图像质量较差。为此,我们对东芝10BX线胃肠机图像系统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主要在图像系统的影像增强器和显示屏之间增加影像采集装置和影像处理软件。影像采集装置负责将胃肠影像进行数字化;影像处理软件则负责对采集的数字图像进行存储、处理及打印。  相似文献   

19.
在远程医疗的开展过程中,我们逐步实现了超高清晰医学影像图像数据库的建立,随着远程医疗的不断深入开展,医学影像图像数据库的开发也在不断完善,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实现中的重要环节。利用数据库存储Dicom3格式的医学图像,并从数据库中提取图像进行显示,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先例。基于远程医疗医学影像图像数据库建立的系统可以实现很多功能,分为影像实时采集系统、影像管理与存储系统、影像分析处理系统、诊断信息编辑与打印系统;基于Web的信息查询系统、系统管理以及历史数据的导入与导出等几部分,三维影像会诊的实现成为可能,压缩图像技术的研究有了初步成果。随着信息技术和远程医学的发展,远程医疗医学影像数据库技术的日臻完善,将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快速准确地诊断疾患、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多种先进设备采集的优质的图像,在经过放射医师筛选、调整和处理后,将图像打印出来。如何管理和维护好这个以计算机为中心所构成的庞大系统,对医院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将根据我院情况,简述放射科内各种图像如何经网络进行通讯和交换,并总结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通讯和相机故障问题,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