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胃镜室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规范诊疗过程中消毒灭菌环节,使胃镜室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
陈寅  李斌华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48-1849
【目的】了解胃镜室微生物状况及清洗消毒情况,以指导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胃镜室空气、医护人员手、电脑键盘和胃镜进行动态细菌检测分析。【结果】消毒、检查同处一室期间空气污染严重,将清洗消毒与-+检查分室后,消毒室空气污染明显降低;传统胃镜插入部浸泡消毒质量明显低于全胃镜浸泡法;胃镜宣医护人员的手及电脑键盘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细菌污染,定时洗手和消毒电脑键盘,可提高合格率。【结论】加强管理及消毒,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检查室、消毒室、设备储藏室的用房落实,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及消毒方法,重视洗手及电脑键盘消毒.加强检测监督,均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医院胃镜消毒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确定胃镜消毒质量控制关键点。方法通过现场抽样检测和问卷调查方法,对辽宁省营口市部分医院胃镜室消毒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8所医院的胃镜室的64条胃镜,其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为57.81%。胃镜室接诊量最高峰时间段,每位患者就诊耗时为16 min,就诊人数多和留给每位患者的时间过短,从而挤占了胃镜消毒处理时间。用毛刷刷洗胃镜和消毒剂浓度直接影响到胃镜消毒效果。结论胃镜门诊接诊病人数量和胃镜清洗工具以及消毒剂浓度是胃镜室消毒质量控制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存在于口腔诊疗过程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1],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尤其是经血液、唾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2]。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我院于2004年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口腔诊疗操作技术规范》从医务人员、治疗操作、设备配置、器械消毒灭菌处理程序、卫生学监测等方面,制定了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用制度规范诊疗过程中的消毒灭菌环节,使口腔科预防医院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5.
黄石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黄石市医疗机构胃镜消毒状况,找出胃镜清洗消毒操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本市部分医疗机构胃镜进行了监测。结果所调查医院业务管理规范,经培训,医院感染管理和消毒相关知识均掌握比较好;胃镜清洗消毒设施规范、齐全;胃镜用后清洗,消毒和干燥等程序能遵守操作规程。胃镜室内操作台面和托盘等物表和诊疗室内空气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符合要求。所有部位细菌检验结果全部合格;从二级医院13台胃镜中检测出2例HBV-DNA阳性。结论黄石市医疗机构胃镜清洗消毒质量较好,检出2例HBV-DNA阳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医院是诊治疾病的场所,存在着多种致病微生物,如不进行有效的消毒灭菌,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危及患者及工作人员的健康。为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管理办法》,控制医院感染,保护人民健康,近几年来,我院逐步加强消毒监测,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1资料与方法对本院供应室、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手术室、ICU、检验科、胃镜室等科室的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每月进行一次消毒监测。检测方法,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之微生物污染监测技术进行。判断标准,按照《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颁布的6项行业标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卫生部首次以卫生标准的形式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其中,3项强制性标准将是各类医院和社会化消毒供应机构对加强消毒供应工作进行管理、监督、评价共同遵循的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卫生部关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WS310.1-2009第1部分:管理规范》、《WS310.2-2009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3-2009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六  相似文献   

9.
11省市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促进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贯彻落实,2004年12月5日至13日,在卫生部医政司领导和组织下,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组兵分五路,对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1)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文件的情况;(2)对照卫生部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胃镜、腹腔镜为重点,检查开展内镜诊疗业务的医疗机构对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3)检查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工作中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了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贯彻落实有关法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王海玲  王利民 《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101-102,104
目的探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由内镜检查所致院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分别检测用“水洗消毒法”消毒的胃镜95支和“酶洗消毒法”消毒的胃镜80支,观察胃镜用后的初始污染情况、清洗或酶洗效果和消毒效果。结果采用“酶洗消毒法”消毒的胃镜,消毒合格率为100%(80/80),而采用“水洗消毒法”进行消毒,胃镜的消毒合格率仅为81%(77/95),前者消毒效果明显好于后者,P〈0.005。结论《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提倡的“酶洗消毒法”消毒效果明确,各医院内镜室必须严格执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杜绝内镜检查所致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孔磊  叶景霞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1):998-999
目的观察全自动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及配件的效果。方法全院各科室使用的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均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器集中清洗消毒,检查清洗后的物品清洁度并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清洗消毒呼吸机管道及配件共558套次,全部达到清洁要求,细菌培养均未检出存活菌,达到高效消毒水平,符合《消毒技术规范》对呼吸机管道消毒的要求。结论清洗消毒器集中处理呼吸机管道及配件,能确保清洗消毒效果,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及员工自我防护,且节约成本,便于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2.
赵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423-8424
目的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预防口腔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使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纳入规范化管理。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中所提出的要求,制定并落实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结果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技术及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口腔交叉感染。结论规范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使控制口腔交叉感染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关系到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感染预防和管理是医院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更好地指导医院的日常工作,我国出台有大量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文件,例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1]。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b> 了解常州市武进区医疗机构胃镜消毒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b> 采用现场查看、问卷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调查胃镜的清洗消毒状况。结果 <\b> 共采集胃镜内腔面样本44件,合格37件,平均合格率为84.1%,其中区级医院合格率90.3%,乡镇医院合格率69.2%,各级医院的胃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中消毒剂戊二醛消毒液浓度和细菌检测合格率均为100%,多酶洗液每根更换合格率低(38.9%),仅22.2%的医院开展了胃镜消毒效果监测。结论 <\b> 武进区大多数医院对胃镜诊疗工作比较重视,胃镜消毒质量良好,仍存在胃镜清洗消毒工作不规范现象,应严格贯彻落实《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加强管理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强化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医疗效果。供应室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医院感染也存在必然联系,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我院重点加强了对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和卫生消毒质量应受到相应关注,加强消毒灭菌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卫生消毒质量,贺兰县卫生监督所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方法于2006年对辖区内医疗服务机构的消毒质量及传染病管理、安全注射、一次行医疗废弃物处理进行监督检查和监测。  相似文献   

17.
电子胃镜消毒与保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胃镜对食道、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目前,随着电子胃镜作为一种常规检查的逐步普及,内镜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由此而产生的感染也逐渐增多。据报道,内窥镜检查引起的院内感染约0.8%,Spaeh统计分析显示377例因内窥镜检查引起的感染病例中,消毒方法不当占82.24%。因此,胃镜的清洗消毒问题,越来越引起医学界和患者的关注。为避免胃镜检查中的交叉感染,充分发挥仪器的性能,延长仪器的使用期限,胃镜的清洗消毒和保养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1997年,第一次全国消化内镜消毒规范研讨会制订了消化内镜(包括附件)消毒试行方案。2004年,卫生部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对内镜清洗消毒作出了进一步规范化的要求。下面就我院执行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对电子胃镜进行清洗消毒和保养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效果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实际操作中消化道内镜的重复使用较为普遍,如果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因此,寻找一种既能达到消毒要求又对环境和人体无害、医务人员能接受的内镜消毒剂,就成为本次研究的目的。连续15d在门诊胃镜室随机抽取52例病人使用后的胃镜,在常规清洗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流动浸泡消毒胃镜3血,并在消毒前后胃镜的表面、胃镜腔内采样进行细菌培养,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的消毒杀菌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第1部分:管理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生部于4月1日发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3项:①WS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②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③WS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3项:①WS/T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②WS/T312-2009医院感染监测规范;③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以上标准于2009年12月1日起实施。本刊将分3期连续刊登3项强制性标准,供广大护理管理人员学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种现代诊疗手段特别是侵入性操作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日益增多,胃镜室是医院高危主要科室之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降低不规范操作给病人带来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是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关键所在。笔者就基层医院胃镜室工作状况及其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